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麦亩产连续4年夺冠,这块农田里发生了什么

平度蓼兰,自古便有种植小麦的历史,因其独有的气候、地质等特征,这里生产的小麦籽粒饱满,色泽光亮,且有微甜,一直深受消费者欢迎。蓼兰小麦,不仅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同时也是青岛市首个粮食类地标农产品。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关键之举。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块青岛市级绿色增粮先行示范田,同时也是青丰公司的“超吨半粮”高产示范田,在此之前,由该公司选育的青农7号小麦,连续3年刷新了青岛市的历史单产纪录。在这块农田里,小麦品种亩产连续4年全市夺冠,究竟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种配良法,小麦高产有底气

时下,实验基地里的3000多亩小麦已完成收获,作为青丰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代小雁的工作也从田间转入室内考种环节。

“对小麦单株单穗进行分类标记,完成脱粒后,我们就开始考种,筛选出优秀的株系,再进行品比实验。”代小雁告诉记者,每天早上8点,她就会来到考种室,测千粒重、测容重、测产量……得出详尽数据后,她再通过观察小麦新品系籽粒的性状,进行严格评判,从优秀的品系当中,筛选出为数不多的“幸运儿”,去参加山东省或者国家联合体的试验。

今年以来,青丰公司在300多亩试验田里,种植了近3万个新品系穗行圃、近3000多个鉴定圃、近300多个品比圃。经过田间观察选择,最终,只有3000多个穗行圃、300多个鉴定圃、60多个品比圃能进入室内考种环节。

考种室内的实验台上,每一捆小麦、每一包种子都贴有标签,青农701、702、703、705、706、708……上面的这些数字就是“育种密码”。代小雁告诉记者,2023年,青农7号亩产837.2公斤曾刷新纪录,公司对育种材料重新进行了编序,青农7系列代表高产品种的编号,青农6系列代表优质小麦品种的编号。“通过这串数字,就能确定该小麦品系的攻关方向。系列后面的数字则代表品比圃中的编号。”代小雁告诉记者。

“这只是一个小环节。”侯元江介绍说,连续4年小麦单产第一,其中的秘诀在于做到了良种良法配套,实现了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为粮食生产注入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丰公司总经理侯元江查看小麦长势

历时14载,一粒良种初长成

“青农1931”的名字从何而来?代小雁介绍,这个品种是2019年参试的,这是“19”的意义,“31”则是它在品比圃中的编号。

“青农1931的成功,要从2010年说起。”代小雁告诉记者,这个品种是由济麦22与烟农5158杂交选育而成,是青丰公司从引进繁育向自主选育的又一个成功案例。2010年,他们从上述两个亲本杂交、获得19粒种子开始,后续每年经考种检测,并针对株行根据其综合性状,进行了高产鉴定及多点品比试验。该品种在2016-2017年参加青丰公司自设品比试验,平均亩产为629.4公斤;2017-2018年度在黄淮北片冬麦区区域内各试点的品比试验,平均亩产483.19公斤,对照母本济麦22增产了5.13%;2018-2019年度登海217在黄淮北片冬麦区区域内各试点的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605.7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了3.7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组合组配到田间选种,从考种检测到多点品比试验,再从代小雁向记者出示的品种选育报告上,清晰地记录着一粒种子在每一年的清晰蜕变。

时至今日,青农1931历时14载,从一开始的黄淮北片冬麦区区域品比试验平均亩产483.19公斤,到示范区高产攻关田实收875.82公斤,这背后是种业研发人员和团队的默默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加持,打造麦田新质生产力

作为由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家三部委命名的山东平度小麦科技小院,青岛市级绿色增粮先行示范田还是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的实践基地。

“自4月中旬以来,我每周都会去实践基地取样,之后带回学校进行系列检测。”青岛农业大学赵长星教授团队的农学院研一学生高国龙告诉记者,他现阶段的主要实践内容是针对中麦578、济麦44和青农6号小麦,进行播期和播量实验。“青丰公司是科技小院的联合培养单位,我们可以利用学校里的专业设备,为他们提供诸如淀粉含量、蛋白质组分、转录组等更精确的数据分析。”高国龙介绍,很多麦田都在追求高产,但是大众会更注重追求营养和口感,比如高筋,通过专业设备的数据分析,可以精确判断一个小麦更适合去做什么,更能满足哪些人群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行示范田占地面积比较大,资源圃和试验田的规模化和系统化也都是高标准农田的表率。”高国龙介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也是他们实践的项目。据介绍,该技术是青岛市农技推广部门与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协同技术创新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成果,针对本地粮食生产灌溉水短缺、水肥利用效率低、大规模种植灌溉施肥用工量大等瓶颈问题,以滴灌技术为核心变革传统种植方式,具有节水、节肥、节地、省工、增效等优点。代小雁介绍,目前周边农户、种粮大户很多都已经使用上了这项滴灌技术,最近几年推广面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