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影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国内热播,这部作品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剧中的许多经典情节,也被人们口耳相传。
就在剧中,侯亮平几度与高小琴等人唱起了京剧,受到这部热播剧的影响,这部在影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京剧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它就是著名京剧《沙家浜》中的片段,这部戏剧的原型,便是江南抗日义勇军留在阳澄湖一带的36个伤员。他们历经坎坷,只活下来了25人,却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壮大,最终发展成了一个旅。
1939年9月下旬,新四军决定将其主力部队江南抗日义勇军撤到西边,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前身是活跃在苏南各地的游击队。
苏南地区沦陷后,大量抗日武装转入到敌后,新四军敏锐发现了这个机遇,在陈毅的推动下,由何克希、吕平等人经过各方联络组织,成功收编大大小小的抗日武装。
最终江南抗日义勇军成立,这支部队很快就进入淞沪一带作战,一度发展到5000多人。可这支抗日武装迅速遭到敌人的重兵围剿,多次受到重创,到了1939年,斗争的形势更加严峻。
除了要与日军作战,新四军也面临着国民党的威胁,考虑到之前皖南事变留下的教训,新四军决定撤走主力。
然而在下达西撤命令的时候,有一批伤病员没有跟着部队一起离开,他们被安排到了阳澄湖畔疏散养伤,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后方医院,他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沙家浜的芦苇荡中。
大部队已经离开,留在这里的伤兵处境十分危险,许多人离开了这里,前往寻找自己的部队,他们中不少人都在路上牺牲,还有很多人没能逃过敌人的搜捕。
最终这里就只剩下了36人,他们在刘飞的组织下集合到了一起,成立了一个伤兵小队。刘飞当时正担任义勇军第二路军政治部主任,他在之前的战斗中负伤,不得不留下来休养。
为拯救大家,刘飞与第五路军参谋长夏光等人将大家组织到一起,开始利用芦苇荡与敌人周旋。敌人一直在周边地区搜捕新四军的伤兵,几次深入芦苇荡,后来又发起了多次扫荡。
留守在这里的36人处境极为危险,除了刘飞与警卫员有两把枪之外,其余人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他们只能尽量依靠地势,躲避敌人的搜捕。
一次在应对敌人的时候,恰好赶上湖水暴涨,一名战士不幸被激流冲走。大家并没有放弃,当地群众也为新四军伤员提供了巨大帮助,他们舍生忘死掩护这些伤员,有了群众的支持,刘飞等人成功在沙家浜的芦苇荡中活了下来。
1939年11月6日,以这些人为基础,破庙里成立了新“江南抗日义勇军”组织。由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黄烽任政治部副主任。
遗憾的是,由于斗争条件十分艰苦,不少战士受伤的情况下,又缺乏药品以及其他物资,因此10人在与敌人战斗的过程中,由于败血症等因素不幸牺牲。
最终这支小部队就只剩下了25人,可他们靠着与敌人一次次战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了一支精英小队。
经过了一段时期的蛰伏,大家恢复了元气,在刘飞、夏光等人的带领下,他们一面发展队伍,一面趁机打击日伪军。就这样,部队慢慢又发展壮大,重新拉出了一支实力不俗的抗日武装。
时机成熟后,这支部队走出了芦苇荡,重返抗日战场。组织上一直在寻找这批伤员,虽然期间经历不少坎坷,但这支部队还是顺利与新四军大部队会师。
得知了他们这段传奇的经历,大家都对这些勇士感到非常敬佩。
根据统计,这支部队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从25个人发展到了两三千人,正是这支突然出现的抗日大军,成功打乱了日军在苏南一带的部署。
敌人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居然凭空出来了一支抗日大军。尽管敌军立即组织兵力围剿,但都没有成功,这支队伍还在战斗中继续成长。
1941年2月,部队改编为新四军6师18旅,后来它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旅之杰”。
从芦苇荡走出来后,他们先后经历了抗战、解放战争,为了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的事迹,引起了诸多红色文艺工作者的注意,于是在诸多艺术家的创作下,以这些英雄的真实事迹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名剧《沙家浜》出现在大众面前。
实际上,这些勇士奋斗的真实历史,远比改编戏剧体现得要更加传奇曲折。
2016年6月,36人中最后一位吴志勤因病去世,他的骨灰被安放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西侧的“忠魂”伤病员墓地,曾经生死共患难的亲密战友们,又魂归一处,共同守护这片红色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