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笔录

见闻笔录

网易号

关注
276粉丝
1关注
210被推荐
IP属地:河北

5枚勋章

见闻 评论

  • 同是反间之计,为何袁崇焕会被皇太极离间杀害,黑云龙却不能?
    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称帝前,诸王贝勒大臣及外藩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曾合辞劝进,唯朝鲜国王李倧不愿拥戴,并颇有贬词。当时皇太极便决定征服朝鲜。但顾虑明军从后面牵制和出兵支援朝鲜,因此又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掠明朝京畿。 同年七月初五日,清兵便从延庆入长城。七月初八,清兵逼近西山,攻打巩华城,该城守将姜瑄用火炮轰击,清兵退却。一时间,清军继续南下,准备攻打北京城。 此时,镇守北京北门(德胜门、安定门外)一带的是于崇祯二年(1629年)冬,在永定门之战中曾被后金俘去,后来又设法逃回的守城副总兵黑云龙。 因为黑云龙作战一向勇猛,很令前进的清军深感畏惧。于是,清军便再次实用反间之计除掉黑云龙。他们故意给黑云龙送去了一封信,假装约他作为清军的内应攻打北京城,以引起明朝廷怀疑,假借反间之计除掉他。 可是,这一次崇祯帝却并没有上当。不但没有上当,他便命黑云龙将计就计,伪装投清,并设伏于西山附近,引诱清军深入。果真清军中计,大败后连忙退走良乡。 那么,话说到此,问题也来了。 七年前的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首次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为除掉劲敌袁崇焕,那时候的皇太极也同样施反间之计,让刚愎自用的崇祯帝最终上当,并最终将率师入卫北京的袁崇焕处以碟刑而死。 那么,这一次,甚至对曾被清兵关押一年之久的黑云龙实施反间之间,崇祯皇帝却为何不再上当受骗了呢? 首先,那时候,刚刚当上皇帝的崇祯帝对任何事情的认知还相当肤浅,而处理起问题来却又显出绝对地自信和简单,且视皇帝权力为万能,从不考虑其中的复杂关系。一旦认定袁崇焕投敌,尽管证据不足(只听两个宦官杨春、王成德的口述),也很难更改他的认知。 其次,当时他寄予袁崇焕的希望过大,给予袁崇焕的权力也过大,其中就包括许多明军精锐都掌握在袁崇焕手中。一旦面临京城危急这样的局面,他便突然感到很难调动兵力,再加上袁崇焕一心想保卫京城和皇上,难免在指挥上多处失误。这就让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更加担心和怀疑。一时间,首先夺下袁崇焕的兵权便成为第一要务。 再次,明朝后期,朝堂上下多奸诈之臣,见崇祯帝已将袁崇焕打翻在地,自是要踏上三脚,再落井下石一番,以致令袁崇焕最终受碟刑而死。 至于到黑云龙时,毕竟已过去7年,一方面崇祯帝已经成熟许多,最关键的还是黑云龙并不象袁崇焕那样,手握重兵。 再者,对于清兵攻打北京城,崇祯帝已有了成熟经验,如到七月初十,清兵屯驻于沙河、清河,即便是昌平叛军逼近西直门,也未见崇祯帝慌张,而是命兵部传檄调兵入援,即征山东总兵刘泽清五千人、山西总兵王忠、猛如虎四千人、大同总兵王朴、保定总兵董用文各五千人、山永(山海关、永平)总兵祖大寿一万五千人、关、宁、蓟、密各总兵祖大乐、李重镇、马如龙共一万七千人明军勤王。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崇祯都不担心黑云龙到底会不会反叛。
    煮酒论史
  • 从用汉军打头阵到组建八旗汉军,皇太极用意之深或许你根本猜不透
    都知道,因为明朝降清将领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还有后来的吴三桂等,因为每逢打仗,都会率领自己的部队,冲锋陷阵在八旗兵的最前面,为清朝夺取大明江山屡建奇功,最后不是封候便是封王,如孔有德被封定南王,耿忠明被封靖南王,尚可喜被封平南王,后来的吴三桂则被封为平西亲王等。 所以,后来便有人认为,因为明朝降清官兵在八旗兵面前低人一等,打仗时只能冲杀在八旗兵的前面先去送死。不过,如果你果真这么认为初期的清朝,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早在皇太极时代,他对明朝归降官兵那可是格外看重的。所以,当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先后归降后,他甚至都没有打乱他们的编制,原封不动地继续让他们当统帅。不但如此,还给出他们种种优待,让他们无“低人一等”或惧怕歧视的感觉,也因此得到了广大汉兵的拥护,打起仗来,那也是格外地卖命。 至于每逢打仗,都会让汉兵冲在前面,在当时,其实也是另有原因。那还是皇太极从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率领明朝降军的军事演练中,很快发现了汉兵的一种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他们在“谙水战,习地利”方面,无论如何都是满族骑兵所无法企及的。 不仅如此,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从满族中征兵已远远不能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皇太极便又决定从他统治下的辽东汉人以及打仗归降的明朝官兵中征收。所以,在孔有德、耿忠明归附不久,即天聪七年(1633年)七月一日,皇太极又很快组建起一旗专门的汉军,并由汉官马光远统领,旗帜用黑色,这也正是清朝开始建立汉军旗的开始。随后,又创建起八旗汉军。 皇太极创建八旗汉军的目的,其实还有更深一层且说不出口的用意,那就是他要借助新建起来的汉军八旗(包括蒙古八旗),来消弱、分割八旗满洲诸王贝勒的权势,从而打破他们对军队的垄断 ,借此也削弱他们与皇权相抗衡的手段和依靠。 当然,这也是皇太极为巩固自身权力中心的地位,充分利用汉军的作战能力,来制衡八旗军和诸王贝勒的最大用意。所以,在后来,归附清朝的汉人军官被封王封候的很多,原因也在于此。
    煮酒论史
  • 萨尔浒战役后,因连年战事,辽东到底有多惨,说来怕超出你的想象
