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又称“契文”,对研究上古历史、天文、战争、历法、古文字学等有着重大价值,是推动上世纪中国近代历史学转型的新材料。刘体智是中外甲骨收藏的第一人,其甲骨藏量达28000片之巨,占当时存世的三分之一。以“契”为友,刘体智与民国甲骨研究大家密切往来,包括“甲骨四堂”王国维、罗振玉、郭沫若、董作宾等,推动了民国甲骨研究的首次高潮。

甲骨与近代中国学术之发展

甲骨文,指的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龟甲通常是乌龟腹部的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内容多为商王占卜吉凶,沟通上天的兆文。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1899年发现甲骨的故事,流传甚广:王氏在北京买来的中药“龙骨”上意外发现了刻有文字,经仔细辨认,发现与大篆很像,自己居然没见过。他隐隐约约觉得这些可能是更早的文字,于是派人收购。消息传出后,当时许多有名的学者如罗振玉、王襄等竞相跟进,收藏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骨一组 商代 广州博物馆藏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字系统,与内阁大档、流沙坠简、敦煌遗书一起并称为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对于构建和研究中国上古历史意义重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发展。

直到1908年,这些甲骨的埋藏地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方走进人们的视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甲骨,因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极具历史研究价值,随即引起中国民间对甲骨私掘、流散、购买、收藏和研究的风气。世有家风,雅好斯文的刘体智在这一阶段逐渐累积了极为庞大的甲骨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鹗《铁云藏龟》 1903年 广州博物馆藏

刘鹗(1857-1907),署名“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毕生钻研水利、算学、医学、金石、天文、音律、训诂等学,清代世情小说《老残游记》之作者。1903年,刘鹗从他收藏的5000余片甲骨中精选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六册,是最早将甲骨卜辞结集出版的史料。

早期甲骨研究的重要学者为“甲骨四堂”王国维(号观堂)、罗振玉(号雪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他们在认字、断代和利用甲骨文研究历史和上古社会方面各有所长。著名学者唐兰曾评价,“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在这一阶段,王国维提出了改变中国传统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提倡将包括甲骨在内的地下遗物与史籍记载互相证明,以证经补史。对甲骨的研究推进,在中国传统金石学、历史学转向现代考古学、历史学的关键时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从左至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国维《增订殷墟书契考释》 1927年 广州博物馆藏

《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考释形、音、义可知的571字,涉及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辞、体制等,释出可通读的卜辞1196条。全书以释字为重点,在考释的基础上力求通读卜辞,兼及殷商社会制度等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振玉《殷墟书契续编》 1933年 广州博物馆藏

全书共录甲骨2016片,全书按祭祀(卷一、二)农业(卷二),征伐、方国、往来、田猎(卷三),干支、天气、诸妇、旬夕(卷四),疾病、人名、杂卜(卷五),卜旬、卜王、其他(卷六)分类编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作宾《甲骨年表》 1937年 广州博物馆藏

《甲骨年表》是董作宾、胡厚宜编著的工具书,分纪年、纪事、撰著三栏。纪年自清光绪二十五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899—1936),纪事栏略记甲骨文字的发现始末、流传情形和研究撰著的经过,撰著栏备列关于甲骨文字的专著和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振玉纸本集甲骨文对联立轴 民国 广州博物馆藏

启网得鱼有尊酒,呼朋射鹿来中林。落款:贞松罗振玉

藏研拓结合,刘体智的甲骨情缘

刘体智在学界和官宦之家颇有交游,在当时搜求金石甲骨、研究古史的潮流中与著名学者彼此切磋、交换与购易,其所藏甲骨不少来源于刘鹗、罗振玉等,亦不乏重要的甲骨藏品。如著名的“四方风甲骨”、“世系甲骨”等。“四方风甲骨”明确记载东、南、西三方及其相应的风名,是当时的四方神及风神的记载,与《尚书·尧典》《山海经》的记载相印证;“世系甲骨”则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可信,使甲骨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方风甲骨和世系甲骨

