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亮剑》中有这样一段剧情,日军的山崎大队在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扫荡时,孤军深入,到了根据地的腹地。
于是八路军指挥部决定吃掉这股孤军深入的日军大队,虽然八路军派出了数倍于敌的兵力进行围攻,但山崎大队据守险要地形,再配合装备上的优势和空中支援,硬是一次次打退了八路军的进攻。
影视剧中的山崎大队
眼看日军支援部队很快就要达到,指挥部只得换上“鬼点子”多的李云龙的独立团担任主攻任务。
李云龙先通过挖战壕来拉近两军距离,然后集中全团的手榴弹,向山崎大队阵地扔去,最后发起全团冲锋,一举歼灭了山崎大队,看得观众直呼过瘾。
关家垴战役: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场战役却是被彭德怀视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那就是
关家垴战斗。
1940年8月,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的“百团大战”让日军吃尽了苦头,恼羞成怒的日军指挥部决定对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
同年10月下旬,日军的冈崎大队约500人误打误撞,居然来到了八路军的黄崖洞兵工厂。该兵工厂是八路军当时最大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被朱德和彭德怀视为“掌上明珠”!
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当日军接近黄崖洞时,时任八路军军工部部长的刘鼎按事先定好的疏散方案,相关人员都及时撤离,生产设备也都埋好了,一点痕迹都留下。
虽然冈崎大队在这里转了半天,什么都没发现,但还是根据他们扫荡的“三光”原则(见人即杀,见屋即烧,见牲畜和粮食即抢或焚毁,水井用后则一律封埋或下毒),点火烧了厂房和在附近水井投毒。
这下可让彭老总忍不了,八路军的兵工厂岂容倭寇撒野,另一方面,彭老总也觉得八路军不但要会打游击,必要时,也得猛攻坚守,顽强拼杀,敢于啃硬骨头。
所以,彭老总一反之前避敌锋芒的方针,严令八路军各部吃掉冈崎大队。冈崎大队大队长见状,立即抢占了一处叫关家垴的制高点。
关家垴堪称天险,北靠悬崖,东西两边是陡坡,只有南边有一条小路可以上来。
关家垴遗址
我军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共集结八个主力团共计一万余人,虽然把日军冈崎大队围得如铁桶一般,但狭窄的地形却让我军发挥不出人数优势。
而日军却利用地形和老乡的窑洞迅速布置火力交叉,还挖了很多猫耳洞,占尽了地利。并且日军虽然人少,但是火力却不弱。
当时日军一个大队配有步枪500多支,轻机枪36挺,重机枪12挺,掷弹筒24支,日军一个大队的火力堪比咱们一个旅。
当时即使是八路军的主力团,也不能保证人手一条枪,而且拿到手的枪可能是前清的汉阳造一类的枪支。
而且在火炮方面,如果团里能有一门七、八手的迫击炮,那绝对是全团的宝贝,虽然炮弹很可能只有两发。
关家垴暴露了八路军火力不足的致命劣势:
由于关家垴道路狭窄,最窄的地方仅容单人通过,所以我军只能派出小股部队轮番强攻,结果伤亡巨大。
见强攻不是办法,769团的战士想到挖地道从内部突袭,结果一个连的战士冲上了关家垴顶部,但却被工事和窑洞里的日军机枪火力压制。
这个连的战士也像李云龙似的,想扔手榴弹,结果手榴弹全部溜进日军挖的斜坡防弹战壕里了。
影视剧中的山崎大队
经过两日的血战,在即将消灭最后的数十名日军时,因日军支援的大部队即将抵达,所以八路军被迫撤围。
据陈赓回忆,虽然我军击毙了冈崎大队长和400余名日军士兵,但八路军战士却也付出了阵亡千余人,伤千余人的惨痛代价。
在这一场血战中,日军的掷弹筒给彭老总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东西简直是指哪打哪,而且单兵就可以使用。
我军士兵一靠近就会有重大伤亡,哪怕躲在掩体里也没用,因为掷弹筒可以曲线投掷,这点要比手榴弹强太多了。
日军50毫米掷弹筒
彭老总深知,掷弹筒这一类武器上的硬差距,是光靠战斗意志所不能弥补的,所以战后彭老总给军工部部长刘鼎下了死命令:“敌人有掷弹筒我们也必须有!”