    在明王朝以前,辽东历经各王朝的不断开发,已经成为东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尤其自明朝朱棣建都北京以后,辽东更是成为“九边”重镇,护卫“神京”的藩屏。为此,明朝开始在这里大规模屯田,以军屯、民屯两种形式,广泛开发土地资源,经济更是得到突飞猛进发展。 如永乐年间,粮食收成就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五十三万石,增至永乐十年(1412年)的七十一万石。呈现出粮食充足,不仅可以提供给本地区十余万驻军食用,还经常支援关内(山海关)。最富庶的辽阳地区更是“岁有余羡,数十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 但是,随着明朝中后期政治经济腐败,尤其是守边将吏的严重腐败。屯田开始出现荒废,辽东的繁荣景象也随之出现每况愈下的局面。再加上建州女真兴起后,连年与明朝的争战,更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衰败趋势。 比如,萨尔浒战役之后,努尔哈赤又接连发起辽沈战等战役,致使整个辽东地区很快就处于了战争和衰败的双重“摧残”之下。辽东人民,尤其是辽东汉民的生命更是处在了朝夕不保的状态。如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 1619年)一年内,便有十余万人死亡。“或全城死、全营死、全寨死、全村死、全家死、或家死其半,子死其父,兄死其弟,妻死其夫,山骸川血,鬼哭人号。”还如“方军散之日,辽沈数城,放声大哭,惟各抱头携手,收拾包裹,待贼(指努尔哈赤)而去耳。” 一句话,随着努尔哈赤进占辽东以及屠城屠村屠寨行为的发生,辽东汉民死伤惨重。 而这一期间,辽东经济更是完全处在了瘫痪状态。 如,辽阳一带的粮草已大都被明军吃尽,耕种已子种,到处是抛弃的荒田。其他地方如锦州、义州、右屯有可屯之田却无人耕种;盖州、复州有可铸之矿而无人开采;金州、海州、三岔河口有大量鱼盐而无人收其利。总之,战争已彻底摧毁了辽东的整个经济。而广大辽东汉民呢,为躲避战祸,有的逃向辽南,有的进关,还有相当一大批辽人则逃入朝鲜或接近朝鲜的一些海岛。许多城镇、村寨空无一人。 而这种状况至少持续了四、五年之久。直到努尔哈赤真正占领辽东之后,才有所改变。
    煮酒论史
  • 满族就是女真吗?这个问题一定搞清楚,不然就很难理解清朝来历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满族也是一样。而满族初步形成的时代,又是在努尔哈赤时代。 经过四十年征战,努尔哈赤在建州女真的基础上,最终统一了建州五部,继而统一了海西即扈伦四部。到天命四年(1619年),“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自朝鲜鸭绿江,同一音语者俱征服,是年诸部始合为一。”这么一片广大地域统一于一个新政权之下,他们操着相同的语音,有着相似的经济形态和生活习俗,也从此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初步形成。 当然,在这个刚刚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中,具有血缘关系的建州与海西女真人构成了她的主体。在皇太极正式定名满州族之前,她虽然还自称女真(诸申),但基本上已不是辽、金、元和明朝初、中期的女真族了。因为原有女真与新形成的满族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比如,在文字方面,远在金朝时,女真族用汉字笔画为基础制造了女真字,用来书写本民族的语言。后在蒙古长期的统治下,深受蒙古文化的影响,逐渐改习蒙古文字,而女真文字终被遗忘,成了“死”文字。 直到努尔哈赤兴起,他才命额尔德尼用蒙古文字作基础,结合女真族语言,创建了新的文字——满文,即无圏点老满文。到皇太极时,又命满族的杰出学者达海对满文进行改革,加上圈点,制作了新满文,称圈点满文,从而把满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所以说,有了共同的语言文字,不仅使满族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新的民族,而且也明显地同他的先世划清了界限,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尤其是到皇太极时,他认为,黑龙江流域所居各族人民同满族是一个祖先,语言相同,生活习俗相近。因此,在皇太极看来,毫无疑问,他们是满族的当然成员。于是,在这一时期,凡俘获的人口和归降的都编入牛录。当然,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在吸收东北各边区少数民族加入满洲共同体的同时,还吸收了相当数量的汉族加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后金建国后,他们并不禁止满汉通婚,因而在统治集团,在底层平民中,两个民族通婚的现象极为普遍,与满族结婚的汉族男女中就有的成为满族,而他们的后代也多从属于满族。 所以,到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正式宣布定族名为满洲时,原先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界限其实早已被打破了。
    煮酒论史
  • 大清朝许多规矩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立的,不说出恐怕你很难知道
    当年,努尔哈赤突然决定迁都沈阳时,沈阳还是一座小城,根本没有可居住的宫殿,而且努尔哈赤从迁都沈阳到死,真正在沈阳生活的时间,大概也就8个月时间。所以说,沈阳故宫的大部分建筑,其实都是在皇太极时代建成的。 那么,沈阳故宫的建成,与大清朝近300年延续的一些规矩,到底又有何种必然联系呢? 话还得从皇太极说起。自扳倒三大贝勒后,可以说,皇太极也绝对处在了权力中心的位置。 为巩固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绝对权威性,除在权力行使上处处体现权威性之外,他还想法设法,努力把自己的每一项成果定型化和制度华。比如,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刚刚完成登基大典的皇太极,在给同样刚刚完工的宫殿(即沈阳故宫)各殿命名时,就把中宫命名为清宁宫,把东宫命名为关雎宫,西宫则叫麟趾宫,次东宫叫衍庆宫,次西宫为永福宫;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正殿为崇政殿。大门为大清门,东门为东翼门,西门为西翼门、大殿为笃恭殿。 同时,还规定内门、两翼门及大清门,设守门人役,令严加看守,稽察出入人等。内门只许守门人役常值,不容许闲人进来,值日官负责检查。又命各官及侍卫、护军,晨夕入朝,皆集于大清门。门内外或坐或立,不许对阙北阙,不许坐立御道中,惟于御道左右,相向坐立。自大贝勒以下,出入由左右两阶,不许于御道行走。 从前,在许多方面没有严格君、臣之分,自登基之后,皇太极便趁着沈阳宫的建成,立下了许多规矩,即连住房、走路也都有了一系列象征皇权高于一切的制度。
    煮酒论史
  • 看看皇太极是如何收拾代善的,就知皇太极的心机有多深?