甲骨的保存颇为不易,因受施以钻凿和卜灼的影响,加之深埋地下长达三千年,十分易碎,甲骨上的文字信息难以长期保存。刘体智心气很高,格局很大,做事力求做到极致,不仅精于收藏,而且还多次对所藏甲骨进行大规模整理、拓印,乃至集结成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刘体智参考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甲骨著作编排方式,将自身所藏28000余片甲骨的墨拓下来,编为《书契丛编》共18卷,按照事类方式编排,引起国内众多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关注。这次传拓是最为精美的一次,不过只着重拓印了文字部分,其余作渐变空白处理,忽略了文字之外甲骨的价值。

建国之后,刘氏所藏甲骨归让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后调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并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国家图书馆分别完成了第二、第三次传拓。值得称道的是第三次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导的传拓,不仅仅是单纯的保存性拓印,还进行了保护性的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契丛编》卷一书衣及内页

刘体智第一次传拓的《书契丛编》后亦归让政府,其各卷页眉或有墨笔批注,为陈梦家、罗福颐、罗福葆、周永珍、陈公柔等学者墨迹,为当时清点、核对及真伪鉴别的记录。

相知投“契”,尤以郭沫若最为持久深远

甲骨文的别称“契文”、“殷契”,源自“契”用刀刻画之意。以甲骨研究为中心,刘体智与“甲骨四堂”为代表的学者相交投“契”,锻就了一段段学术佳话,其中尤以与郭沫若的甲骨之交最为持久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振玉致刘体智书信及信封 民国 广州博物馆藏

此函约作于1935年5月之前。罗振玉与刘体智交往已久,早在1916年罗振玉就与刘体智有书画交易,刘氏亦藏有罗氏旧藏甲骨。

1928到1937年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金文、甲骨文,发表了一系列论著表动学界。1936年,刘体智托中国书店的金祖同携《书契丛编》到日本襄助郭沫若编写《殷契粹编》,直到1937年7月金祖同陪同郭沫若回国抵达上海并归还刘体智,郭沫若在《殷契粹编》序言对刘体智表示衷心感谢,“如此高谊,世所罕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沫若致刘体智信封 民国 广州博物馆藏

原信不存,仅有信封。此函寄于1937年4月7日,寄发地址署“日本国千叶县市川町须和田 276番”,为郭氏在日的寄信处,收信地址为“上海新闸路1321号刘慧之先生收”,落地戳为“民国廿六年(1937年)4月12日 上海”,该地址即刘氏小校经阁所在。此信封是郭刘二人甲骨学术交流的见证。

郭氏《殷契粹编》选中并编释的1595片甲骨,全部精选于刘体智的28450片甲骨,它按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畋游分类,每类甲骨数量多寡不一,包含了对祖先与自然神祗的祭祀与求告:风、雨、水及天变;年成与农事;与方国的战争、交涉;田猎游止、疾病、生子;对今夕来句的卜问等内容,是甲骨领域的扛鼎之作。郭氏赞其“所藏甲骨之多且精,殆为海内外之冠”,可见刘体智及其所编《书契丛编》之学术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沫若《殷契萃编》 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广州博物馆藏

新中国成立后,经郭沫若写信推荐和上海市政府的关心,刘体智所藏甲骨售归政府一事得以顺利促成,刘氏也进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工作,直至1962年去世。一代学人的惺惺相惜的往事,青史流芳。

刘体智与众多学者在甲骨领域的孜孜耕耘,相互扶持协作,推动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历史学、考古学的转型和构建。他们保护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决心,在乱世中坚持不懈、四处奔走的努力,让众多文化瑰宝不至流散海外,留住了中华文明传承赓续的根脉。

“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特展进入倒计时,将在9月17日闭展。一起走进广州博物馆,深入感受民国学人的风骨、精神和学养吧。

公众号 | 广州博物馆

视频号 | 广州博物馆

小红书 | 广州博物馆

微博 | 广州博物馆

撰稿 | 李明晖 杨景雯(实习生)

美编 | 秦 阳

校对 | 邓颖瑜

审校 | 刘颖颖

审核 | 朱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