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秋情感苑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著作。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后来在美国另一所名校,凯斯西储大学完成博士学业。他曾经在美军中做了九年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治愈了成千上万的心理疾病患者,被美国民众称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奇的是,这本书的热销是五年以后的事,刚上市之初,派克并没有做任何的推广或营销,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大海,没有任何波澜。可5年以后,这本书突然开始频频登上畅销榜,而且一直“霸榜”二十几年。

我了解它,是从一份写得很成功的拆书稿开始的。

《少有人走的路》原书没有读过,但这篇拆书稿从人生的苦难、运气差等人生的常态,戳中人的痛点,引申到用成熟、自律、爱来解决问题,层层铺展,环环相扣,让人一下子就抓住了书中的精华,实在是一篇佳作。

一本书少则几万字,要用几千字的语言把它的精华浓缩出来,实在不易。这篇拆书稿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切换到各部分之间的过渡十分巧妙,承上启下得不落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它的引言部分,极能引起中年的人共鸣。

“你是否曾经感觉自己的运气很差?好像做什么事情,总会碰到些出乎意料的问题,生活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为什么我们总是撞不上好运,而每次出问题,都能轮到自己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也是你最不愿相信的那个。那就是:人生本就充满苦难,和运气无关。尽管很多人都在说:世界很美好。但生活就是那样: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完全是两回事儿。”

深以为然。

人,只有活到中年,父母越来越老,失去了父母的庇护,一切要靠自己打拼;在单位成为精英,工作上来不得丝毫马虎;孩子尚未成家立业;婚姻中遭遇背叛;疾病的痛击等等苦难,才会活明白,生活远没有年少时想象的那么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引发了家长们的焦虑,有人喊停,建议停播,评论区有很多高赞的留言,说为什么要停播呢,这就是社会的现实问题,是人生的常态,是家长和孩子们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热播的电影《我的姐姐》,也触动了世人的神经,它讲述的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遭遇意外下的人性拷问。虽然这是个例,但重男轻女在中国有根深蒂固的土壤,许多女孩子的大好前途葬送在父母重男轻女的执念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它们讲述的故事,都只是人生苦难的一部分,但它们仍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足见人生的苦难,不如意事确是常态,没有一个人能说他的人生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家庭是完美无缺的。年少时觉得世界美好,不过是有父母在替他负重前行。

不过,话说回来,苦难是人生的常态,我们就该沉沦,就该消极地活着吗?不,因为人生还有很多苦难过后的彩虹,拚过后才能赢的成就感,让人觉得活着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好胜要强的人,活到中年也悟出了《少有人走的路》书中的道理。活得失败的人,不妨看看这本书,也许能启发自己,把后半生捋顺,活得不那么辛苦。

如果是年少的你,早些看《少有人走的路》,就会少走弯路,早些懂得,人生的苦难虽是常态,但我们仍可以用勤奋、自律、爱去战胜它,让自己的人生过得越来越美好。

我是@金秋情感苑 一位爱写作爱读书的天秤座女子,与你聊聊人生百态,说说人间情感,欢迎关注或点赞,让我知道你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