    皇太极扳倒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后,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大贝勒代善了。 代善这人有他的特点。在战场上,可以说勇猛无比,逞凶斗狠锐不可当。但在政治斗争上,代善就显得没有底气拙于心计了。总之,他这个人基本上安于本份,对兄弟们更是一贯容让。一旦出了什么差错,就会马上认错,接受批评和处罚。尤其对于皇太极,更是表现出一位兄长的仁厚。 所以,他们有过很长时间的合作,曾联手对付过心胸狭窄的长兄禇英。但为谋取汗位,很有心机的皇太极还曾暗中同代善竞争,特别是在战场上,总是争立战功。而代善作为兄长,对弟弟则很宽厚,往往会把立功的机会让给他。努尔哈赤死后,在推选汗位继承人的关键时刻,代善和皇太极诸兄弟一起逼死大妃,接着,又首先表态,拥立皇太极即汗位。 这让皇太极无限感激。继位后,对代善也很是优待,表现出不同一般的亲热。 但是,一山容不下二虎。自阿敏、莽古尔泰两人被处置后,三大贝勒也只剩代善这一股势力了。再加上,代善在后金统治时期,在集团内部享有着很高声望,同样对皇太极的独尊天下构成着不小威胁。 那么,皇太极又是如何不动声色且水到渠成地把代善“扳倒”的呢? 那还是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皇太极率诸贝勒出沈阳城,迎接多铎远征蒙古察哈尔凯旋。事情的起因是这次征察哈尔时,俘获了林丹汗的伯奇福晋。据说这个福晋貌若天仙,皇太极最终也把这个貌若天仙的福晋赏给了自己的长子豪格为妃。而此时的豪格已有妃子,说来也不是别人,正是哈达公主的女儿,即代善的亲外甥女。 可是,全朝人都知道,皇太极与这位哈达公主(即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姐姐,代善亲妹妹)一向不睦。所以,随同去迎接的哈达公主,一听皇太极把林丹汗的福晋赏赐给了豪格,也是关心女子,心里自是很不高兴,便不经报告,就暏气提前离开了。 在经过代善的营帐时,代善却叫他的妻子把妹妹哈达公主迎进帐中,又设盛宴款待她,临走时,还赠送给她好多财物。 这件事,很快便被皇太极知道了。他马上派人去责问代善,大概意思是,你们把怨朕之人哈达公主请到营中设宴馈赠,还送给马匹回去,你这是什么用心? 随后,皇太极怒气不消,也不通知诸贝勒,自行率侍卫返回沈阳。回宫后,又关闭了宫门,不许诸贝勒和大臣进见。 诸贝勒与大臣们见了自是十分惊慌,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个个猜测是否自己做错了事,惹恼了汗?当得知皇太极发怒是因代善而起,便一齐再三求见,希望此事迅速妥善解决。 过了几天,皇太极气稍平息,就在内殿召见诸贝勒大臣和侍卫,代善也随同被召见。 但皇太极仍是紧紧抓住这件事不放。又是开门见山,当着所有诸贝勒大臣的面,历数代善的不是,一桩桩一件件不法之事,芝麻谷子的都有,一口气滔滔不绝地摆到代善和诸贝勒面前。斥责完代善,又斥责诸贝勒的不是。说完,又以辞去汗位相威胁,最后又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寝宫,命侍从关闭朝门,再次不出来。 代善和诸贝勒本来已无言以对,心里无不畏服。当皇太极又以辞去汗位相威胁,大家更是慌了手脚。因为面对早已在皇位上站稳了脚跟的皇太极,谁还敢代替他的位置,谁也不敢! 最后大家又迅速统一认识,决定将大贝勒代善立案审察,给代善定罪,并跪请皇太极出宫亲政。于是,大家很快给代善定了四条大罪。拟革去大贝勒名号,同时削去和硕贝勒职,剥夺十个牛录所属人口,还罚有雕鞍的马十匹、甲胄十副,罚银万两。不过,皇太极心中有数,他只不过是想借题发挥,小题大作。当他的目的达到后,马上又施以宽厚政策,只批准罚代善的银、马、甲胄,其他都免予处分。 不过,经过此次打击,代善的权势已一落万仗,最终也彻底趴下了。
    煮酒论史
  • 为摆脱三大贝勒的“掣肘”,皇太极毒杀莽古尔泰兄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努尔哈赤在世时,由于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身为大贝勒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便与皇太极有着同等的地位,他们与皇太极共同参与政务,权力相等。努尔哈赤死后,尽管皇太极已贵为大汗,因为这一制度仍继续实行,皇太极便不得不与三大贝勒及其他旗主贝勒共议国政,凡事不能自专,无形中已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一时间,皇太极处处受到诸王贝勒的“掣肘”,遇事就不能不迁就,自己的施正纲领根本就无法很好贯彻下去。为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先从地位在自己之上的三大贝勒入手。 而其中的大贝勒代善,因为在自己登上汗位的过程中,功劳最大,不好动。再加上岁数大了,活不了几个年头了,也没有必要动。所以,皇太极下手的第一个目标,自是作为堂兄弟的阿敏了。 关于阿敏,在上一期就已提到了。阿敏有许多毛病,最后也终于在永平四城丢失之后,以失地屠民和“败绩而还”之罪,被皇太极紧紧抓住不放,以至被囚禁而死。 阿敏被囚禁后,能够“掣肘”皇太极的,也只有莽古尔泰了。 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异母兄弟,是努尔哈赤与继妃富察氏所生的长子。但莽古尔泰的种种不良行为甚至比阿敏还要厉害,还要严重。皇太极也曾规劝过多次 。因其行为过于卑劣(如潜弑生母等),而令皇太极所不耻。所以,皇太极就免不了处处为难他,以致令他恼羞成努,说出了“皇上宜从公开谕,奈何独与我为难?我止以推崇皇上,是以一切承顺,乃意犹未释,而欲杀我耶?”的话。 随后,还在无比愤怒中,举佩刀之柄前向,大有你若杀我,我必回击之势。 莽古尔泰的这种鲁莽行为,也彻底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随后,皇太极也同样紧紧抓住这件事不放,最后直弄得莽古尔泰革了大贝勒之职为止。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便有些怪异了。 天聪六年(1632年)十二月,失去大贝勒称号的莽古尔泰患急病而死。不到三年,他的亲弟弟德格类“亦如其病”。“中暴疾不能言而死”。之后,便有人怀疑莽古尔泰兄弟二人是被皇太极毒害而死。 应该说,这种怀疑其实根本就不成立的。因为阿敏被囚禁,莽古尔泰被削了大贝勒之职,皇太极的目的早已达到了,他又何秘再画蛇添足,将其害死呢?
