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这位1835年出生于北京的叶赫那拉氏女子,可不是一般的妃子!

她是清朝咸丰皇帝的宠妃,更是同治、光绪两朝背后的“大佬”,手握重权,对清末的政治局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不过,那时候的清朝,真是一言难尽。

19世纪末,内忧外患,西方列强像饿狼一样盯着咱这块肥肉,时不时来咬一口。

国内呢,起义不断,老百姓的日子也特别苦。

不过,这时候洋务运动兴起了,清朝也开始学着西方搞点先进技术,想自救一把。

于是,电灯就成了咱们的新鲜玩意儿。

19世纪70年代,英国佬把电灯带到了中国。但那时候缺乏生产技术,成本又高,电灯还是个稀罕物。

普通老百姓没有一个人能用得起,只能凑合去看看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有个人对电灯那是真爱——李鸿章

他是洋务运动的大佬之一,看到电灯这种好东西,眼睛一亮,立马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搞推广。

慈禧太后呢,虽然对西方列强恨得牙痒痒,但人家先进的东西她还是愿意瞧瞧的。

特别是晚年时期,她对西方的技术和文化十分好奇,甚至有点接受的意思了。

最逗的是1888年,紫禁城里居然装上了电灯!这可是大新闻,电灯正式走进了宫廷生活。

你想啊,那时候的老百姓还在点油灯呢,而人家慈禧太后已经用上电灯了。

听说电灯要在慈禧太后面前展示,宫里的人都好奇得不行,都想看看这电灯到底有多神奇。

终于,电灯亮了,整个宫殿一下子就亮堂了起来,跟大白天似的。

在场的人都看呆了,慈禧太后更是惊讶得不行,她张了张嘴,喊出了两个字:“茄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字,简单又好玩儿,一下子就传开了。

现在,咱们拍照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喊一句“茄子”。这句话,无意中融入了中国人的“口头禅”文化。

不过啊,虽然电灯在慈禧面前亮了一把,但在清朝宫廷里,它可没那么容易普及。

慈禧太后虽然觉得电灯挺好玩的,但也没急着在宫里推广。

一来技术有限,二来成本也高,所以电灯在宫里,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那么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电灯在民间的发展就更慢了。一直到20世纪初,电灯才慢慢在咱们老百姓家里普及开来。

这也得亏了清朝末期电力工业的发展,不然咱们还得多摸黑几年呢。

电灯虽然只是个小物件,但也反映了清朝对西方新技术的态度——从最初的惊讶、好奇,到后来的接受、融合,这个过程可不简单。

所以,咱们现在看到电灯、手机、电脑这些高科技产品,可得好好珍惜。

想想慈禧太后那时候,看到个电灯都不可思议,觉得是茄子在发光。

相比之下,咱们现在的生活,可真是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