当刘鼎听说关家垴战况时,就知道八路军也必须有自己的掷弹筒。但彭老总的命令无疑还是带给了刘鼎巨大的压力。
因为当时八路军没有相关的兵工专家设计图纸、没有技术规格、没有原材料、更没有相关的工艺流程,可谓是除了刘鼎自己,其他啥也没有。
但这一切没能难住刘鼎,没有兵工专家就自己学,没有设计图纸就缴获日本人的50毫米掷弹筒参考,没有原材料就去拆日本人的铁轨铸炮。
就这样,刘鼎硬是从零到一,憋出了一张设计图,造出了两门样品。
虽然是仿制品,但是刘鼎的掷弹筒性能甚至要比原版好,日军的50毫米掷弹筒射程最大500米,而刘鼎研制的掷弹筒射程可达700米,并且刘鼎还在掷弹筒上加了自制瞄具,所以无论是在射程还是精度都碾压日本50毫米掷弹筒。
刘鼎晚年照片
从1940年下半年到1945年8月,刘鼎下辖的军工部各厂共计生产掷弹筒2500支,炮弹20万发,共装备近30个团。
此后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甚至可以与侵华日军光明正大地展开炮战而不落下风。
日本军队惊呼:“太行山来了外国专家帮八路军建了兵工厂!”于是我军的军事专家刘鼎就这样被日本人给硬生生“改了国籍”!
地雷战大师---刘鼎:
1941年是我党敌后抗日武装最为艰难的时刻,前一年,日寇为了报复百团大战,把前线部队调回来进行大扫荡,中国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
八路军战后清理损失,发现队伍缺人、缺枪、缺子弹,都什么都缺。所以在1941年初,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普遍设立炸弹制造厂”的指示,让各根据地自己造武器,自力更生。
刘鼎作为当时八路军的军工部长,对咱们有多少家底那是清清楚楚,虽然现在必须要发动群众的力量造武器,但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刘鼎向彭老总提出了一个建议:“抓大放小、难以分工。”即由军工部集中力量生产科技含量高的步枪、子弹、50毫米掷弹筒。
军分区主攻手榴弹生产,这个难度稍微小一些,每个军分区成立一个手榴弹厂,由军工部选派干部和技术骨干组织生产。
山东海阳人民正在造地雷
地方政府以县为单位,组织地雷生产,地雷这玩意儿简单实用,由军工部负责技术指导,在全区普及地雷制造,发动群众性的爆破运动,来一场人民地雷战教训教训这帮日寇。
彭老总听后非常高兴,连说:“好好好!”不仅采纳了刘鼎的建议,还以八路军总部的名义发出通知,在全太行山区开展人民爆破运动,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地雷战。
刘鼎之所以被称为“地雷战大师”,不仅因为他有远见,在那么多种武器中选择普及地雷,更因为他还会自己研发地雷,开创了划时代的地雷战术。
刘鼎亲自编写的地雷《地雷的制造和使用》、《各种地雷的触发装置法》两本地雷战秘籍,如果用武侠小说来比喻,其中一本是武功招式,教你造雷埋雷引爆地雷,另一本是内功心法,教你如何忽悠鬼子踩地雷。
其中忽悠鬼子踩地雷最精妙的,是超出时代的心理学,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工兵学校不会教,也教不会的。
同时,刘鼎还在太行山区的黄崖洞亲自开班授课,培训华北各村来的民兵队长,教大家地雷战的武功招式和内功心法。
黄崖洞自此成为了地雷战的黄埔军校,而刘鼎的雷神称号由此由来。
在此受训的学员们回到各根据地,也学着刘鼎开班办培训,手把手教大家造地雷、埋地雷,所以很快在华北各根据地,就掀起了“村村碾炸药,户户造地雷”的群众性运动。
据点里的日寇士兵
大家耳熟能详的地雷战就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电影剧情里,民兵队长赵虎就是县里参加集中培训,学会了地雷战的招式和心法,并运用所学的地雷战术,歼灭了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日寇开始知道买东西要“付钱”了:
那么问题来了,陷入了人民地雷战的日寇有什么变化吗?