    煮酒论史
  • 阿敏失永平四城被皇太极囚禁,其背后还有更大恩怨,不说出怕你很难知道
    阿敏是皇太极堂兄,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之子。 都知道,舒尔哈齐生前曾与努尔哈赤争夺权位,再加上当时辽东总兵李成梁从中调拨,亲兄弟二人曾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舒尔哈济因斗不过努尔哈赤,又私迁黑扯木自立为王,阿敏也追随其父前往。但舒尔哈齐的这种分裂行径,自是令努尔哈赤无法容忍,后将舒尔哈齐及阿敏追回。舒尔哈齐被囚禁,阿敏免于一死,后还得任大贝勒。 不过,从此之后,阿敏也与皇太极父子结下了翁怨。所以,当皇太极继位之际,他也再次以“出居外藩”作为拥立条件。皇太极自是不答应。也从此招致阿敏对皇太极的更加不满。至天命十一年,阿敏率兵征伐蒙古扎鲁特部落时,“大贝勒阿敏亲党行事变常,语言乖异,有‘谁畏谁,谁奈何谁等语’”,矛头直指新汗皇太极,其间也无不夹杂着对先汗努尔哈赤的宿怨。 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阿敏与皇太极的矛盾仍在不断加深。 天聪元年(1627年),当侵略朝鲜的大军回至东京(辽阳)时,阿敏欲擅纳所俘获的朝鲜美妇,被岳托干涉,认为俘获妇女不可“私取”。阿敏则说,你父代善在征扎鲁特时也取了妇人。岳托则说,他父取妇人是出征所得,是汗分赐的,并说:“我父得一人,汝亦得一人”,致使阿敏理屈词穷。但更糟糕的是,后来,所俘获的这个朝鲜美妇竟被皇太极纳入了宫中。阿敏却依然眷恋着她,命纳穆泰(八大臣之一)向皇太极索要,皇太极显然不了解前情,说:“夫入宫之先,何不言之?今已入宫中,如何可与?” 因为请求被拒绝,令阿敏更加不快。从此,更是经常在背后发怨言,皇太极听说后也很不高兴,干脆将这朝鲜美妇赐给了总兵官楞额礼。阿敏见了,对皇太极的怨恨更深。 相反,因为阿敏性格粗鲁,性情不善隐藏,又经常违规,任意而为,也早引起皇太极的极大不满,甚至除之而后快。于是,阿敏的作死节奏便也从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大军伐明时正式开始了。 皇太极伐明时,让阿敏留守沈阳。但阿敏并不认真守城,而是“私自造箭,屡次出猎”,寻欢作乐。而当岳托、豪格两贝勒先返沈阳时,阿敏竟“令留守大臣坐于两侧 ,彼坐居中,俨若国君”。而更令皇太极愤恨的是,在皇太极率军出征期间和回沈阳后,阿敏竟“皆无一言恭请圣安”。 所以,到天聪四年(1630年),皇太极便干脆命阿敏、硕托率兵六千去代替济尔哈朗诸贝勒去镇守永平四城。皇太极如此安排是有意还是无意,已无从得知。但他外调阿敏去镇守永平四城,确是为摆脱阿敏干扰,更利于自身行使权力的目的。 但此时的阿敏却浑身不觉,仍加快着自己的作死节奏。他甚至请求要与其弟济尔哈朗同驻永平。皇太极自是不允。结果阿敏最终便是在永平裁了跟头,他屠城以及逃离永平时的作法,确实正中了皇太极的下怀,阿敏也最终被定十六大罪,且从宽免死,囚禁终身。 不过,从客观上讲,皇太极的这一做法,并非预谋陷害,但这一结局却为他汗权独尊扫清了道路。
    煮酒论史
  • 看看皇太极称帝时的礼仪,就知他将成为一代不同以往的帝王
    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把这一天作为他即皇帝位的吉日(当然是请大师看过的)。 按照礼仪规定,首先是在天明时祭告天地。当然,在此之前,他已足足斋戒了三日。到十一日这天,他便穿戴一新,骑上骏马,在百官簇拥下,前往天坛祭告天地。天坛设于德盛门外,是一处宽敞的略呈长方形的场地。天坛就设在正中央,四面设有台阶。坛上安放一张香案,上铺黄绫缎,设“上帝”神位,前面摆放香炉。 皇太极还未到跟前,就远远下马,恭候一旁(遵从的应该完全是汉制礼节)。诸贝勒大臣和百官分东、西列于天坛两侧。而在百官之外,沿场四周又布列有数层八旗兵。 时辰一到,便有满州和汉族各一名导引官来到皇太极面前,引领他来到坛前,拾阶而上,面向“上帝”神位站立。赞礼官高呼:“上香!”皇太极便在案前跪下,从导引官手中接过香,连上三次。接着,仍按上面程序,分别把帛和装满酒的爵恭敬地放到香案上。 敬献完毕,读祝官手捧祝文登坛,面向西北跪下,高声诵读祝文(应该是满、汉和蒙古文 )。祝文的大体意思,是向“上帝”报告皇太极十年所取得的巨大功业,并请求上帝批准皇太极即皇帝位。以此来表明他是“命世之君”,有权统治全国。 宣读完祝文,皇太极便和百官依次入座,他先饮酒,吃祭品,然后分给百官,并当场吃掉。 仪式的第二项内容,便是在大政殿举行“受尊号”礼。殿内正中放一把金交椅,周围摆放御用的一套新制作的朱红色油漆仪仗。 仪式一开始,导引官引皇太极经大殿正面拾阶登殿,入座金交椅,百官仍分左右两班站立。这时,乐声大作,赞礼官高呼:“跪!叩!”百官向皇太极行叩首礼。赞礼官又呼:“跪!”百官随口令刚跪下,多尔衮与科尔沁贝勒巴达扎、多铎与豪格双双从左边班列中站出,与此同时,岳托与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托、杜度与孔有德双双从右边班列中站出,他们每两人合捧一枚皇帝御用之宝,上前跪献给皇太极。他们代表了这个政权统治下的满、汉、蒙古及其他少数民族,把象征着皇帝权威的的御用之宝交给皇太极,就表示把国家的最高权力授予了他,完全承认他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献宝之后,满、汉、蒙各一名代表,又手捧本民族文字的表文,站立殿东侧,依次宣读,自是对皇太极的一番赞颂。读完,又是一次叩头礼。礼毕,在殿前立一鹄,命善射者较射,优胜者有赏。 到此,继位仪式完成。 但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在于,在整个仪式过程中,皇太极自始至终都坚持满、汉、蒙古三位一体,同时又以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写表文,更是反映了他已开始重视各民族的巩固和融合。 当然,他的这套做法,也是历代王朝所不曾有过的。比如汉族封建统治者不管是新建王朝,还是后世子孙继承皇位,他们都要摒弃少数民族于宫墙之外,而到了辽、金、元建立政权以后,他们则又是采取了排斥汉族的政策。 这也是这一期最想说的。
    煮酒论史
  • 皇太极为何一定改国号为“清”,这些细节你清楚吗?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正式即皇帝位,受“宽温仁圣帝”尊号,改元崇德元年,定国号为“大清”。 那么,皇太极为何一定要定国号为“大清”呢? 其一:清源自建州女真,前代女真人曾建金国,因此努尔哈赤建立政权时,便沿用了与宋对峙的金国名号,称“大金”,也称后金,借以与前代金国相区别。皇太极称帝后,为避免汉人对女真的疑虑,想矢口否认自己与宋代女真人的联系,于是便废金国号,改“大清”新名。 其二:清,青也。青为北方信奉萨满教诸族所崇尚,满州也是笃信萨满的,故取“清”为号。 其三:“清”与“金”为一音之转,这两个汉字在写法上虽有异,但在满语里发音却无差别。皇太极取“清”,更多还是对“金”的继承和发展。皇太极之所以坚持要更改国号为“清”,是因为后金给汉族人民带来的仇怨太深,不再称“金”,可以减少汉族人对后金国继续扩张势力的阻挠。 其四:努尔哈赤起自建州女真的一个小部落,他名为明朝地方官,实则是女真的一个小酋长,他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统一女真各部,推动和加速了女真社会的进步,使各分散的部落迅速走向联盟,进而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政权——大金。 而皇太极作为一个新的历史开创者,他不但统一了整个东北,首次降服一向与明朝保持深厚友好关系的朝鲜,征服察哈尔,统一漠南蒙古,促使漠北蒙古行“九白之贡”。他所占有的疆域将近半个中国,他所建立的政权完全具备了国家的规模,尤其是吸收汉人和蒙古人参加 ,实行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取合执政模式,从而改变了努尔哈赤时代的单一满族执政的民族政权性质,变为几个民族的联合政权。 所以,皇太极则坚决另起一个国号——“清”。 当然,关于“清”号来源,其实清朝实录和各种官书中都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和解释,以上几种,更多还是后人给出的种种解释。
    煮酒论史
  • 袁崇焕力崭毛文龙不是疑他投敌,也非怪他狂妄自大,却是因为这个?
