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法家们~第514篇

郭沫若,无论你喜欢他还是不喜欢他,无法否定,他是卓世英才!

文/卢秀辉

我大约上小学三年级,就是1974年左右,读了郭沫若的《洪波曲》,读的稀里糊涂,不明就里。我童年好犟,越不明就里越要钻个就里,知道了好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氏从福建沿海移民四川内陆,四川乐山沙湾第一代祖先郭有元,以农为业。第二代祖先郭承富试用福建以玉米酿制烧酒的方法,遂始小康。到了第三代祖先,精力都投入到酿酒、烧盐、经商等产业,实现了资本的积累。

第三代祖先中的郭贤琳开始了“耕读传家”,一面广置田亩,一面送四个儿子上学,郭贤琳的三儿郭明庆中了秀才。让二儿郭明德、四儿郭明祥凭借家族财力,一步步掌握了沙湾的哥老会“码头”,成为哥老会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儿郭明德就是郭沫若的祖父,绰号叫“金脸大王”,为了江湖威望,他必须仗义疏财,所以,家业凋零了。郭明德不得已,把发达的眼光放到了儿子身上,他发现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有经商天才。郭朝沛十三四岁时就当家主事,主持商号。从酿酒、榨油、卖鸦片烟、兑换银钱、集纳五谷,什么赚钱做什么,所企之业,业无不成。虽然,钱还是交给祖父郭明德,郭明德也仍然一手进钱一手花,郭朝沛还是把家业又恢复了起来。

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除精于经商,还舍得智力投资。郭沫若弟兄四人中,即有三人,大哥郭橙坞、五哥郭开佐、八弟郭沫若先后在省城上学,继而又先后留学日本,只留下二哥一人,从事经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5年,郭沫若入新式小学堂读书,在中学堂学习期间,参与闹学潮,被学校斥退,于1910年进入成都中学学习。1912年初春,与张琼华结婚,两人在一起,只待了五天;1913年,考入天津军医学院;年底,去日本,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4年,郭沫若转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

1916年,郭沫若认识了在东京圣路加病院做护士的佐藤富子,郭沫若对他展开了追求,四个月间,两人通信40多次。佐藤富子在1916年9月26日的一封回信中写道:“哥哥:除你而外我是不能再爱别人,我这个肉体,我这个灵魂,除你而外是不许为任何人所有。”她不顾家庭的反对,毅然跑去冈山,和郭沫若同居了,郭沫若给她改名安娜。两年后,郭沫若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在日本福冈的郭沫若发起组织了救国团体“夏社”,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他在《凤凰涅槃》中写道:

听潮涨了,

听潮涨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凤凰和鸣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凤便是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1年,郭沫若归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发表了他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新诗的重要地位。这段时间,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不断进出日本,完成学业,继而,想在日本谋求医学事业。1926年3月,郭沫若出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对内当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之工具,首为军阀”的口号。2月的北京,中国共产党召开特别会议,提出进行北伐推翻军阀的政治主张。7月4日,在广州,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郭沫若遂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历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郭沫若随军一直从广州打到武昌,武昌攻克后,11月,郭沫若奉调掉头转向江西安庆,到总政治部报到。他说:“别了,否定的精神!别了,纤巧的花针!我左手拿着《可兰经》,右手拿着剑刀一柄!”他号召青年“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漩涡中去”,他不做空头文学家,他要做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3月,在蒋介石总司令部所在地安庆发生了三月二十三日屠杀党内同志事件,蒋介石在“四、一二”事变前夕,已经开始露出了狰狞。当郭沫若3月28日由安庆动身,准备赴上海工作时,“但因种种关系先折转到了南昌来”。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郭沫若没有惊慌失措或消极颓废,而是不顾个人安危,撰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行径,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郭沫若因此受到蒋介石的通缉。在南昌果断的参加了由周恩来等共产党人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并在此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失败后,他没有办法在国内立足,于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著名才女于立忱得了肺病,靠《大公报》的津贴,到日本治病并兼东京特派记者。她与郭沫若早就相识,在东京住的与郭沫若家相距不远,常去访问郭沫若。一个是多情才子、浪漫诗人,一个是似花女郎,两人一见钟情。安娜说,郭沫若的“性格不定,最足耽心”。这个弱点,不论在政治还是在文艺还是生活,都很突出,他和鲁迅的争论即因为此。令郭沫若的日本夫人安娜深感不安,也令《大公报》社长张季鸾深感不安,因为,张季鸾也在追求于立忱。后来,《大公报》表示不再承担她旅日的费用。于立忱只好于1937年初返回上海。肺病在折磨她,相思在煎熬她、忧郁在袭击她,一个女人怎么办?她在绝命书上留十七字云:“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道尽一切,然后,回归本源,以图再造了。5月,于立忱自缢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郭沫若在钱瘦铁等人掩护下,穿着睡衣离开了家门,当时日本警察在监视他,一个大意让郭沫若跑了,为了不给安娜惹麻烦,他甚至都没有告诉安娜离开日本的计划。7月25日,他一个人从日本潜回了上海,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之中,创办了《救亡日报》。没多久,诗人林林介绍郭沫若认识了于立忱的妹妹于立群。于立群,大家闺秀,祖父于式枚清廷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外祖父岑春煊邮传部尚书,均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于立群生的风姿绰约,第一次见面,给郭沫若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于立群把大姐于立忱思念郭沫若的诗笺交给了他,令郭沫若心情十分激动,爱屋及乌,当时就生了爱护她的心。

郭沫若年长于立群24岁,于立群对他是十分敬重与爱戴的。1938年1月,两人同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沫若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武汉抗战文化运动,发动歌咏、话剧、电影等各界一同宣传抗战。他也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等六出历史悲剧作品。他是风头最劲的文人,也是最拼命救亡的文人之一。他离开安娜,与其说情感生变,不如说他用一种方式与日本切割。他是一个激进的人,用激进的手段做激进的事。如同他对待原配张琼华,在一起只过了五天新婚生活,1939年郭沫若还乡时,向还在守活寡的张琼华鞠躬表示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胜利后,郭沫若离开重庆,抵达香港。1948年冬,离开香港,于1949年2月25日到达北平,参加了开国大典和新政协活动,并被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遵其遗嘱,郭沫若的骨灰撒在山西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曾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著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屈原》《新华颂》《迎春曲》《屈原》《南冠草》《武则天》《虎符》《卓文君》《聂嫈》《棠棣之花》《王昭君》《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文史论集》及《郭沫若文集》38卷。太多,无法罗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沫若在“丙午之劫”中受人诟病,不足为奇。他的前半生无意治学,另有胸怀。他的后半生别无胸怀,志在治学。无论你喜欢他还是不喜欢他,无论你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有一点,你只能肯定,他是卓世之才,卓世人物!

郭沫若的书法,成就不凡,他在70余年的书法探索与实践中,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他的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誉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他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执笔要诀,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射出“文”的气息,化万端于胸中,出思绪于笔尖,他把诗、文、史种种学问修养融于无形,以书法的有形表现他的所思。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慷慨为人,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以计数的墨宝。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鲜有匹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沙湾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