笔者根据相关记载发现,最大的变化那就是日寇知道买东西要付钱了,如果还靠抢,自己的小命就不保了。
1944年,河北隆尧县一个普通村庄,村里的“维持会长”,也就是帮日寇跑腿的,有一天从日寇的据点回来后,见了熟人就嚷嚷:
“炮楼里断了大米、白面,小鬼子开始吃高粱米了。高粱米也不管饱,本田小队长要拿武器换吃的,一颗手榴弹换一只鸡,一把东洋刀换一袋粮食,我看小日本八成是秋后的蚂蚱,蹦弹不了几天了!”
肯定有人会好奇,日本人,当时是无恶不作的侵略者,买东西还会付钱?直接上手抢多方面啊!
要是在1940年或者1941年时确实日寇都是直接靠抢,但是1944年就不一样了,一方面经过长期战争的消耗,日本军队战斗力下降的厉害,而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因为有人民的支持反而越发强大,侵华日军此时已经可以说是强弩之末了。
八路军攻克日军据点
另一方面就是八路军的地雷战,算是彻底教会了日寇做人。
1941年,侵华日军华北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屡次想剿灭八路军的游击队都没成功,于是就想出了“网格化的高招”,日军到处挖深沟、高垒铁丝网,把村庄分割成一个个格子,然后在交通要道修炮楼,派重兵驻守,妄图困死、饿死抗日游击队。
但殊不知,以前各地民兵打地雷战时,由于道路四通八达,还不知道地雷埋哪里最有效果,自从有了炮楼、据点,目标一下就明确了,直接把地雷埋在日寇据点门口。
这下日寇的生活就难过了,从前还能去村里扫荡,顺便去偷只鸡,可是现在日寇只知道据点门口被埋了地雷,但埋在哪里了不清楚,只有等哪个倒霉的日本兵踩到了才知道。
有人又会有疑问了,日军不是有工兵吗?排雷不就好了吗?
首先,工兵不一定能把全部地雷排干净。其次,八路军游击队的有些地雷日军根本就扫不了。
日军士兵后来这样描述八路地雷的恐怖:有一种用爆破碎石来杀伤的地雷,没有金属弹片,而扫雷器的原理是探测金属,所以根本就发现不了这种地雷。
石地雷
日军在战时里给这种地雷取了一个实至名归的绰号“石地雷”。这种地雷也是刘鼎的杰作。
游击队使用石地雷,原本是因为缺乏金属造地雷,因陋就简,没想到却能克制日军工兵,可谓冥冥中自有天意。
自从人民地雷战搞得风生水起后,据点里日寇的日子可就惨了,被地雷弄得平时不敢怎么出门,更不敢下乡抢粮食了。
虽说八路军的地雷威力有时也不致命,但是炸得日军缺胳膊少腿还是没问题的,又有哪个日军会想不开,为了去抢一顿饭就冒着缺胳膊少腿的风险呢?
但是,据点里的日寇眼见存粮见底,肚子都饿扁了,没有办法只能腆着脸、挨着骂发电报给长官,请求送点吃得到据点来。
日寇长官接到这封电报肯定会在心里大骂:“八格牙路,废物!”但是就算认为手下是饭桶,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饿死,日寇军官只能忍着气,派兵运粮。
以山东海阳为例,当时日寇为了给一个叫西四的据点送给养,海、陆、空交通工具都用上了。
结果日寇的汽车走陆路被地雷炸,小轮船走水路被水雷轰,最后不惜血本用飞机空投,日军飞行员也怕被击落,不敢飞太低,在高空就把补给丢出了机舱。
三架飞机只有一包罐头扔进了炮楼,其余全被外围的八路军武工队给缴获了,所以,这到底是给据点里的日寇运粮还是给八路军武工队送外卖还有待各位读者辨别。
游击队员占领日寇的据点
不久,西四据点里的日寇饿得不行,准备进村抢食物,结果被全歼了。从此华北炮楼里的日寇知道了,地雷封门,只能个人顾个人,援军是靠不住的,给养也是送不到的。
所以才有了前面据点里的日军小队长,用手榴弹换鸡吃的故事。
结果:
要知道这滑稽的一幕,在三年前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出现的。
1941年,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想吃鸡,想都不想,直接进村杀人抢鸡了,而教会鬼子买东西“要付钱”的,正是刘鼎和人民地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