    毛文龙在多年征战中,屡建奇功,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称得上明朝末年的一位英雄人物,就连明朝廷都称赞他“浑身是胆,满腹皆兵”,“好大将才也”。短短几年,他也由都司迅速升为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等,原因也正在于此。 在当时,就是善于征战的努尔哈赤对毛文龙也是几分忌惮,也曾以各种手段诱他投降。降将李永芳还写劝降信,以“中分土地”为诱饵,鼓动毛文龙叛变投敌。毛文龙不为所动,将来使与信件一并上交朝廷。 所以,从根本上讲,毛文龙并无背叛明朝廷的迹象。袁崇焕宣布他的十二条当斩之罪中,也自是没有通敌判国这一条。 所以,作为明朝的最高层,无论是天启还是崇祯皇帝,对毛文龙的态度一贯都是倚重和优厚宽容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毛文龙产生了种种错觉。让他一直认为东江与袁崇焕所在宁远军事地位同等重要。目的也是希望得到与宁远同等的军职和军饷。比如,他就曾向朝廷要求岁饷为二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应该比给宁远的还要多些)。 毛文龙的这些做法,也势必会引起朝廷上下的一致反感。但是,为了辽东安全,上下朝臣还是皇帝一样,也一致地对毛文龙迁就容让。那么,即便如此,与毛文龙并无私人恩怨的袁崇焕又为何非杀他不可呢? 首先,袁崇焕已在御前会议上夸下海口,要五年收复辽东。皇帝也还赐予他尚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也是为到期实现诺言,他必须做到大独权独揽,决不容忍再出现先前那种“经抚不和”,互相掣肘的局面。也正因为此,他要撤销辽东巡抚和登莱巡抚两个建制。但一向我行我素、不听节制的毛文龙,已是尾大不掉,不但拥有一支毛家军,深受皇帝崇信,朝中也还有一大批支持者在。只要毛文龙不肯离开皮岛,要将其调离皮岛怕是比登天还难。 但袁崇焕要想统领登莱,形成辽东、东江一盘棋,为接下来进攻后金国做准备,他除了先斩后奏,其实别无他法。 其次,因军响问题而发生的宁远、锦州兵变,也给了袁崇焕很大启示,再加上毛文龙开口闭口谈军饷。比如,他还随口对袁崇焕道:“某(毛文龙自己)海外八年,稍有微功,因被谗言,粮饷缺乏,少器械、马匹,不能遂心。若钱粮充足,相助成功,亦非难事。” 毛文龙这种开口闭口就以粮饷短缺相要挟的话,早已令袁崇焕恼怒异常。因为根据他暗线调查,毛文龙通过开展贸易等,最不缺少的就是粮饷。所以,也是担心一旦调动毛文龙出兵,毛文龙会以军饷缺乏相要挟,以致功亏一篑。同样是在调离他无望的情况下,也只有先斩后奏了。
  • 天聪三年皇太极入关征明,其目的并非为争明朝天下,而是另有企图
    都知道,女真人从一开始就不习惯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早期是以打猎捕鱼为生,争斗是他们的特长和天性,从争斗中掠获巨大物质财富,更是让他们乐此不彼的事情。所以,他们对于战争,不但不惧怕,相反,更愿意以极大的热情和生命去投入。尤其更对明朝的战争,他们还喜欢称为“抢西边”。 所以,努尔哈赤一发动攻明战争,女真人上下,连同家中妻子儿女都无不为之兴奋。当将士们胜利而回,他们更会为之欢呼雀跃 ,奔走相告。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战争,尤其是没有攻明战争,他们简直就活不下去。没有财富可掠夺,他们更是感到生活没有了丁点滋味。 也正是由于当时国情所决定,到一定时期,如果没有一场战争发生,天性好斗的后金国民众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难以控制。 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初六日,称汗九个月的皇太极,便以明朝在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借口,亲率数万八旗军出沈阳,举兵西进,直奔宁(远)锦(州)而来。结果是皇太极惨败而还,后金士卒更是死伤无数。。 此前的宁远之战惨败,已极大地挫伤的后金军的士气,甚至已造成了后金国内的人心浮动。再加上,努尔哈赤后期,由于连年动乱和灾荒,导致后金国物资严重匮乏,后金国内部各种矛盾已越演越烈。现在,又是对明的宁锦之战惨败,后金国的士气已经挫败到了极点。 所以,对于皇太极而言,没有比去掠夺明朝的财富更让后金国人兴奋,更能很快提升后金军士气的方法了。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皇太极也终于在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再次发动了一场规模更大,风险性更高的入关征明战争,目标更是直指北京。 不过,准确讲,尽管皇太极早有夺明朝天下的野心,但皇太极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自然不是直奔争夺明朝天下而来。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掠夺物资(主要还是官方物资)。再就是通过这样一场战争,来激发后金人士气。当然,拥有了大量的物资,也自然就进一步缓和了后金国内的各种矛盾。
    煮酒论史
  • 从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攻城策略的不同,看后金军的再次崛起
    宁远一战,袁崇焕以2万守军将努尔哈赤6万八旗军打得惨败,不能不说,给一直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上了最为沉痛的一课。之后,努尔哈赤也进入到了一个认真反思阶段。不过,直到他死,都没有想明白,他到底错在了哪里。现在,由我们替他总结如下: 首先,努尔哈赤太看轻了袁崇焕的实力。所以,从一开始,他仍是用他惯用思维,靠军事压力和高官厚禄来诱使袁崇焕投降。然袁崇焕非庸碌之辈,他只想忠君报国,概无他念。所以,一见后金兵扎营在他的大炮射程之内,他便毫不犹豫地下令开炮。其次,努尔哈赤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战争手段、作战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他仍继续沿用他一贯攻城战术,以为凭借他强大的攻势,定会一攻即下。再次,努尔哈赤一直没有意识到火器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沈阳、辽阳、广宁战役中,甚至早在萨尔浒激战中,后金都俘获过大量火器,却一直不加利用,把它们当作废铁丢弃。努尔哈赤只迷信本民族的骑射和攻城战车,且视为它们为法宝,以为灵验无比,结里在宁远城下吃了大亏。 接下来,再看大凌河之战中,皇太极的攻城战术又是怎样的。 首先,皇太极及时吸取宁远大战的失败教训。先在大凌河城四周围部署下主攻与策应,实际上等于安置 下两重兵力。即围城又打援。其次,依据以上布局,皇太极还围着大凌河城扎下四十五座营盘,周围绵延五十里。不但如此,他们还各有自己的防区。再次,在这样一套严密工事之外,皇太极还格外在各旗成立一个炮兵营,各配备红衣炮和大将军炮计四十门。这次围攻大凌河城,他便首次携带大炮,命令额驸佟养性率领汉兵,把大炮安放在通往锦州的大道上,用以堵截明军援助。 总之,也正是靠着这样一套及时改进的攻城战术,才最终逼迫守城总兵祖大寿投降。 所以,从一个侧面也可看出,自努尔哈赤宁远惨败到皇太极围困大凌河城,其实也只有短短四年时间,而后金军的攻城战术却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而明军的作战战术呢,却并没有根本性改变。
    煮酒论史
  • 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与皇太极以“议和”相较量,到底谁成了最后赢家?
