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邹靓涛
《水浒传》用两个人的故事,讲述被人欺负了可以怎么办。
一
第一个是武松。
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被人欺负了,武大郎勇敢地上门捉奸,结果很快死于非命。然而一般群众根本不同情武大郎,没本事还要上那都是蠢死的。
武松能打死老虎,所以他被人欺负,可以动手反击,群众是认可的。
武松发现哥哥被人害死,第一反应还是老实讲道理到官府报案的,直到官府贪赃枉法徇私不顾才亲自动手。
武松组建了一个私人小法庭,从物证人证到被告口供一应俱全,这才拔刀相见。群众读到这里多半是痛快的,这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报仇雪恨斩恶锄奸。
武松因此被刺配了孟州牢城。在孟州武松因为堕入了黑吃黑的快活林之争,再次被欺负了。这次欺负他的人高级许多,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有高官有恶霸,欺负的手段也高级很多,有刑狱有暗杀。
武松能怎么办,还是拔刀相见。在飞云浦,武松杀了四个人,还不解气,“提著朴刀踌躇了半晌,一个念头,竟奔回孟州城里来。“
正是这个念头,武松开启了无差别杀人的复仇之路,也开启了后半生的亡命天涯之路。
有人说武松在鸳鸯楼连杀十五人惨无人性,的确,这一刻流淌在武松身上的确实不是人性,而是被环境逼疯了的兽性。
要知道武松是个实实在在的底层百姓。没人知道他父母是谁,只知道他有一个倍受欺负的侏儒哥哥,如果不是武松的拳头保护,这个傻哥哥大概也没有捉奸的勇气。
要知道武松并没有太多的道德观念,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施恩请他吃肉喝酒,他就帮施恩打架,孙二娘没有把他做成包子,他也不管十字坡干的勾当是多么的伤天害理。
要知道武松其实非常敬重官府认可权威。阳谷县令封他个都头,他能感恩戴德勤恳打卯;老管营让他跟施恩结拜,他能受宠若惊恭敬从命;张都监要把养娘许配给他,他能喜不自胜夜不能寐。
然而,偏偏被人欺负的时候,他所相信的所期待的,伤害他最深。他只能拔出自己的刀。
拔刀意味着两败俱伤,意味着彻底决裂,意味着人生的不归路。
二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拔刀的。
《水浒传》还讲了另一个人的故事,关于忍让的故事。
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不是总教头,但也得到太尉“大请大受“,平时能聊宝刀利器。父亲是林提辖,鲁提辖年幼时曾见识过;岳父是张教头,妻子貌美得惊动官二代;收入不错,平时没事在街上闲逛吃酒,买把刀就能拿出一千贯。
怎么说,这个起点都比武松高太多。
我们能理解,现实中这种人并不容易被欺负。就算被欺负了,虽然也会发怒,但不会轻易发作,不会超越底线,他们能为了生活和前程,忍一时风平浪静,忍一世岁月静好。
于是,当老婆被人当街调戏,见到对方是顶头上司的儿子高衙内,教头千斤重的拳头也不好意思地“手软”了。
当知道陆谦设局,高衙内再度意图窃玉偷香,林冲还是忍了,假装追不上高衙内,只把陆谦家“打得粉碎”,再拿着尖刀满大街叫嚣要杀陆谦——泄口怨气。理智还不允许他为了一时之气而杀人犯法。
再接着高太尉亲自设局,林教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既然是太尉出手,官府也指望不上了,林冲干脆说服自己一忍到底,临行之际:
“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不是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么,那这老婆我不要就是了,嫁给别人还是嫁给你我都不管了,别再欺负我了,行吗?
不过高衙内就是欺负你了,怎么着?刺配路上,防送公人下手谋杀,林冲逆来顺受,临死还苦苦哀求,若不是鲁智深从天而降,林教头就成死教头了。
可就算到这步田地,林冲还是忍了,他还在期望着“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的那天。
到了牢城营,高太尉的爪牙们再接再厉再布一个局,火烧草料场,不是烧死也是死罪。真是不死不足以慰太尉护犊之心啊。
这一回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拔刀出鞘,以林冲的能力,轻松解决了三个对手。
这就是林教头的风雪山神庙,和武松的大闹飞云浦一样,都是他们人生的至暗时刻。一个人如果被无休止地欺负到极点,能怎么办?无论是忍耐还是反击,都会到这一步。不同的仅仅在于,武松脑子里有了“一个念头“,而林冲还在想着”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三
一个是反击反击再反击,一个是忍让忍让再忍让。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水浒传》里关于武松和林冲的故事完全是反着写的。无论是打虎的都头还是祖传的教头,都免不了被人欺负。
这是一部个人命运的抗争史,然而他们几乎都没有选择命运的机会。
除非武松放弃报仇,否则他只能亲自拔刀,只能上孟州道;他不能不成为施恩的打手,否则孟州牢城的各种死法他都可以尝试一遍;后面他也不可能避开张都监的陷阱,因为一切都是蓄意的。
除非林冲娘子从了高衙内,否则林冲早晚都会堕入高太尉的阴谋,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不死在刺配牢城的路上,就死在刺配的牢城里。
忍耐是行不通的,坏人会刷新你对人性恶的认知;反击是有风险的,打输了死得难看,打赢了也活得难看。
在没有法治的时空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漫漫人生路,最值得期待的恐怕只剩从天而降的大侠了。
人们都说鲁智深是真正的大侠。
的确,他惩凶除恶时从来不问对手多强大,镇关西不问,小霸王也不问,野猪林去得,华州府也去得。他仗义助人时总是胆大心细,救助金老父女要等到他们走远了才放心,救助刘太公父女非要逼迫小霸王周通发誓不再上门骚扰。
但这样的大侠,有且仅有一个,这样的壮举,有也只有几回。何况众所周知,大侠总是活在传说里。如何是好呢?
《水浒传》在开头不动声色地讲了一个王进的故事。当预感到高俅即将迫害他的时候,王进没有任何期盼和犹豫,果断放弃了教头的职位,远走他乡,全身避祸。
不立危墙,不坐垂堂,这大概是聪明人唯一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