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隆重举行,每一位被授予军衔的英雄,无一不是从血与火中走来,他们九死一生,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在这之中,有一位开国将军尤为特殊,他既非历经长征的红军战士,也非在抗日战场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八路军将领。

可毛主席却坚持为之授衔,而他便是无军队级别将军——乌兰夫。

那么,乌兰夫做了什么,能让中央打破常规为之授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兰夫

“草原抗日第一枪”

对于乌兰夫来说,他的这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李大钊。乌兰夫是内蒙人,早在小学期间,他就曾阅读过李大钊的文章。

尤其是进入到北平蒙藏学校读书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就更深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革命引路人——李大钊。

李大钊不仅在校内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还时常与乌兰夫等青年学子促膝长谈,深刻剖析蒙古族遭受压迫的根源,为乌兰夫等人指明前进的方向。

正是那次深入的交谈,让乌兰夫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他意识到,只有李大钊口中所述的政党,才能成为拯救蒙古族人民的希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乌兰夫开始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之中,他创办革命刊物,组织参与反帝爱国斗争,为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乌兰夫等人被选送到前往苏联留学时,李大钊说:

“你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保持清醒的头脑,稳定立场,祖国和蒙古族都在期待着你们,我祝你们满载而归!”

在李大钊的激励下,乌兰夫不再徘徊于“漫漫长夜”,他的政治觉悟日益成熟,为日后投身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各区相继沦陷,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领土上大肆侵占,同时,也加紧了对内蒙地区亲日派的策动和扶持。

此时,苏尼特旗扎萨克亲王德王,却背叛了祖国和人民,做起了“成吉思汗第二”的美梦。

他宣称要建立“大蒙古帝国”,要“高度自治”,企图借助日本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党中央得知此事后,立刻派出了乌兰夫前去做德王的思想工作。乌兰夫义正言辞地告诉德王:

“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何要对侵略我们国家的日本人唯命是从?自己国家的事情,理应自己解决,自己说了算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德王却对乌兰夫的劝说嗤之以鼻,他满脸嘲讽地回答道:

“日本给我们钱,还给我们武器,为什么不能投靠日本?我们蒙古只有靠日本才能自治!”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尽管乌兰夫极力劝说,但德王早已被日本侵略者洗脑,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大蒙古帝国”之梦。

他坚持要投靠日本人,以实现自己的野心。乌兰夫终于明白过来,德王这是想利用手中的权力,再加上日本的扶持,在蒙古当个“土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兰夫见状,也不再与之多费口舌,他开始转而谋求军事暴动。他不断地去做进步青年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

同时,他还将德王卖国求荣、欲投靠日本的行径印成传单大肆散发,广大民兵的爱国之心被彻底点燃。

终于,在1936年2月21日这一天,百灵庙暴动爆发了。乌兰夫、云继先等人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组织暴动,打响了内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毛主席将这场暴动称之为“草原抗日第一枪”,他还亲自会见了乌兰夫,并赠送了他一把马牌小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支部队,也被改编为了新三师,完全是参照八路军的模式进行整顿和训练的,因此也被称为“不穿军装的八路军”

乌兰夫:“单刀赴会”救内蒙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胜利的喜庆氛围里,但内蒙古地区的政治形势却并不乐观。

日本宣布投降后,人民政权尚未建立,各势力蠢蠢欲动,妄图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伪警、土匪横行霸道,肆意欺压当地百姓。

国民党反动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抢占地盘的良机,他们迅速派遣特务,收买贵族,企图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一些曾在伪蒙疆、伪满政府任职的官僚政客也趁机而起,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打着民族自治的幌子,掀起了一股内蒙古“独立”、“内外蒙合并”的逆流,甚至公然成立了所谓的“临时政府”。

这股逆流无疑是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极大威胁,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派出了东蒙工作团前往开展政治工作。

不过由于蒙古地区的形势较为复杂,且长期的民族隔阂,导致工作迟迟未能有丝毫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乌兰夫临危受命,被派往内蒙古地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毕竟乌兰夫有着丰富的民族工作经验,他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人选。

为了避免引起对方的警觉和反感,乌兰夫决定不带军队前往,而是仅挑选了几名蒙古族的干部一同前往,当乌兰夫抵达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为之震惊。