    努尔哈赤死后,在后金国内部,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场汗位之争。这时,镇守辽东的袁崇焕也自是想到了这一层。所以,为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时机,专门派出傅有爵、田成和李喇嘛一行三十四人赴沈阳,以“和谈”和为努尔哈赤吊丧以及庆贺新汗皇太极为名,探查对方虚实。 袁崇焕的这一招,可谓无可挑剔无无懈可击。不过,此时的皇太极也不是吃素的,他自是一眼就看出,袁崇焕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背后所掩藏的真实意图。所以,他对傅有爵一行的到来,不但盛情款待,还亲自带领他们参观军兵营帐,并于一个月后,特派方吉纳、温塔石等后金国官员随同傅有爵等回访袁崇焕,同样是想借“议和”来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 那么,皇太极想要达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要知道,皇太极承继汗位后,可谓是内外交困威胁重重。一方面是来自外部。这时,八旗兵新败于宁远,士气低落,明朝大军横扼于前,朝鲜威胁于后,蒙古环伺于侧,四面受敌,处境孤立。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后金国内部。这时除八大贝勒争权外,更主要的还是从努尔哈赤攻取抚顺城开始,每攻占一城,掠夺一地,对广大辽东汉民的屠杀和奴役,尤其是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 1625年)十月的大屠杀,不仅造成了极紧张的民族矛盾和汉民恐慌,更严重地破坏了辽东的社会生产力,以致生产凋敝,物价腾贵,人心不稳,社会极度动荡不安。 皇太极登上汗位后,虽然已做出一些改革和调整,但要做好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袁崇焕所提出的“和谈”,也正是皇太极所迫切需要的。所以,在双方“和谈”期间,皇太极对内快速出手,一改努尔哈赤时期“共议国政”的格局,并通过削弱八旗贝勒权力,重新任命总管大臣和辅佐大臣、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统治集团等多种形式,来不断强化后金的内部统治,缓和女真与辽东汉民等民族的矛盾。 与此同时,为解除后顾之忧,皇太极还以种种借口,迅速出兵朝鲜,迫其屈服,仅历时两个多月,就结束战斗。为进攻明朝做准备。 而袁崇焕呢,他提出与后金议和,其目的也是为争取时间,进一步加强兵备和防御设施建设。不过,他的这一初衷,并没有得到朝廷的理解和支持,反而“以为非计,频旨戒谕”(即反复警告他)。 当然,尽管如此,袁崇焕一面上书解释,一面加紧防御设施的建设,并很快修复了山海关外锦州、中左、大凌等城堡,直接为随后的“宁锦大捷”提供了保障。据说,为确保自己这一计划能顺利实施,得到后援,袁崇焕甚至还不惜献眉“阉党”。 总之,无论对于袁崇焕还是皇太极,他们这次所谓“和谈”,正可谓各怀目的各有收获。
    煮酒论史
  • 努尔哈赤之死,其实还应该具备这几种解释才更加真实可信
    宁远之战,对努尔哈赤的打击可想而知。所以,随后,努尔哈赤开始患病,并于七月二十三日前往清河汤泉疗养。但仅隔十几天,至八月七日,努尔哈赤的病情却突然加重。五天后,又突然决定乘船顺太子河转浑河回沈阳。只是船还未行到沈阳,便在距离沈阳还有四十里的叆鸡保逝世了。 所以,问题自然而然就来了。即努尔哈赤死亡速度为何如此之快?又到底是患了何病呢? 其实,有关努尔哈赤到底患了何病,在清朝官方的档案中并没有任何记载。也可以说讳莫如深。这也让努尔哈赤的死更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与此同时,有关努尔哈赤是患“痈疽”而死,也是来自明朝方面的记载。准确说,是来自当时仍镇守辽东的袁崇焕的报告。他证实说“奴酋(努尔哈赤)耻于宁运之败,遂蓄愠患疽”。袁崇焕所记述的此病,也称“痈疽”,生于人的背部。致病的原因,大多是心火过盛,毒火攻心所引起。 这种情况,放在努力哈赤身上,也确实说得过去。 首先,自宁远大败之后,一则努尔哈赤心情不佳,感伤过度。再加上频繁的军事与政治活动,又令他劳碌过度。比如,宁远大战之后,他又亲自处理与蒙古的关系等。而思虑过多,思想负担过重,这些都是一个近70岁老人所难以承受的,健康迅速恶化,以致背生痈疽,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再者,袁崇焕镇守宁远时,情报工作也是搞得相当出色的。所以,努尔哈赤患痈疽而死,可能性极大。 清朝官方之所以对此讳莫如深,自是有着更多政治方面的考虑,与其说清楚,不如不说为好。 其次,努尔哈赤死之前,其实跟随他创业的五大臣费英东、额亦都、安费杨、扈尔汉、扈尔汉早已相继离世。所以说,一个已活到67岁的老人,关于他的死,其实并没有更多神秘之处。 再次,也正鉴于宁远失败心情不好,感到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努尔哈赤便于同年的六月二十四日,对他的诸子和大臣发表了长篇训话。训话内容自是围绕为何创建女真,统一女真各部说起。随后,他还将自己的训词写成书面文字,分发给诸子保存。这也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大限将至”的一种预感吧。 还有,便是努尔哈赤临死前的诸多细节记述了。努尔哈赤在清河汤泉疗养到第8天,即八月一日,便让二贝勒阿敏宰牛、烧纸、向神灵乞求,替他保佐。这说明,在此期间,他的病情并没有多少好转。或者说,在医药无效的情况下,他只有诉求上天保佑了。所以说,到八月七日,他的病情显然更加恶化,以致诸王及随从大臣这才决定速回沈阳(不能死在外地)。 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细节,便是乘船。因水路平稳(少去了乘车在路上颠簸)。不过,即便如此,努尔哈赤也最终没能回到沈阳,而是在船行至叆鸡保时便归天了。这说明,在决定回沈阳之前,努尔哈赤的病情其实已经相当严重了。 那么,话说到此,其实还有一个最需要解释清楚的细节,就是只一个多月时间,努尔哈赤的病情为何就恶化的如此快呢?一方面是过度治疗所致;另一方面则是过度淫欲所致。 当然,这两个方面,纯属个人猜测,并不能在历史记述的文字中找到证据。
    煮酒论史
