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张梅玲教授教给家长的两句话,从小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培养创新能力常对孩子说“然后呢?还有呢?”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带着先天的求知欲望的,反映在行为上就是好问,你都好奇他的脑袋里怎么有那么多“为什么”。

是的,这种好问就是好奇心,就是孩子创造力的开始。好奇心反映出来就是孩子越小越能提问题,提问题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第一步

创新能力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不管是国际竞争也好,还是企业竞争也好,都是以创新为标准的,每个国家的核心素养都是把创新能力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中,第一条就是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也是创新能力的一个基础。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我在公交车上碰见过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她的孩子很爱问问题,先是问了一个问题:“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这是工地上的吊车。”过了一会儿,孩子又问:“妈妈,这个老爷爷在干什么呀?”妈妈说:“打太极拳。”这两个问题妈妈都回答孩子了,可是当孩子问到第三个问题时,这个妈妈说了两句话:第一,“你有完没完”。第二,“你累不累”。然后就不再回答孩子的任何问题了。

这个妈妈对待对孩子先天的好问行为,并不是满腔热情,而是不耐烦地进行压制。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

01

保护和珍惜孩子先天的问题意识和好问行为

02

我们可以从思维的角度,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思维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基础。比如我们常说“可爱的小白兔”,可以问问孩子:“除了用‘可爱的’来描述小白兔,还可以说什么样的小白兔呢?”“美丽的小白兔、调皮的小白兔、不听话的小白兔、我喜欢的小白兔……”孩子其实可以说出很多的。多鼓励孩子做这样的发散练习,既能让孩子掌握更多的形容词,也培养了孩子的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对孩子来说,也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因为孩子不喜欢和别人一样。我们大人就要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

比如妈妈拿来8根香蕉,说:“把8根香蕉分一分,每个盘子里放的一样多,请问该怎么分呢?”

妈妈自己的方法是,将香蕉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了4根,刚好等分。问问孩子:“你会怎么分呢?要跟妈妈分的不一样。”孩子可能会拿4个盘子,然后每个盘子里放2根香蕉。也可能拿8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放1根香蕉。你看,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机会求不一样,才能培养他的求异思维。

批判性思维,最明显的两个特点就是质疑和批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故意说一些带有漏洞的观点或故事,引发孩子质疑,鼓励他提出自己的问题。

比如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情景,大公鸡在草地上吃东西,突然来了一只狗,吓得大公鸡飞到天上去了。孩子可能就会说:“妈妈,你说得不对,大公鸡不会飞,鸟才会飞。”

03

多让孩子做一些与创新相关的练习

比如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画画,在纸上画很多很多圆,大小不同,把这些圆剪下来,然后跟孩子说:“这一个个圆,你能不能用其中几个拼出生活中的什么东西?比如妈妈用两个圆,中间画一条线,两边再画两个眼镜腿,就拼成一副眼镜了。你呢?”

再比如在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时,让孩子改编结尾:“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最后结局会怎么样呢?”或者只让孩子看着图书封面和标题,来猜想里面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又比如当妈妈包饺子或做面包时,孩子一看到面团就想玩儿,这时也别限制孩子,就给他一些面团,让他随便去搞创造。我们往往会发现,孩子做出来的东西特别有创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培养逻辑思维多使用“因为……所以……”

一位妈妈曾向我咨询:我的儿子豆豆说话总是词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听起来有些费劲儿!尤其是在我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也不好好听,老是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岔开话题,结果故事讲得乱七八糟。我引导豆豆跟着我的思路走,他不听,可是他又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这可怎么办?

这位妈妈咨询的问题,其实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在孩子学习说话时,还不会正确表达自己,就会出现这种逻辑表达混乱的情况。

简单来说,逻辑思维就是说话、做事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如何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越来越有条理?

1

因果关系法

最简捷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使用 “因为……所以……”这样的因果关联词。

比如“妈妈我饿了,所以我想吃东西”,让孩子将每一样要做的事情都说出原因。再比如“妈妈今天菜做得太咸了”,这是个结果,如果我们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可以问问他:“为什么今天菜这么咸呀?”孩子就会说:“因为今天妈妈盐放太多了,所以菜才咸了。”在生活当中,往往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一个个结果,但是我们要引导孩子把原因找出来并表达出来。

“因为饿了,所以我要吃”“因为天冷了,所以我要多穿点衣服”“这个菜咸了,是因为盐放多了”……

2

亲子游戏法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亲子游戏的方式,和孩子比赛。

比如妈妈说因为,孩子说所以;或者孩子说因为,妈妈说所以。用对话的方式,看看谁对得好,像这些活动孩子都是很喜欢的。而多做这样的因果关联词练习,不管是思考问题还是以后语言表达或写作文,都是让孩子能够条理清楚的一个基础。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绘本,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问“为什么”,让孩子说出原因,然后将整个故事用因果的大关系串起来,也更便于孩子理解故事的框架。

3

小小记者会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建议,可以在家中举办小小记者的活动。

孩子很喜欢当小记者,那就给他挂个牌,让孩子去采访大人,问问题。比如“现在是大熊猫电台,你是我们大熊猫电台的小记者,这次的任务是采访大熊猫”。孩子开始扮演小记者,爸爸或妈妈扮演大熊猫,让孩子进行采访。

要采访,孩子就要问各种问题,比如“大熊猫你喜欢什么呀?”“你为什么喜欢吃竹子呀?”“你为什么身上只有黑色和白色呀?”…… 孩子问了很多为什么,作为熊猫的扮演者,可以回答“因为……所以……”,还可以反过来问孩子:“你喜欢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呀?”多与孩子互动,在活动中就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孩子是很开心的。

什么时候开始培养逻辑思维更好呢?

2岁还是5岁,7岁还是8岁?逻辑思维的培养,最好的年龄阶段应该是三四岁的时候,因为逻辑思维的发展跟语言发展关系密切,所以孩子语言发展最快速的阶段,也应该是我们逻辑思维培养最好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