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馥清情感

陈馥清情感

网易号

关注
109粉丝
1关注
792被推荐
IP属地:江苏

6枚勋章

描人生百态,写天下情感

  • “每到春秋二季,看到它的变化,我就活通透了”
    2021-12-15
  • 《女心理师》:三种类型家庭的孩子,聚焦社会心理问题,引人深思
    2021-12-09
    119跟贴
  • 一大早看到好诗美景,忍不住要分享给大家。
    “风吹雨过秋叶落,人生难免几回错,叶落成殇花尽哀,时光已过终不惑。” 摘自护外视界视频
  • 高三女生尤娜站在楼顶准备跳楼,千均一发之际,女心理师贺顿(杨紫饰)不但成功地把尤娜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还在与尤娜父母进一步接触中,发现尤娜的自杀另有隐情。
    表面看尤娜的自杀,是因老师不相信同学小贺推她下台,而是她自己在表演时故意倒下台下的,而要自证清白的行为,实际上是她嫉妒同学小贺引发的。 同学小贺不但在才艺上与尤娜有一拼,还取代了她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最让尤娜不能接受的是小贺参加比赛的新衣服,竟是自己爸爸买给小贺的,尤娜在放学后无意看到来接她的爸爸把衣服交给小贺妈妈,认定爸爸出轨小贺的妈妈。 伤心愤怒之余,她在台上与小贺表演时,假装被人推下台,以此陷害小贺,谁知栽赃不成,加上伤心爸妈感情不和,想用自杀来自证清白,并引起爸妈的关心。 事实上她的爸妈在她高二时就离婚了,怕影响她的学业,一直瞒着。并且爸爸也不是出轨小贺的妈妈,而是爸爸小时候家里穷,受到过小贺外公的接济,当小贺爸爸死后,看小贺妈妈一人摆摊还带着女儿生活不易,经常帮衬小贺妈妈而已。 尤娜解开心结,理解了爸妈。不再想自杀。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情绪左右,做出过激的事来。如果父母离婚,不要因为怕伤害孩子而隐瞒真相,现代的孩子早熟,对父母离婚也不会视若洪水猛兽,比起隐瞒引发的各种误会伤害来说,让孩子知道父母离婚的真相,伤害要小得多。 父母离婚该不该瞒着孩子?隐瞒离婚的父母多吗?对这事,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 大黄是一条流浪狗,流浪到我们公司后驻扎下来。
    不久前,大黄狗下了一窝小狗,保洁说老总叫给大黄加餐。大黄这一窝没把孩子生在老地方,不知把它的孩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某日,我看到大黄从宿舍楼前的草坪上往西小跑过去,那边有一个大树林,草坪与树林之间有一道铁丝网,估计大黄把孩子藏在那边了。 一日午餐后,看大黄坐在食堂前等着开饭,我想趁此机会赶紧找找它的孩子去,顺着大黄上次消失的地方,果然没费事就找到了小奶狗,那边的铁丝网剪了一个豁口,靠近铁丝有几个枯草搭在树枝上的草垛,在一个洞口朝东的最大的草窝里,两只小奶狗正紧紧地团在一起睡觉。 又过了十几天,这些日子看做了月子的大黄尾巴摇得很是殷勤,想再去看看它的孩子。可时间挑得不对,没等我靠近草窝,大黄就从草窝前,警惕地伸出了头,耳朵竖起来朝我张望。 做了妈妈的草狗是很凶的,我只好收起好奇心,放弃试验一个母亲护犊子的决心。讪讪地回头。 草坪上有一条笔直的“路”,刚容得下我一只脚,这一定是大黄每天往返守护孩子踩出来的路。 母爱很伟大,不分物种。 我还未走出草坪,就惊动了不远处躺着的几条狗,两条花狗一前一后地很凶狠地朝我大叫起来,这是大黄上窝生的没人领养的狗,它们倒是幸福,脱了流浪籍,成了土著居民,天天有肉吃。 大黄从我身后一路小跑过来,超过我向它的孩子跑去,两条花狗立马安静下来不吵了。 大黄上一窝生了8条小狗,那天我们公司来了40多辆车运货,成了超历史最多的一次。而这次大黄只生了2条小狗,最近来运货的车就很稀少了。 这大黄真成了狗来富的“吉祥物”了? 其实不是。最近又新开了几家厂,跟我们公司抢单。销售量自然没有那么好了。
  • 一个班,32年没有走散,有什么秘诀
    2021-11-19
    26跟贴
  • 《突围》:剧中三个罪人的下场,给世人的启示
    2021-11-16
    4跟贴
  • 东台人在南京,一眼即能识别
    2021-11-09
    2跟贴
  • 《功勋》:在那场特殊的战役中,李延年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021-10-23
  • 微信聊天这几个细节,隐藏了你与对方的关系
    2021-10-14
    1跟贴
  • 理想之城:只要做到这两点,你也可以成为职场上的苏筱
    2021-10-08
    2跟贴
  • 有种高情商的界限感:你不说,我不问