  • 看看后金攻打宁远手段,就知努尔哈赤有多高明,袁崇焕就有多厉害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刚过完年,努尔哈赤便率领诸子侄统领八旗大军,向明朝发起自广宁战役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其目标直指明军孤城宁远(今辽宁兴城)。当然,这也将成为努尔哈赤一生中的最后一战。 此时此刻,他还并没有把宁远城和袁崇焕放在眼里。所以,很快,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数万后金军蜂拥而至,骑兵、步兵、盾军、钩梯一齐向城下攻去。努尔哈赤攻城战法,一向采取战车与步骑兵相结合,即以盾车为前导,车的前面挡以五、六寸厚的木板,木板上再裹上生牛皮,车两侧各装一轮,可以前后转动。此车专用来对付明兵的火器和箭矢。板车后面则隐蔽有弓箭手,其后又是一排小车,装载着泥土,以填塞明军挖掘的沟堑。最后才是骑兵,骑兵人马皆穿重铠,又号“铁头子”。 战斗一开始,骑兵并不是出击,先用板车抵挡明军的火器,等明军第一批火器发射完毕,骑兵才突然奔驰而出,如一股狂风刮来,分两翼向明军包抄而去。在以往作战中,努尔哈赤的这套战法,都会把明军冲得七星八落。屡屡奏效。然而,令努尔哈赤万没料到的是,此时仍用此法,却失去了往日效果。因为此时的袁崇焕,早已认真总结了以往明军将大炮放置城外的失败教训。将11 门大炮全部运到城上敌台。见后金军一拥而上,11门大炮齐轰,只要击中板车,就会将其炸得粉碎,令后金军死伤累累。 不过,后金军并不畏惧,仍是踏着死者尸体继续朝城下推进。一些板车直抵城墙脚下。后金兵便利用车顶厚板作掩护,隐藏在里边手持斧镬凿城。很快,便有三四处城墙被凿出大窟窿。 袁崇焕发现这一险情,亲自挑石土堵塞将被凿破的缺口。后金兵则仍凿城不止,通判金启倧急中生智,取来火药均匀地筛在芦花褥和被单上,各卷成一捆。他先做实验。不料,刚一点着火,一火星便飞溅到他的胡须上,迅速蔓延,加上天气干燥,来不及抢救,金启倧已被烧死。 袁崇焕便急下令如法制造,同时也动员百姓献出被褥、铺炕用的褥单,然后裹上火药,卷成一捆捆投掷城下。后金兵一见花花绿绿的褥单,争相抢夺。这时,城上明兵则急速把点燃的火箭、硝黄等易燃物掷下,令被褥上中的火药迅速燃烧起来。转瞬间许多后金兵就这样活活烧死。 努尔哈赤一见难以攻下,便转攻南角,也遭到同样的待遇。随后,在袁崇焕这一方,又改用一捆捆柴草,上面浇油并掺上火药,点着,再用铁索系到城下,板车、盾牌顿时被点燃,潜藏在里边的后金兵纷纷被烧死。但后金军仍是冒死不退,城上又把火球、火把投下,照得如同白昼,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努尔哈赤见损失惨重,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城。次日,再继续攻城,战斗激烈程度比昨日更甚,又持续了一夜,除不断增加伤亡外,一切毫无进展。努尔哈赤不得不再次下令停止攻城。 到了第三天,即二十六日,后金兵仍将宁远城团团围住,但只要进入射程,就会立即 遭到城上大炮的轰击。努尔哈赤这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此时此刻,面对坚城、大炮,也是无计可施。在不得不掉头去攻觉华岛后,于二月九日返回沈阳城。
    煮酒论史
  • 假如孙承宗与袁崇焕能合力御边,明朝会晚亡多少年?
    王在晋上任时,山海关外至辽河700里,已全部被明军放弃。努力哈赤也因兵力不足,不敢分兵久驻,得广宁之后便很快撤兵。所以,自广宁以西,诸如大小凌河、锦州、宁远、中前、中后等城,便很快成为双方的军事缓冲地带,双方的侦察和游击兵不时出没,互有斩杀。与此同时,山海关也成为明朝最关键的一道防线。于是,明朝廷也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山海关,并紧急征调山西、陕西、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精锐兵马集结于此。 自天启二年(1622年)到天启五年(1625年),3年时间,就使山海关兵力达11.7万人,马匹5.9万余匹。论兵力总数已超过后金的总兵人数,其军事物资之雄厚,更是后金所不能比。 可以说,只有人员匹配恰当,防卫山海关已不成任何问题。 但新任经略王在晋不懂军事。喜欢夸夸其谈,不过纸上谈兵。孙承宗否定王在晋作战布署的同时,却对袁崇焕(当时任宁前兵备佥事)守宁远的战略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任职仅半年多的王在晋被免去经略一职,由孙承宗自请出任辽东经略。 孙承宗一到任,便重新调整军事部署,重用袁崇焕,并共同布置了一条以宁远为重点,与锦州、山海关连成一体的防御体系,史称“宁锦防线”。 此时,宁远城内外早已是废墟一片。形成“宁锦防线”的重要一步,便是迅速修复被后金破坏的宁远各城,派兵驻守,并召回离散的辽东汉民返回故居,重建家园。 宁远城完工时间是天启四年(1624年)。在袁崇焕的设计下,城墙高3丈2尺,雉高6尺,址广3丈。顶部为2丈4尺。到完工,城内居住兵民也很快达到了5万余家。至此,起自山海关、中经宁远,至锦州,共400里的”宁锦防线“也最终形成。或者说,如果此时努尔哈赤发兵来犯,相信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全力配合下,他也只有大败而归,且捞不到任何好处。 只可惜,由于孙承宗为人正派、居官清廉,拒绝投靠阉党,终被魏忠贤排挤出朝廷。与此同时,魏忠贤启用同党高弟任辽东经略。 这个高弟本是投机和胆小怯懦之人,因担心出关打仗,上任不久,便下令撤除宁锦防线。他的这一举措,也同样遭到袁崇焕的强烈反对。高弟一见,也不去管他,尽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诸城防御。刚刚定居下来的百姓又被驱赶回山海关。唯有袁崇焕驻守在宁远城,在关外辽西一线孑然仅存。 可也就在孙承宗辞职回老家的两个多月后,努尔哈赤也统率六万大军,乘机直奔宁远而来。努尔哈赤的这次攻明,显然不是偶然,是有备而来,且根本没把袁崇焕放在眼里。 只是令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袁崇焕,也让他”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让后金国几年不敢再犯明朝。 所以说,如果辽东之地一直由孙承宗与袁崇焕共同来防御,就不知明朝要晚亡多少年了。
