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够一次性把所有道理都说出来,而且一个人的“道理”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没有价值了。

所以学习的核心原则就是活学活用。在这点上,华为就有很好的示范,当年华为引入IBM的管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任正非就提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变革指导思想。

这里就分了三个步骤,第一是宁可削足适履也要“照搬”,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否则就不能学到位。这时候如果有人说这样太笨,应该灵活调整为适合自己的版本,那就是投机,学习的效果就差了很多。

在第一步完全到位的基础上,再提优化就对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了具体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改造和优化,这其实是继承后的发扬。

然后就是固化成流程,否则动不动就变革,那变革的好处不足以覆盖成本,岂不就是瞎折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序很重要,经验和方法论积累下来固化应用就是成功!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和“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哪个对?这是很多人,包括华为内部员工都有些糊涂,觉得矛盾的地方。

实际上两个说法都对,它们本来就是一回事,第一步是一样的,都强调学习、稳固、继承的重要性,然后是优化和固化的顺序问题,有时候要优化,有时候要固化,或者说这个步骤是随着企业发展螺旋前进的,但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意味着企业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

举个例子,纳德拉在微软的变革就是刷新而不是颠覆,否则他也不可能成功。所以继承后的变革、发扬是企业进化的主流。所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很多东西不可能一步到位。

任正非当年认识到IBM多年通过摸索、失败堆积起来的经验和流程是宝贵的财富,华为如果能够取长补短,去粗取精,融入自己的成长,那无疑会加速企业的发展。事实上,别人的教训是自己的座右铭,企业不能什么坑都自己跳进去才学到经验。而别人的经验就可以变成有利于自己企业发展的“能量”。

我们现在学习华为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妨拿来主义,不要闭门造车,学习的价值就在于少掉坑、少走弯路,以及更快发展。经验和方法论积累下来固化应用就是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权好,还是放权好?华为任正非的启示: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华为而言,学自IBM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变革就有权力分散、下放的意思,但如果华为在创业早期就学这个流程,恐怕也不会成功。

对于IPD的作用和意义,任正非就提出“坚持客户需求导向,走IPD变革之路”的说法,他认为IPD最根本的是使营销方法发生了改变,“从本质上讲,IPD是研究方法、适应模式、战略决策的模式改变,我们坚持走这一条路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