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正值时局动荡,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外流而无人阻拦,这让容庚深感痛心,也更加坚定他购藏文物,以自己微薄之力,帮助国家留住更多国宝的决心。容庚都作出了哪些具体的努力呢,这期视频告诉您答案。

在容庚先生抢救文物的过程中,他一方面感慨文物大量流失而民国政府无所作为,一方面他自己则付诸于行动,节衣缩食将省下的钱用于文物的购藏,“力所能购,间取一二。”尽自己全力守护国宝。期间共购藏古籍善本1万余册、历代书画1200余件,还有甲骨、金石拓片、丛帖、名人信札近千件。在1934年,容庚先生在燕京大学内创办了考古学社,向广大学子传输“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文物也是天下之公器”的理念,让更多国人认识到古物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学社社刊》

到了晚年,容庚先生则作出了令世人肃然起敬的举动,捐赠毕生所藏给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及高校,自1956年起,容庚就向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以及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捐赠了大批青铜器、历代书画以及殷墟出土的甲骨等。其中在1956年容庚就向广州博物馆无偿捐赠95件青铜器,包括曾大保盆、越王铜剑等国家一级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博物馆古铜器接收清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大保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王铜剑

在第二季《广博书记讲文物》中,我们通过5集的内容,向大家展示了一代金石大家容庚先生波澜壮阔的人生,从少年时跟随四舅邓尔雅钻研学问,到青年时北上求学与恩师罗振玉的相识,经其推荐破格录取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生,正式踏入学术圈。从《金文编》问世的初出茅庐,到一代金石学家的养成。从文物的收藏到文物的研究保护,容庚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守护,展现了一代收藏大家和文化大家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

第二季剧终,我们第三季见!

撰稿/姚亮 脚本撰写/林晖 视频制作/姚亮

美编/秦阳 校对/邓颖瑜 审校/刘颖颖 审核/朱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