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1644年清王朝问鼎中原,自此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清朝的主体民族是满洲——这是一个新兴的少数民族,蒙古各族也作为“旁系”统治阶级参与清王朝边疆的治理,但国家主体民族的人数始终过少。

有鉴于此,清朝的统治者在全国各大城市以及关外设置了十四位驻防将军和驻城八旗兵,以此来巩固在全国的统治。驻防将军就是此地八旗兵的最高统帅。(编者注:清时,国家军队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建国初期,八旗兵的战斗力要更强。到了清中晚期太平天国起义时,无论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都已“泯然众人矣”,最后咸丰和同治依靠曾国藩等人通过团练招募的“私兵”平定了农民起义。)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驻防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内地”驻防将军

清朝入关以后,在国家内部地区设置了九家驻防将军,分别是江宁将军、福州将军、杭州将军、荆州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成都将军、广州将军和绥远城将军。这九位将军的品级在设立之初定为正一品,后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改为从一品,与挂兵部尚书衔的总督平级。但是在与当地的文武官员共同上书时,驻防将军的名字要列在总督之前。

江宁将军,驻地在江宁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最近网上比较火的《雍正王朝》中“金陵副将马国成”这一角色,应该就是参照了江宁将军这一职务而虚构的。江宁将军分管四千余人的八旗兵。到了雍正年间,江宁将军还分管领导这八旗江宁水师。

福州将军,驻地在今天的福建。福州将军一职原先由汉人八旗中的旗人担任,到了雍正年间才逐渐改为由满洲八旗中的旗人担任。

杭州将军,驻地在杭州。《雍正王朝》中,雍正的心腹年羹尧因为在西北骄奢跋扈,于是被皇帝从抚远大将军一职贬为杭州将军。

西安将军,驻地西安,管辖陕西的八旗军务。因陕西地处各民族混杂之地,同时因为清中期回民起义、捻军起义等原因,所以驻防在西安的八旗兵数量比起内地其他城市要多一些。

成都将军,驻地成都,这一职务是清朝设立的最后一位驻防将军。成都将军初设于乾隆四十一年,起因是乾隆平定金川战役后,担心“蜀道难”会再次激发兵变对国家统治造成威胁,于是特设此职务。同时,成都将军的职权要比内地其他将军职权大很多,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成都将军分管辖区内所有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在其他地方,为防止驻防将军权势过大,地方绿营兵的指挥权在地方总督管理,而四川总督却不再管理绿营兵,这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因为成都将军对于稳定四川和西藏的局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令其掌管八旗兵和绿营兵也是为了巩固清朝西南边疆的安全。

广州将军,驻地广州。这个驻防将军应该是在读者中比较熟悉的,周星驰和吴孟达主演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吴孟达饰演的广州将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历史上,广州将军的职能和上述所讲的驻防将军一致。到了清中晚期,广州将军还要承担更多的海防方面的责任。

绥远城将军,是清代驻防蒙古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辖区为漠南蒙古及分封的蒙古王公、土默特蒙古及喀尔喀蒙古,其辖区南到陕西、山西边界,在内地驻防将军辖区中属于比较广泛的。

剩下的荆州将军、宁夏将军的职能与内地驻防将军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外部”将军辖区

再就是就是位于国家最外围的五家驻防将军,分别是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盛京将军,原称奉天将军,后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驻地移往盛京后改称盛京将军。他无疑是这五位将军中地位最佳显赫的,毕竟其驻地在清朝的“龙兴之地”。将军府下设印务处、兵、户、刑、礼、工等司级机构,同时因为其特殊的地理原因,盛京将军下辖的军队数量仅次于驻扎在北京的八旗兵数量,大约有七千余人,再加上各旗官兵的家眷,合计加起来约有十万余人。盛京将军不光是盛京地区(编者注:今辽宁省)的最高军事长官,同时也是该地区最高政治官员。在东北三地,清朝未设置总督、巡抚一类的职务,而是将三地化为“将军辖区”,分别由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三人统管东北大地(编者注:此时的东北最北边达外兴安岭,东至库页岛,南至渤海,西至喀尔喀蒙古地区),可谓是军政一体的“土皇帝”。

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的职能与地位基本与盛京将军一致,不再赘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三地设置为省级行政区,撤销吉林和黑龙江将军,分别设立盛京、吉林、黑龙江巡抚,并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管理东三省军政民一切事物,至此东北三地的驻防将军落下了历史帷幕。

乌里雅苏台将军,初设于雍正年间。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辖区几乎囊括今天的蒙古国,还包括俄罗斯的阿尔泰共和国、特瓦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哈卡斯共各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一部分,哈萨克斯坦的东哈萨克斯坦州的一部分,以及我国的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土地。驻防将军是乌里雅苏台部的最高军政长官,其下有理藩院、户部、兵部派驻的办事机构,以及“内阁衙门”。同时,乌里雅苏台将军还有监视蒙古各部诸王公的职能。宣统三年(1911年),最后一任乌里雅苏台将军因当地独立运动被迫下台,黯然离去。到了民国十年(1921年),外蒙古在苏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

伊犁将军,初创于乾隆平定新疆回民起义后,是所有驻防将军中唯一保持正一品的武官,是清朝整个新疆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之后,伊犁将军的职责则缩减为只负责伊犁等北疆地区的军政和防务工作了。辛亥革命以后,伊犁将军和其他驻防将军一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上便是清朝十四家驻防将军的相关情况。本文还有很多内容不够细节全面,有很多观点是笔者一家之言,不具有权威性和参考性,如果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