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方文坛》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主办,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召开。以下是“第八单元:烟火城市”的主要内容。
王永平主编主持
第八单元的主旨发言由《社会科学战线》主编王永平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徐锦江研究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锦江以城市化的上海实践为样本,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的文化性生产,探讨前四十年高歌猛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成就与得失,重点从文化上论述形体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辅相成的发展观如何造就了当下的城市建成环境,并强调“烟火气”所表征的人文主义应该成为回归城市本质一个重要方向。
邹诗鹏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教授邹诗鹏从城市内性(Inttra-urbanity)的概念、表现、重要性等方面深入探讨城市内性与都市文明的关系。他指出,“城市内性”是指城市在空间、资源、资本、技术、权力、人口等城市要素方面的聚焦及其形成的城市的内在性、内聚性及其内生性,城市内性的实质是都市内性。他强调,一座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过程,其文脉的传承以及都市精神的再造,直接决定着都市品质。理想的样态是城市内性在先,城市扩展及其城市际性的形成在后,因而,在城市扩张及其城市际性显化的当下,城市内性的培植显得异常重要。
陈能军研究员发言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陈能军以深圳为例,探讨数字文明对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数字文明是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文明新形态,城市文明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底蕴,也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最重要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力支撑。因此,城市作为文明的容器,更要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的文明形态的发展趋势谋求高质量发展。
赵涛研究员发言
江海学刊杂志社社长、主编、研究员赵涛基于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的城市发展需要进行哲学层面的反思。第一,从对域外理论的简单搬用转向关注丰富多彩的中国现实,直面社会转型中突出的城市化问题,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哲学话语体系;第二,从过分偏重对历史的线性梳理转向未来之思,强化城市哲学研究的危机意识和前瞻眼光,提升中国城市哲学研究的预见性与干预现实的能力;第三,从凌空高蹈的自言自语转向与城市规划、空间设计部门的广泛对话,打通理论之思与实践之行的任督二脉,知行合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军教授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军认为以空间本体论转向为路径,空间研究、后现代地理学以及城市文化研究,普遍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存在论的内在结合。他指出,“空间转向”的重要发展在于,通过重新发掘“空间”“地方”“场所”“身体”“家园”“气氛”“梦想”的革命性,将“作为存在的场所”转化为空间构造的诗学和政治经济学。空间将人的思想、回忆和梦想融于一体,从现象学的角度揭示人、自然、建筑、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探索想象的存在的丰富性。他强调,源于地方诗性构造之现象学沉思,当代空间研究在传统城市研究之“神性”“权力”和“人性”三重维度之外,还原空间的批判与重塑作用,拓展了以生活世界为根基的城市哲学范式。
郑崇选研究员评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研究员郑崇选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指出,“烟火城市”主题体现出跨学科需求和学术话语的内在融通,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关注个体的需求、尊严和价值,讨论如何建设真正的人民城市,同时也可以与国家政策话语形成有力勾连。徐锦江认为烟火气是城市本质的人文主义回归,充满人文主义情怀。邹诗鹏提出城市内性概念,是对既有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很好的补充。陈能军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文明,具有前瞻性,数字文明如何真正以人为本,还有很大思考空间。赵涛提出的中国城市哲学研究应该开启的三大转向,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实践融入城市学理性研究提供了启发。朱军将空间理论和现象学很好地结合,激活了空间研究的人文主义向度回归。
(本文由孙冠豪、程功、杨翼然、梅晶哲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