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图讲记2: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
今天我们要讲的中药是黄芪。
黄芪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补气中药,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补气中药。独特在哪里呢?独特在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叫做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方子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和当归组成,其中,黄芪是这个方子的君药。虽然方名叫做“补中益气”,似乎只是治疗脾土疾病。但是呢,细数这个方子的功效就会发现,它除了补中益气之外,还能升阳举陷。
换句话说,它是既能补中益气,又能升阳举陷的一首方。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补中益气汤的功效特点,也道出了作为君药的黄芪的功效特点。如果用五行属性来表达,就是土中木;如果用主导药味来表达,就是甘辛兼有。
甘能补脾,所以补中益气;辛能补肝,所以升阳举陷 。
黄芪(图源网络)
黄芪的功效很多,黄芪的临床应用也很多,是不是都符合甘辛兼有的作用呢?我们接下来进行逐一的分析。
其一,辛味属于木的补味,对应的四气是温性。甘味属于土的部位,对应的四气是平性。辛甘相结合,依然是以温性为主。而黄芪恰恰是一个温性中药,所以,辛甘之味与温性是匹配的。
其二,《中国药典》对黄芪的功效记载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在这个功能主治里,有很多甘味的作用。例如,甘味补脾,所以能够补气,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等。甘味泻肾,所以能够利水消肿,治疗气虚水肿。甘味缓肝,所以能够行滞通痹,治疗半身不遂、痹痛麻木。
同样,在这个功能主治里,也有很多辛味的作用。例如,辛味补肝,所以能够升阳,治疗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补肝的辛味还具有行滞通痹之功,所以黄芪治疗半身不遂和痹痛麻木,不是单纯的甘味作用,而是辛甘兼有的补肝兼有缓肝的作用。
又如,辛味散肺,所以能够解表止汗,治疗表虚自汗。大家注意,相比于固表止汗,我们更倾向于用解表止汗,来表述黄芪的功效。为什么呢?因为固表这件事,理论上不是辛味的作用,辛味的作用是发散,那就是解表,而不是固表。
也许有朋友会问,金老师,既然是解表发散,怎么能止汗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区分不同的汗证。表虚不固所致的汗证,大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表虚不收敛,这种情况,一定是要用酸味收敛为主的。另一种是由于表虚不固而引起风邪侵入,有邪气停留在肌表而造成出汗,这种情况,是需要先散邪,散邪之后,邪去汗止。
由于黄芪兼有辛味,具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应该是解表止汗。
所以,出汗代表了肌表的正邪相争,我们感冒的时候就会出汗,只有帮助机体把邪气赶走,恢复肌表的能量交换平衡,出汗才会停止。这种治疗出汗的方法,就是解表止汗。不仅黄芪是解表止汗,桂枝汤治疗汗出,也是解表止汗。
只不过,桂枝汤是辛酸同用的,是散邪为主、敛营为辅的止汗。
当然,黄芪在解表的同时也有补气的作用,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解表益气止汗。
汗出(图源网络)
其三,黄芪的现代功效里,还有一些与辛甘药味似无关联的功效,例如生津养血,治疗内热消渴和血虚萎黄;又如敛疮生肌,治疗疮疡久溃不敛。
关于这些功效,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治疗方。
含有黄芪治疗疮痈的方子,第一个是透脓散,由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等配伍,辛味药联用,治疗脓成不溃。第二个是十全大补汤,由黄芪、当归、人参、熟地、肉桂、白术等配伍,是辛甘苦联用,治疗气血不足所致的久不收口。第三个是保元汤,由黄芪、人参、肉桂、炙甘草等配伍,也是甘辛联用,治疗气虚塌陷的小儿痘疹。
所以,黄芪敛疮生肌的功效,其实还是与其补气行散的作用密不可分的,而这个作用,恰恰也是甘味和辛味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痘疹血分热盛、表实邪盛、阴虚阳亢等证,一律不建议用黄芪。
而黄芪治疗消渴的代表方,是黄芪与瓜蒌、麦冬、地黄、甘草、茯神等配伍的黄芪汤。显然,黄芪在这个方子里发挥的是补气的作用,而滋阴生津是麦冬、地黄等中药功效的体现。而黄芪治疗血虚的代表方,是黄芪与当归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同样,黄芪在这个方子里发挥的也是补气的作用,而补血是当归功效的体现,两者配伍,才有了气足则血旺。
所以,单独黄芪可能并不具有生津养血的作用,只有与其他滋阴中药或补血中药配伍后,加上补气的黄芪,全方才具有了益气生津养血的作用。
最后,甘辛兼有的中药,既可以是木中土,也可以是土中木。为什么要把黄芪定义为土中木呢?其实,主要还是考虑黄芪是一个补气药这样的基本功效定位,相信大家可以理解。
好,我们把黄芪的五行属性信息列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