    煮酒论史
  • 当年毛文龙有多牛,看看这些战绩,就知他为何不愿服从袁崇焕的管束
    应该说,在大明朝,对于辽东大将毛文龙,虽然存在很多非议,但他也不愧是一位最具传奇性的人物。比如,明天启元年(1621年)时任辽东经略的袁应泰,命令他制造大量火药,当时辽东条件艰难,运输也不便,他却两个月就给办成了。也因此而晋升为游击。还比如,王化贞任辽东巡抚时,任命他为练兵游击,要他率领士兵两百,携米五百石,海船四艘,前往河东等地招徕遗民,恢复疆土,毛文龙从三岔河口出发,便陆续收复了鹿岛、长山岛、小长山岛、色利岛、章子留岛、海洋岛、王家岛等众多岛屿,让明朝疆土扩大几百里。 明天启二年五月,他还在皮岛建立抗金根据地,也从此被努尔哈赤视为后金国后方的一大重要隐患。 从此后,毛文龙也正是凭借自身独有的地理位置,不断出兵从背后袭击后金国,直闹得努尔哈赤日日不得安宁,也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努尔哈赤不敢倾巢而动,发动对明朝的大规模战争。诸如,当时已属努尔哈赤的管辖的镇江(今辽宁丹东附近)、耀州(今辽宁营口岳州)、张屯(今辽宁海城境内)、鞍山驿(今辽宁鞍山南三十里旧堡)、萨尔浒城等,都连续遭到毛文龙部明军的突然袭击。明天启三年(1623年),毛文龙更是再袭辽东半岛的重镇金州,令努尔哈赤大为惊恐。同月,毛文龙听说努尔哈赤要进攻山海关,便派游击马应魁和参将易承恩分别领兵从朝鲜满浦和昌城渡鸭绿江、游击王辅等领兵从千家庄、游击王承鸾领兵从别东、都司杜贵等领兵从水口进攻后金。他自己又亲率马步兵六千余人,至镇江、汤站等处,安营下寨,接应五路大军,此一役,则更使努尔哈赤于辽阳、甜水站、满浦、昌城之间疲于奔命,东西救援,应接不暇。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在于,毛文龙这种流动加机动性极强的游击战术,每一次都会让努尔哈赤动用大量兵力和重要将领前去征剿,而每一次,毛文龙的明军也都会趁势而退。如此一来,自是严重扰乱了努尔哈赤的战略部署。 不过,毛文龙虽然战绩辉煌,到后来,却是私心过重,甚至还想以自己所立之功,来赎下到大狱里的王化贞死罪,从而引起熹宗和满朝文武的不满。 后来,袁崇焕要杀他,也自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煮酒论史
  • 孙承宗为何一出关,就断言王在晋不可用,其中这些内情或许你还不知?
    熊廷弼被下大狱后,辽东总兵一职空缺,最后朝廷众臣便一致推荐兵部左侍郎王在晋去经略辽东,王在晋也是苦苦推辞,但又害怕步解经邦后尘,不得已而赴任。到任后,王在晋便开始主张在山海关外八里铺再建重关,设计长度为四千余丈,费用约一百二万两白银。理由是:“关外破,内关尚可守。” 王在晋的这一设想,立即遭到当时还是关门僚佐(军职)的袁崇焕以及其他军官的极力反对,大家一时争论不下,便请求内阁首辅叶向高裁断。叶向高处事谨慎,以为不可臆断,应当前去现场查勘一番之后,才能决断。这时,掌管兵部事务的孙承宗自请前往查勘,叶向高自是大力支持。 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十五日,孙承宗单车上路。六月二十六日到达山海关,待查看完关外八里铺之后,便坚决反对王在晋的方案。于是,二人就此还展开了一场辨论,最后,又直问得王在晋哑口无言。 但这还并不是孙承宗断定王在晋不可用的最大理由。此时,关门的防守大计还仍悬而未决。 这时候,辽东巡抚阎鸣泰主张守宁远东南的觉华岛,而袁崇焕则主张守宁远。王在晋虽然被问得哑口无言,但仍是坚持主张守靠近八里铺的中前所。见争执不下,袁崇焕就向孙承宗提出,给他五千兵马,便可去守宁远,并说宁远距离山海关二百里,距离十三山不足二百里,假使驻守宁远,可以壮十三山之势。 孙承宗觉得袁崇焕这个建议很有战备眼光,便立即更换短服快鞋,策马要去宁远、觉华一带察看军情。。王在晋则以安全为由,再三哀求,孙承宗只得行到中前所卫而止。不过,即便是行到中前所,也坚定了他守卫宁远、觉华的战略方针。 但由于辽东经略是王在晋,这一战略方针自当由王在晋出面向朝廷提出。所以,孙承宗向他苦苦相告,谈了七天七夜,让他同意守宁远、觉华的计划。王在晋却是始终不肯。 于是,回京途中,孙承宗先是向熹宗报告“阅关”事宜。紧接着,八月初九日,在经筵讲席时,孙承宗更当面向熹宗陈述辽东方略,极言王在晋不足为倚,当改任他职。随后,又向熹宗提出,可先由他全权处置辽东军事,督率三军,做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然后再选任可托付之人,出任辽东经略、巡抚。熹宗听后自是大悦。
    煮酒论史
  • 努尔哈赤大量杀害“无谷之人”的真正动机,不说出怕你很难知道
    天命九年(1624年)正月,在后金国政局十分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努尔哈赤在半月之内连下多道命令,要八旗官在辖区内清查和抓捕“无谷之人”。之后,努尔哈赤又连续七次下达查量汉民粮谷的命令。应该说,针对同一件事,下达如此多的谕令,在他的历史上也是仅有的。 至天命九年正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又突然下谕称:“应视无谷之人为仇敌,彼等之中,有我何友?”他的这段话,又是直接给“无谷之人”下了定义,将他们直接划入与后金国为敌的阵营。再接着,便是对“无谷之人”进行的史无前例的大搜捕和大屠杀(“选派人员前往各地,诛杀无粮之尼堪”)。究竟杀了多少辽民,自是无从考证。 所以,话说到此,不禁有人要问,一向对辽民优待有加的努力哈赤,为何会突然出此狠招儿呢? 简单说,辽民此时起来反抗后金的斗争已是此起彼伏,令努尔哈赤大为头痛和恼怒不已。此时,在他的心中,早已由优待辽民开始变为仇杀辽民了。而这些“无谷辽民”,自然又是辽东不稳定因素中的最不稳定因素,所以,他决定采取斩草除根之法,以让辽东彻底稳定下来。 这是其一。 其二,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在当时,整个后金国正处在年年歉收,灾荒频生的年份,“饥饿而死者甚多”,就连军用粮食也出现了严重短缺。可见当时粮食已到了何种紧张的程度。所以,依努尔哈赤的意思,杀尽“无谷之人”,不但会减少不安定因素,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后金国的粮食紧张局面。
    煮酒论史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