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客栈】

【历史客栈】

关注
14.6万粉丝
1关注
6647被推荐

3枚勋章

1次获得编辑精选

《旧闻新知》主编 所属MCN:砍柴书院
IP属地:山东
更多信息

  • 许世友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可惜,他只做到了一半
    10小时前
  • 周总理临终前,秘密接见过文强吗?

    11小时前
    图片
    05:38
  • 毛主席开会时,带的烟抽完了,捡别人扔掉的烟头儿抽

    14小时前
    图片
    02:38
  • 卢德铭如果没有牺牲,能不能取代朱老总,成为第一元帅
    16小时前
  • 钟伟将军为什么能打胜仗?他在去世前给儿子说了三个秘诀。
    哪三个秘诀呢? 钟伟去世前,儿子钟戈挥问了他一个问题:“我军是一个团,敌军也是一个团,怎么才能打得赢?” 钟伟就给他说了三个办法,第一个方法:“你先用一个营堵住敌人两个营,然后用两个营全力打敌人一个营,迅速吃掉这个营后,再把敌人剩下的两个营分割开,再用两个营吃掉一个营,最后就能大获全胜了。”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毛主席说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在我军历史上,就经常使用这个战术,虽然我军在总体人数上不占优势,但只要使用这个战术,就可以获得局部上的优势,把敌人一个一个地吃掉。 当然,前提是我军的每个营都要能打硬仗,至少要能顶得住敌人两个营的进攻,不然的话,这个战术就失效了。 还有第二个方法,钟伟说:“你自己先跑,敌人就要追,但敌人不会跑得一样快,肯定会有快有慢,这时候你突然停下来,就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打完后你再跑,再回头打,这样反复几次,就能把敌人都消灭掉了。” 这个方法,其实也是毛主席倡导的游击战术,充分利用我军战士的体力优势,带着敌人钻山越岭,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拖不死的也没有多少战斗力了,这时候我军再打一个反击,就可以轻松取胜了。 当然,这个方法也是有前提的,就是要求我军将士们都能跑能跳,要有明显强于敌人的体力优势,不然的话,敌人还没累死,你自己先累趴下了,那就完蛋了。 第三个方法,钟伟说:“要利用好地形,要是利用得好,一个营就能顶两个营的战斗力。” 这个方法,也属于游击战的范畴,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也就是古人说的“地利”,只要把“地利”利用好了,就能弥补兵力上的不足,获得更大的战斗力。 应该说,钟伟将军说的这三个方法,都是我军在长期的战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毛主席的军事思想的高度概括。 (参考资料:《寻访开国战将》)
  • 毛主席对人说:中央的政策,高岗不点头是行不通的

    18小时前
    图片
    05:54
  • 毛主席上天安门城楼时,特地站在电梯口,等着一个人

    1天前
    图片
    02:53
  • 看了那尔那茜的事,才知道《封神二》为什么难看了

    1天前
    图片
    01:26
  • 关于那尔那茜,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如果她们家那么有势力,她应该很早就红了,为什么直到30多岁才开始走红呢?
    其实,这恰恰说明了人家确实是有势力的。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那尔那茜出生于1989年12月6日,到《封神二》2025年1月29日上映时,都已经35岁了,对于一个娱乐圈女星来说,这个年纪确实太大了。 看看那些有家庭背景的女明星,我就不说名字了,基本上都是在20岁左右就出道了,各种资源铺天盖地地砸,很快就红透了。 那么,那尔那茜为什么这么不着急呢?她们家的背景真的有那么强吗? 其实,这正是有背景的表现。 因为有深厚的背景,所以人家才不着急,因为人家知道,只要我想红,随时都可以红,没必要非得趁着年轻出道。 说白了,人家对娱乐圈的态度就是“玩”,你们都在拼命地想红,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比娱乐圈好玩的地方多的是,等在其他地方玩够了,再来娱乐圈看看也不晚,反正只要我来了,你们所有人都得给我让地方! 这才叫有背景! 所以,现在出了这么多事,其实对人家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在娱乐圈玩不转就不玩了呗,在其他地方照样可以玩得风生水起!
  • 《毛主席100问》之40:毛主席为什么不让许世友打淮海战役

