近日上海市长宁区部分学校给学生做了一份有关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引发学生困惑、家长担忧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长宁区教育局对于工作中的把关不严表达了诚恳歉意,并会对此事件做进一步的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张问卷激起千层浪,发放调查问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初衷是好的,但问卷的内容显然不适合尚未成年的孩子:

☉问题设置几乎照搬《beck自杀意念量表》,而这个量表是针对有过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的成年病人做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做测量。

☉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是非判断能力,但模仿能力又很强,这张调查问卷犹如“自杀科普”,给孩子一定的诱导和暗示。

☉真有自杀意念的孩子不太会在问卷中主动暴露内心想法,很难通过单一的调查问卷形式了解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心理问题复杂多样,把有隐匿健康问题的孩子强行拽出来或者按下去的方式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对孩子也是更深的伤害。

1.家长的偏见和无知正在“杀死”孩子

就在上个月,一位妈妈与我私信联系。她的孩子小f读初二,这学期开学以来胃口不好,但因为孩子小时候一直肠胃不好,所以妈妈也没有在意。前段时间孩子又说头不舒服,胃也疼,睡不着,妈妈暗自叹气,孩子才初二就这么麻烦,等到初三岂不是更难缠。本想给孩子吃片止疼药缓解,但孩子频繁说身体不舒服,妈妈紧张起来,赶快带去看医生。医生面诊后,建议再给孩子做个心理测试,结果测下来竟是中度抑郁。医生把这个结果告诉妈妈,建议她先对孩子保密。

在妈妈眼里,孩子一直活泼开朗,很听话,还是学生会的小干部。妈妈也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日常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当妈妈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又惊讶又害怕,觉得不可思议。她本以为这个病症离孩子很远,多半是大人才会得,万万没想不到会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

但妈妈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对孩子说,什么都没有健康重要,既然身体不舒服就先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身体好了再去上学。那些落下的功课爸爸妈妈可以帮你补习,不用担心。听到妈妈的话,孩子哭了,妈妈明显感到孩子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那晚,孩子不仅没有失眠,反而睡得很香。

妈妈说,她至今后怕,如果一直抱着所谓的“思维偏见”,不及时带孩子看医生,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不是所有的孩子像小f这样幸运地得到爸妈的理解。最悲惨的现实是,直到近几年,家长们对抑郁症的了解依然来自于一桩又一桩的自杀悲剧。

有媒体在今年4月统计过,2021年刚开始的短短4个月内,国内已经发生了数起关于中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这些自杀的孩子大多患有抑郁症,至少有重度抑郁发作,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人民日报发布一组数据: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抑郁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有一些孩子长期处于情绪的低谷。也就是说每四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检出抑郁,这个比例高得出人意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孩子自伤背后是对生的渴望

还有很多家长担心,是不是有抑郁倾向的孩子就可能会自杀?其实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很复杂,不仅包括心理,还包括生理、环境等多重因素

据《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专题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峻事实。13-17岁五个年龄的死亡及未遂案例之和是8-12岁五个年龄案例之和的4.7倍。若考虑间接作用,学业压力可能才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精神抑郁、异性关系、朋辈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诱发因素。

情绪抑郁的孩子可能会有一闪而过的自杀念头,但大多数人都会先与情绪对抗,比如就有孩子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缓解心理的痛苦

我分享过全国模范教师张爱敏老师的文章《为什么孩子会“自伤”?家长如何找到孩子的心灵“黑洞”》。

在这篇文章里,张老师提醒家长们,“每一个自伤行为的背后,都是孩子活出来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接纳与认同,渴望生命价值感,渴望生命的自由自在……然而当外界出现阻力,弱小而脆弱的孩子就选择自伤慰藉心灵。

但如果孩子的痛苦长期得不到缓解,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件,都可能直接导致孩子心中郁积情绪的大爆发,孩子就真的可能用自杀的方式逃离痛苦。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还显示:手机成为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的特殊存在,调查中因手机引发的自杀案例涉及比例超过10%,反映出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深刻的心理依赖。

大部分孩子都是因为生活无趣、学业困境、社交受挫、心中迷茫而借助打游戏来暂时忘却和逃脱现实,但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用游戏来逃脱压力,最后挫败感和负罪感更强烈。孩子心情压抑,性格变得孤僻,不愿意与同龄人交往,很可能患上抑郁症。

有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特征,将自杀“游戏”包装得更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并把目标对准了有抑郁情绪、自残倾向的孩子,引诱他们完成自杀的“终极任务”

据报道:江苏常熟一名未满18岁的男生被教唆跳河自杀,幸好常熟网警察觉不对,及时出警解救。男生说,是游戏里的网友教他这么做的,如果他不照做,家人就会被威胁。

所以,家长想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手机上瘾,必须找到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家长应将眼光放长远,要支持孩子学习之外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因为孩子在追求兴趣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建立起对自我的认同和接纳。这些兴趣爱好与学习相互平衡好,就是非常好的自我减压工具。

3.抑郁症并不可耻也并不可怕

长久以来,人们对抑郁症存在误解和偏见,甚至“谈抑色变”,也使许多孩子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机会。

我前两年接触过一位年轻的爸爸小李,向我询问养育问题。沟通过程中他提及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说自己读高中时的焦虑情绪特别严重,一上课就出冷汗,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听讲,更无法深入思考。医生当时的诊断为神经衰弱。他的父母非常不理解孩子怎么就不能学习了,脑子不是越用越好吗?“人家都好好的,你就是想得太多,自己折磨自己。”