    2021-09-19
    1跟贴
  • 教师节快乐!今天家长群里都在复制这句祝福。昨天下班回家遇到楼下吴老师,匆匆几句闲谈,却牵出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来。
    吴老师告诉我,儿子儿媳今年下半学期还是应聘到苏州一家学校上班去了。儿子说,那边的教师节,学校里的老教师每人发8000元,他们新去的老师也发了1000元。 吴老师感慨:我们这里老在禁止不准收家长红包,不准补课,要是也发8000元(有这么好的福利),谁还会收红包,要补课呀? 吴老师是小学老师,儿子前年就应聘过苏州的学校,后来因合约问题,儿子又回来了。没想到两年,她儿子还是去了苏州,并且还把老婆带去了。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苏北的一个县级市,曾经也是全国百强县,可是在教育这方面咋就留不住人呢? 不但年轻人不愿回来工作,就是回来的年轻人还留不住。就说教师节吧,都好多年没有发钱了。 本县近年人口逐年下降,不光是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而是考出去的年轻人都不回来了。 小县城的教师节,老师真的快乐吗? #0910教师节快乐#
  • 人生路上倦了累了,请及时充电
    2021-08-26
    5跟贴
  • 手术之前
    1、病人手术之前为什么都要由手术车拉去,而不是自己走到手术室呢? 大概用手术车拉去有两个好处,一是消除病人的紧张感,二是让病人失去自由,平心静气,有助于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 2、病人上了手术车就不是“人”了,成了待修理的机器,这种感觉在预麻醉间尤其明显,那躺在手术车上静静等待的几十分钟,时空仿佛静止,凝固,那墙上走着的时钟,仿佛在提醒自己还活着,没有被拋弃,自己马上要进入一个听天由命的,能不能醒来全交给他人掌握的状态。 手术之后 1、手术后的身体,就像一个四处漏风的,揺揺欲坠的茅草棚,任何一点气息都象没头的苍蝇,在其内乱窜乱闯,就象那西北风“呜呜”的嚎叫,撞到哪儿疼哪儿。 等你靠意志把这些没头的苍蝇聚拢到一起,成功冲开气门,放出一个屁,那真是天大的喜事。这也是手术后,医生,护士,家人最关心的问题,真是一“屁”值千金呀。 放屁了,就通气了,意味着全麻后肠道率先醒来,可以进食,不用担心肠梗阻了。 大脑没醒来没事,可以昏睡;胃没醒来没事,可以少吃点儿。肠道是出口,通气致关重要。 2、手术后那伤口像被黑社会捣了一棍,连做的梦都是疼痛的,乱七八糟的恶梦。 但愿读者朋友们都健健康康的,没有过这种体验最好。做一次手术伤一次元神,我们都要选择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只有身体是自己的,当身体撑不起雄心壮志的时候,就放下吧!其他的都是浮云。
  • 不大不小的病,去大医院看,还是去小医院看?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生了大病都去大医院,遇着不大不小的病,真有点纠结。
    两年前我做了一个小手术,当时想,家靠县人民医院,医院里又有熟人,就在县医院做吧,省得去大医院麻烦,车马劳顿的。可是术后恢复很慢。 最近我又要做一个小手术,这次同事们都劝我:你家在省城有房,当然是去省城看病了。 来是来了,然而心里也有疑问,都说大医院好,到底好在哪里呢? 这住进省人民医院五天了,等待的时光很慢,闲得无聊时我就在走廊护士站电梯间,病人能活动的范围内逛荡逛荡,看看墙上的展示区都是啥,这么看着看着,我就找到了答案。 先不说大医院医生的医疗水平肯定高些,单看这大医院的管理水平,就会让你打消疑虑。 十七病区,护士站对面墙上展示着“团队风彩”,从这些活动,得奖,旅游的各种合影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一个走心的团队。 走廊墙上的“荣誉殿堂”栏目,挂满了各个医护人员发明获得的证书。这是一个善于专研技术的团队。 “德术并举,病人至上”版块挂满了病友们赠送的锦旗照。这是病友们颁发给医护人员的最高荣誉。 护士站柜台上的夹子,夹满了红纸黑字的感谢信。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了病友们感激的交响曲。 宣传栏是静止的,那些移动的医护人员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宣传。 说说我遇到的几件事。 管床护士热心周到,入院第一天,讲解得很详细,连洗澡卡怎么用都指导了。让我有种宾至如归的熨贴。 进院第三天没有检查,可是住院一日清单里却有化验费60元,去护士站问,没人,遇到登记陪床的护士问了下,她很耐心地到电脑上查了,原来星期六开的检查,安排到星期一做了。 