只见这个所谓的“临时政府”不仅挂起了所谓的“国旗”,嘴里还不时地哼唱着“国歌”,就连工作人员也好似在“办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做戏做得如此全套,以至于旁人如果不仔细分辨,还真有可能被他们的假象所迷惑。

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乌兰夫和同伴们连夜分析局势,研讨对策。他们一致认为,要想彻底摧毁这个“临时政府”,就必须先“挖断”它的根基,再“斩断”它的腰杆。

于是,乌兰夫开始着手“分化”这个所谓的“临时政府”。他首先去争取那些在“政府”中任职的青年人和开明人士。

这些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有人曾留学海外,他们心中怀揣着民族大义,只是因为对共产党的了解不够深入,再加上受到了某些势力的蛊惑,才走上了这条错误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兰夫便以此为切入点,耐心地同他们讲述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使他们逐渐认清了当下的“独立”并不是真正的独立,而是在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

在乌兰夫的耐心劝说下,这些青年才俊终于意识到自己原来被蒙骗利用了。他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后,又主动地去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

乌兰夫还争取到了一批蒙古族上层人士的支持和转变。这是他的第一步——先改选,缓和矛盾。

有了这个基础后,乌兰夫又只身前往苏蒙联军的驻地,决心要搞垮“临时政府”的“黑后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兰夫用一口流利的俄语与苏蒙联军将领进行激烈的交锋。一连三天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不下。到了第四天,乌兰夫不再与之多费口舌,他厉声说道:

“我此番前来是代表着中共中央与你谈话的。如果你能代表苏共中央的话,那你就把你的名字及部队番号签上吧!我会将此事禀告给我的中央!”

那位苏蒙联军将领一听乌兰夫的话,顿时感到事态不妙。他的语气也软了下来,当即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再干涉中国的内政了。

掌握了政治力量并扫清了障碍后,乌兰夫认为条件已经成熟。他立即召开了会议并当选为“临时政府”的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他将“政府”迁至张北县——晋察冀边区政府的所在地,并将名称更改为“内蒙古自治政府”,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

乌兰夫在刚加入共产党时,就曾写下“胸怀救国志,肩负民族托”的铮铮誓言。

这不是空口白字,而是他一生矢志不渝的信仰与追求,他始终坚守着国家和民族,坚守着心中的信仰,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乌兰夫虽并未像其他将领那般在一线战场浴血奋战,但他在另一个“战场”上,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党中央在评定军衔时,打破了常规,授予了乌兰夫上将军衔。这不正是对乌兰夫贡献的认可吗?

乌兰夫虽无军队级别,更不是师级以上的将才,但他在民族解放上的成就,无疑配得上上将军衔这一殊荣,上将军衔对他而言,实至名归,毫无争议。

三千孤儿入内蒙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当时,像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孤儿院,有近三千名无辜孩童因食物短缺而命悬一线。

周总理心急如焚,万般无奈之下,他将目光投向了乌兰夫,实际上,内蒙古的形式也不容乐观,但乌兰夫还是四处奔波,筹集到了数千罐珍贵的奶粉,送往了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兰夫明白,这个方法显然不是长远之计,在与众人商讨过后,乌兰夫决定将这批孤儿接往内蒙古。

周总理对此表示了全力支持,乌兰夫则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干部们做好万全准备,并下达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指示。

从南方到内蒙古,千里迢迢,气候迥异,别说一个小孩子,就连大人都有可能会出现不适。

孩子们体弱,发烧、腹泻等健康问题接踵而至,但乌兰夫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切,安排了专人负责孩子们的护理工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每个接待员手头至少是三四个孩子,但即使是熬红了眼,工作人员们也从不言苦喊累,一直悉心照料。

内蒙古的牧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更是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驾着马车、骑着骏马,只为领养这些“国家的孩子”。

有的家庭甚至一口气领养了六个孩子,对他们来说,这些孩子就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孩子们最真挚的关爱与呵护。

而“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也被搬上了荧幕,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像电视剧《国家孩子》、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等都是讲述的这一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乌兰夫的一生,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一生,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他时刻挂念着人民的疾苦与福祉。

他的一生,是对信仰的坚守,是对使命的践行,是对国家和民族深沉而坚定的爱与责任的最好诠释。

参考资料
乌兰夫:民族团结统一的典范. 学习时报-人民网
浅谈乌兰夫的民族团结思想——以妥善安置三千孤儿为例. 知音励志
乌兰夫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紫光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