由于症状越来严重,小李终于没能再回到教室里继续学业,也没能完成他去北京读大学的理想。他站在家门前的十字路口,发现原来熙熙攘攘的街头真的都蒙上了灰色。庆幸的是他没有放弃自己,虽然辍学回家但努力学习了一门手艺,拥有了生存的本领。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他回想过去,觉得那时的自己应该不只是神经衰弱这么简单,很可能是得抑郁症了。

那到底什么是抑郁症,如何判断抑郁症?10月份央视一部系列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开播,第一集“少年已知愁滋味”关注的就是青少年抑郁群体。微博上的高讨论度,也说明家长们逐渐正视抑郁症,想办法赶走咬住孩子不放的抑郁“黑狗”。

什么程度的抑郁需要去找医生

@王刚(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简单地谈有三个标准,一是抑郁症多半都是有情绪的低落;二是心情不好、不开心,天天如此并持续两周以上;三是严重程度标准,情绪低落的状态让自己感觉很痛苦并且难以摆脱,整体的社会功能都因为这种状态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达到这几个标准,就要考虑抑郁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就要去看医生了。

容易被忽略的抑郁症症状

@黄悦勤(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抑郁症有三大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和兴趣减退。还有一些症状容易被大家忽略,比如说睡眠障碍,入睡有困难或者经常早醒。还有一个症状就是觉得到处疼,但是也查不出来哪有问题,这就有可能是情绪障碍导致的。

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

@李凌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级主任医师):我觉得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最想告诉大众的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抑郁症是一个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他不是说你到外面散散心,你自己想开一点就能解决的,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第二点,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如果你寻求专业的帮助,大多数是可以治好的,所以有这个病并不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家长反思这10个问题找出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这条抑郁“黑狗”为何会紧盯初高中生呢?听听这个孩子的心声。

我与一位大一孩子聊天,他把高中生活比作人生至暗时刻。他说自己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作业做不完,考试一直有。可如果哪次考不好,老师就要约谈话,爸妈还乱猜原因,是不是和同学闹矛盾了?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早恋了?最气的是,爸妈还变本加厉地提出更高要求。这样的日子再也不想来第二次了。

所以当家长问我,黄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脆弱?我往往会建议家长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情绪状态,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或在无意之中加剧孩子的抑郁情绪。以下10个小问题,你回答“是“”还是“否”?

01

你是否对孩子要求过高,控制欲太强?

研究发现,如果处于长期的压力下,人脑中负责管理情绪的杏仁核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敏感,即使是一点点的压力,就能触发。就比如一个气球,当它被吹得很大的时候只要施加一点点压力就会爆炸,甚至会自爆。

02

你是否不断向孩子灌输焦虑感?

在微博上有这样一条视频,一个5岁的孩子在听到自己还有13年就要参加高考的时候,嚎啕大哭:“太短了,怎么这么快啊!”“我不要13年就高考!”孩子这种所谓的“危机意识”,其实只是家长向孩子不断灌输的焦虑感罢了。

03

你是否对孩子纵容过多,关怀过度?

家长的过度溺爱也成为孩子无法抗拒的“甜蜜暴力”,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就感的机会;也导致了孩子的依赖心理,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

04

你是否常常埋怨、怪罪孩子?

经常被父母埋怨的孩子,内心会有非常强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会让孩子非常自卑,不仅觉得对不起父母,还会觉得对不起任何人,未来很轻易就会因为别人随口一句抱怨而谴责自己,乃至自我崩溃。

05

你是否常常进行“伪挫折教育”,让孩子看不到希望?

许多父母借着“为你好”的名义,打着“爱你”的旗号,时不时地要打压、否定、批评一下孩子才放心。以爱的名义打压,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敏感,并伴随着竞争压力、社交障碍,最后走向极端。

06

你是否无视孩子的诉求信号,对孩子形成二次伤害?

有的孩子今天手疼明天头疼,家长会觉得孩子脆弱、懒惰,故意找借口逃避上学;有的孩子被同学欺负了,家长却向孩子灌输一种“受害者有罪论”,让孩子怀疑自己;还有的孩子自伤身体缓解心理压力,但家长紧盯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身体变化。

07

你是否害怕面对现实问题,甚至比孩子还焦虑?

我们还要明确一点,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当孩子出现短时间的情绪低落或者暴躁易怒,抵触上学时,有的家长就特别焦虑,认定孩子得了抑郁症,反而加重孩子的抑郁情绪。但其实帮助孩子解决现实难题或者换个环境,说不定他的抑郁情绪就消散了。

08

你是否让孩子养成表达内心情感的习惯?

与孩子对话很重要,在家中建立“聊天机制”,通过提升和孩子说“废话”的能力,拉近亲子间的关系。平时要多练习,让孩子养成表达感受的习惯,不要让孩子等到无力承受时才找家长倾诉内心焦虑。

09

你是否能坦然和孩子谈论死亡?

家长避谈生死是孩子的灾难。你不能因为孩子(看起来)很开朗很正常,就认为他不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更不可能放弃生命。死亡教育的缺失,也让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10

你是否给孩子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深远,原生家庭的好和坏,都会沉淀到孩子的生命中。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但我们可以营造一个具有丰富内涵、情绪稳定的家庭环境,家人之间彼此尊重、信任、包容,将乐观、自信的积极情绪传递给孩子。

给孩子一剂“悲观心理免疫”预防针

我虽然不常与家长直接讨论抑郁症的话题,但一直强调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幸福力、亲子沟通、闲暇教育、情绪管理、终身学习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今天提醒家长自查自省,给孩子可能出现的悲观情绪打一剂“预防针”。

去年高考前,清华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兼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高考只是我们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生命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如果一条路走不通时一定要学会换个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