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这句令人感到无比熟悉又心潮澎湃的歌词出自八路军的军歌。如果你看过电视剧《亮剑》,那一定对它不陌生。

近些年以来,随着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大火,网上关于八路军与新四军的讨论也开始多了起来。人们在讨论先辈们的革命故事时,总会忍不住将目光放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

比如在八路军的战斗序列里,“独立团”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八路军如何反击敌人的扫荡?再比如八路军的服装为什么看上去怪怪的?

很多人在抗战剧的时候一定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八路军为什么要在灰色的军帽上加两个小小的扣子呢?这到底是出于战斗时的实际考量还是仅仅为了区分身份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开始讲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让战士们“穿新衣”

1927年,随着我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我们党的斗争形势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当中国共产党人拥有了自己的军队之后,一个问题也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在战场上如何区分敌我呢?

起初,在我们党领导南昌起义的时候大家就一起想了一个“临时解决方案”,大家可以穿着旧军阀部队的军装,但是参加起义的部队都必须在脖子上围上一根红领巾,以此来区分敌我双方的人马。

后来,随着革命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这样简单明了的区分方式显然已经不合适了。于是中央提出要兴办一个我们党直接领导的被服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无比残酷的。在革命运动的初期,我们党几乎是处于一穷二白的地步,别说办被服厂需要不小的开支,就是普通战士们每个月都军饷我们党的财政部门都时常捉襟见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先将军服的生产任务外包给根据地里的各种裁缝铺服装店

这些店铺的老板通常也与红军走得很近,受到了红军和革命政府的照顾,因此他们也非常乐意接下这个差事。

由于后来红军部队的人数激增,各地的裁缝师傅们往往忙得不可开交。很多参加革命的青年都是底层老百姓,他们来参加革命最初的想法也只是为了吃饱穿暖。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带头向大家拍着胸脯保证:“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让每一个同志都穿上新军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