    1天前
    图片
    01:12
  • 毛主席询问林彪的病情,傅连暲说:没有什么病,就是惯的
    1天前
  • 毛主席派医生去看望林彪,发现林彪房间里挂满了白色纸条
    1天前
  • 毛主席与贺子珍结婚后,第一次联手对敌,取得了一场完胜

    1天前
    图片
    02:23
  • 毛主席为什么能参加长征?是项英与博古博弈的结果
    2025-06-20
  • 王震饿坏了,去厨房找吃的,被厨师拍了一铲子

    2025-06-20
    图片
    02:25
  • 熟悉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他在转战陕北时起了个化名,叫“李得胜”。
    但是,到底是叫“李得胜”还是“李德胜”呢?很多权威资料都在互相打架。 比如《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人民日报》等等权威资料中,都是用的“李得胜”;而在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等同样权威的资料中,又是用的“李德胜”。 更离谱的是,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与姓名艺术》一书中,前面的简介用的是“李得胜”,后面的正文用的却又是“李德胜”! 那么,到底应该是“李得胜”还是“李德胜”呢? 其实,只要了解这个名字的意思,就知道到底是哪一个了。 毛主席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就是寓意“离开延安,得到胜利”,所以,这个名字就应该叫“李得胜”,如果是这个“德”字,就没有“得到胜利”的意思了。 至于为什么会被很多人误传为“李德胜”,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李得胜”这个名字太普通了,有点大白话的味道儿,不符合毛主席这么伟大的身份,没有“李德胜”这个名字显得高大上。 第二,则是有一位开国少将叫李德生,毛主席有一次开会时,还专门把他叫起来,说你的名字和我一样。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很多人就误以为毛主席当年的化名也和李德生一样,中间是个“德”字。 现在,我们既然知道了毛主席起这个名字的寓意,就不要再以讹传讹了,就应该叫“李得胜”,是“得到胜利”的意思。 (参考资料:《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
  • 徐向前如果没有西路军事件,能不能超过林彪,成为第三元帅?

    2025-06-20
    图片
    06:17
  • 《毛主席100问》之39:毛主席为什么让陈毅当中野副司令?

    2025-06-19
    图片
    00:54
  • 彭老总是中国志愿军司令员,但他说:我可不算志愿军

    2025-06-19
    图片
    02:52
  • 中国革命有四大红色圣地,包括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
    毛主席的儿子儿媳毛岸青、邵华,曾经对这四个地方有过非常形象的比喻,是这样说的: 井冈山是一杯酒,浓烈却难以让人承受; 瑞金是一杯咖啡,提神却苦口异常; 延安是一杯茶,清淡而又芳香; 西柏坡是一杯运动饮料,爽口又给人以力量。 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当然是有道理的。 先看井冈山,毛主席当年率领部队登上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是有破天荒的开创意义的,因为之前中央一直在号召攻打大城市,即使失败了也要屡败屡战,但毛主席却带着部队离开了大城市,去建立农村根据地,这不就是一杯“烈酒”吗?让很多人都难以承受。 到了瑞金时期,中央已经认可了毛主席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做法,并以瑞金为首都,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像一杯咖啡,对当时的革命有着提神的作用。 但是,以王明、博古为首的中央,还是盲目学习苏联的成功经验,完全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结果让革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苦口异常”。 到了延安后,中国革命才迎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期,经过八年抗战,让革命的种地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就像一杯茶一样,“清淡而又芳香”。 等到了西柏坡,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先后打响了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人民军队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不就是一杯运动饮料吗,“爽口又给人以力量”! 可见,毛岸青和邵华总结得确实是很形象的,您觉得呢? 参考资料:《我们的父亲毛泽东》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