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下参战双方的情况,然后再从多个维度去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尽量客观地描述事情。当时参与战争的八国联军,虽然说是八个国家组成的,但其实真正有实力的也就是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和美国参战的士兵数量达到数千上万人,其他国家也就只派了数百人象征性的。而中国实际参战的也就是守卫京畿重地的若干部队,数量远远达不到11万人,满打满算最多也就数万人而已,其中含有的一部分军队当时使用的还是比较陈旧落后的武器,并没有装备新式的武器弹药。而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人的数量多少和武器装备的精良来决定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国联军登陆

八国联军的情况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侵入清朝的主要由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的八国联合军队。他们的数量不一,人数最多的是日军,8000人;第二是俄军,4800人;第三是英军3000人;第四是美军,2100人;第五是法军,800人;第六是奥地利军,58人;第七是意大利军,53人。当时,还有7000名德军在海上,来不及上陆。真正作战的只有这18811人。

这些军队都是受过近代军事思想训练的军队,不管是使用的武器还是军事素养都远远高于当时的清军。虽然当时的清军在和列强们的战争中发现了自己军事方面的诸多问题,也向西方国家采购了一批先进的武器弹药,以及有计划地对部分旧军队进行训练,但是效果依然不大。一方面是因为旧式军队的数量太多,不只是数量庞大的绿营兵还有很大一部分八旗兵,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清政府对这些旧式军队进行改革和训练。另一方面,当时的清政府只从武器装备方面对旧式军队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但最主要的近代军事思想和教育却没有学,也没有进行改,毕竟当时封建的思想还是很浓厚,朝廷的政局主要由守旧派官员控制着,他们非常反感引进西方的东西对原来的事物进行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旧时的清军是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的。

所以在八国联军在登陆后,一路势如破竹,只在天津和清军好好地打了一仗。当时天津的主要守卫军队是防御京畿地区的武卫前军,它由聂士成的武毅军改编而成,共有16000人,装备有克虏伯75毫米火炮16门,旧式克虏伯60毫米火炮32门,格鲁森57毫米山炮32门,另有37毫米快炮、87毫米野炮和马克沁机枪若干。但是在八国联军的攻击下,聂世成部还是被击败了,聂世成自己也战死沙场。最终在1900年8月14日侵占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军士兵抓获的义和团成员

清廷的情况

清廷在和八国联军的交战中,战、和两端,一方面要抵抗八国联军的进攻,一方面想要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二者之间摇摆,也丧失了有利的时机。

当八国联军开始大举进攻北京时,面对联军的进攻,慈禧集团,既没有认真的防御部署,也没有积极应对之策,且在军事上指挥无方,对抵抗充满幻想又摇摆不定,最终导致了战败出逃的结果,事后被迫和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军军官合影

综上所述,八国联军入侵时装备精良的清军在武器装备以及军事素养都相差极大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