第五天上午开出来一个检查,本来要排到三天后做,这样要再拖四天才能做手术,正好这位护士送单子给我,她知道我的情况后,帮着通融了下加了号,下午一上班就通知我去做了。我跟她素昧平生。 在门诊厕所里我看到一张巡检表,检查项目很细,我看到保洁很认真的在巡检表上打✓。 门诊电梯口,有腰间戴着对讲机的服务人员,一丝不苟地提醒乘电梯人员注意安全。 住院部电梯前,保安耐心地给前来报到的病患讲解入院流程。 住院部走廊里,我遇到过在强电间巡检签字的电工。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 这里的每一位罗丝钉,都不掉链子,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热发光,把细节做到极致,让人温暖,他们是一个强大的团队。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你可以踏实地把自己的身体交到他们手上。他们也会竭尽全力还你一个健康的身体。 怎么样,你知道答案了吗?你认为不大不小的病,去大医院好,还是小医院好?
  • 昨天在南京坐6路公交车,看到感人的一幕。从儿童医院这一站,上来一位老人,虽然看起来很健硕,但一看就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他一上来,就把手上一个夹子式的皮包,放在司机座后的平台上,然后手使劲抓住身旁的立杆,站稳了。 他身边的一位大叔见状赶紧站起来,示意老人坐下,老人犹豫了两秒,接受了帮助。 让座的大叔站了两站路,从背影看,也不年轻了,头发花白,估计也有五六十岁,可是遇到比他大的老人,他没有一点犹豫,选择帮助别人。 老人也没有因为比别人老,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他那犹豫的两秒,也显示了自身的修养。 老人没有倚老卖老,大叔虽不年轻,还尊老爱老,这一让一接,很自然,自然得恰到好处,谦谦有礼得令人舒服。 你坐车遇到过让座的好人好事吗?你遇到老人,会让座吗?
  • 104岁的婆婆与72岁的儿媳,哪个更强势?
    一般人以为长寿老人活通透了,会没脾气,事实上正好相反,很多长寿老人,是非常有个性的,甚至说很任性。 同事小胡说,“我奶奶今年104岁,我妈到现在还弄不过她呢!经常受她的气。” 小胡一说起这位寿星奶奶来,一付“恨铁不成钢”的宠溺就写在脸上。小胡奶奶只生了他爸这一根独苗,他爸几岁时就守寡了。奶奶也就长年跟他们一家人生活。 奶奶1962年退休,现在工资拿4000多。平时爱吃点小零食,她的零食罐里哪天缺了吃的,她就会把罐子在桌上敲得山响,拉长脸生气道:“我好在还拿点工资呢,这点吃的都不给我买,……” 奶奶年纪大了,也越来越任性,活得像小孩。虽然耳不聋眼不花,但毕竟年纪大了,十多年前,爸妈在奶奶房里搁了张床,夜里轮流照料她,奶奶反应已没有那么灵敏,偶尔有点尿失禁,爸爸夜里,每两小时就叫奶奶拉一次尿。 @金秋情感苑 :每位长寿老人的背后,至少都有一个特别孝顺的子女,除了自己的体质,生活习惯,性情很重要之外,还有一个可以承接父母任性的博大胸怀,老人活得舒坦,才会长寿。 你说老人长寿,是不是这些因素决定的?  
  • 七里漾的夜景,真靓,我家的后花园,真豪!
    2021-06-10
    16跟贴
  • 今日高考,十年寒窗苦读,今朝收获成果。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两点经验(或是建议),给考生家长们。
    高考对中国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勿需多说,无论家长和学生,对高考的重视自然是第一位的。 1、怀着美好的愿望,有的家长给孩子吃包、糕、粽,谐音保高中; 有的家长给孩子穿灰色的条纹裤子,意味“条天会”,自己穿旗袍,旗开得胜。 众所周知,高考不但考的是学生的知识,也拼的是心理素质,高考这几天举行这些仪式,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紧张,要远大于心理安慰。 高考期间父母给孩子做有营养的,开胃的早餐;给孩子提供好的睡眠环境,才是最重要的事,吃饱睡足,孩子精神足了,考场上自然就思维敏捷,也就减少了焦虑。 2、第一场考试,无论家长和学生,都很紧张,第二天第三天的考试往往心理松懈了,其实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提高思维敏捷,精神集中,提高解题速度。每一场考试都很重要,所以越往后,越是要一样的重视,才能保证正常发挥。 最后祝各位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加油吧!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