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讲八国联军侵华这段里,讲到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派人议和,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那么当年八国联军为何不一鼓作气,追击慈禧,干脆直接灭了慈禧,重新扶植听命于自己的傀儡呢?
实际上,八国联军在攻陷北京后并没有消停下来,更不能说八国联军就彻底没有想过追击慈禧。8月14日,北京沦陷,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及一干宫人大臣仓皇西逃。一个月后,联军最高统帅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才匆匆抵达大沽。瓦德西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绕了大半个地球来到中国,怎么可能眼睁睁看到自己刚到战争就结束呢?而且这一下子可以指挥八个国家的军队,这种耍威风的舞台可不能轻易丢失。
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
瓦德西刚到就提出了向南攻占保定的计划。俄国第一个不干了,俄国已经占领基本占领东三省全境了,就等着跟清政府议和,把这些利益固定下来,对占领直隶根本没有兴趣。第二个不干的是美国,美国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没有势力范围,秉持“门户开放”的宗旨,希望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所以在惩罚清政府后,根本就不想继续战争。日本也不愿意在直隶继续战争,日本一方面想扩大在浙江和江西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对于俄国占领东三省抱有戒心,想着赶紧占领朝鲜半岛。
八国联军中的德军
另外,由于奥匈参战人数太少,就五十来个人,除了保护使馆实际也没多大用。于是八国联军成了德、英、法、意四国联军。10月12日,四国联军兵集结一万多人兵分两路直取保定。保定地方官接到议和大臣“以礼相待”的训令,让城于联军。11月,联军向北占领张家口。在直隶基本被联军攻陷后,瓦德西提出进攻山西,给予清政府更多的军事压力。由此,联军进一步分裂,俄、美、日三国继续反对进攻山西,这时候英国、意大利也认为不把战事扩大到直隶以外,反对此项提议,并把军队从保定撤回北京。由于山西有不少法国天主教徒,这次八国联军的由头又和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相关,这样四国联军就变成了两国联军。
进犯山西最重要的一条通道就是获鹿—娘子关一线,打通这条线,就可以直捣太原,进而掌控山西全境。11月12日,法军先头部队占领获鹿,山西震动。清廷立刻加强了对井陉的防御,大同镇总兵刘光才万约人据守东天门。法军看清军有防备,于是暂时停止了进攻,双方约定,法军以获鹿为界,清军以东天门为界,互勿越界。但实际上法军等待休整后,伺机进攻。
议和大臣李鸿章
李鸿章痛斥瓦德西
12月10日,法军获悉清军正在修筑东天门战壕,立刻开炮轰击清军阵地。清军中营帮办刘世金下令不准还击。但下层清军忍无可忍,仍然有人发了三炮还击,炸死法军三人,法军见清军防守严密,下令撤退。1901年1月28日,法国军官欧贝率领一百余法军,四门大炮三攻东天门。但此次只炸死清军1人,法军伤亡数十人,仓皇撤退。
联军见清廷在东天门的防御工事逐渐成型,很难攻克,在军事行动不奏效的情况下,联军给清廷施加外交压力,要求清军退守山西境内,联军承诺决不过井陉。清廷乞和心切,撤办山西巡抚锡良,刘光才无奈奉命退守娘子关。
娘子关为入晋要道所在
入晋要道娘子关
瓦德西见逼迫清军退守山西并未满足,时刻想着攻入山西。4月23日,德法集结了15000人越过井陉,大举进攻山西门户娘子关,娘子关战役爆发。娘子关是晋冀咽喉要道,一旦失守,太原近在咫尺。娘子左边是高山,右边是河流,可谓天险,易守难攻。德军动用大炮轰击关卡,刘光才据险死守。根据刘光才《防堵晋东敌兵记》记载:
“此役敌兵被地雷轰毙者,一千八百余人,兵头多名,大受其创,惊惧异常。彼因失信,而又不敢明言,垂头丧气,即日退去。”
也就是战前刘光才在险要处埋设了地雷,重创敌军。这一战果在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清政府夸大其词。但依据2000年访华德国学者提供的材料,在1900年10月到1901年4月间,德军在中国死亡近3000人,其中近半是在进攻山西中损失的。也就是说,在娘子关战役当中,仅仅德军就可能被击毙1400人以上。目前这一结论尚在学术界的争论之中,尚未有定论。但后来的事实是明确的,刘光才接到清廷命令弃守娘子关,德法联军一度进入山西,但很快就撤出,并没有继续追击慈禧。无论联军在娘子关具体损失多少人,但娘子关战役多少让联军看到进入山西之难倒是事实。加上慈禧的乞和态度,列强之间的分歧,联军自然乐意在谈判桌上讹诈清政府一笔,彻底消灭慈禧政权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走向共和里,李鸿章痛斥瓦德西这一段,就已经揭示出为什么联军不追击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