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城市一定有烈士陵园的存在,他们有的鼎鼎有名、如雷贯耳,有的普普通通、默默无名。但是在曾经的那个年代,少了哪一个都不行,他们胜利的缔造者,他们一样重要,一样伟大。

他们为了祖国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才能有如今的辉煌。

在北京,有一座公墓,里面安葬着的都是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稳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人,这就是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这里面的都是曾经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

但是在这些墓碑之中,有一座墓碑和其他的墓碑完全不一样,在墓碑的上面没有名字,只余留24字,至今读来,震撼人心。这个墓碑的主人就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念小时候家境贫寒,早早的就想着怎么去养家糊口,要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后李先念就跟着师傅学习糊口的手艺,本身家境困顿,再加上学艺期间所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李先念深深的知道人民的艰苦生活。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李先念对于自己内忧外患的祖国也忧心忡忡,就在1926年的时候,李先念加入了农民的起义活动中。

次年,已经有了一定农民起义经验的李先念,发动了自己领导的农民起义,也就是著名的黄麻起义。就在这样斗争的过程中,李先念已经拥有了足够的革命经验和无比坚定的思想意志,在之后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李先念跟着红军跑来跑去,历经无数的战役。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时候,李先念立下了很多的战功,在红军中已经有了很高的地位了。

在面对多次给国民党的威胁中,李先念曾经多次率领着部队保护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的撤离,他是一个悍不畏死、身先士卒的人,即使是受伤严重,他仍然坚持下场进行指挥,即使是曾经在担架上也要继续指挥战斗。

就是他这样的精神还有高超的指挥能力,使他在红军中声名显赫。

艰苦长征

我军因为当时出现的决策性的错误,在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失利,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长征。

此时的李先念早已经是红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干将了,就在这位危机存亡的时刻,党中央将断后的任务交给了李先念,并下达了作战任务,要求他们阻击来犯之敌掩护总部去的撤退,保护党中央的安全。

李先念和他的部队面临的状况十分的危险,因为总部就在他们的身后,他们顽强的阻击着来犯的国民党军队。之后,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之后,将当时四川西北部的形势进行了汇报,给红军过草地提供了指南。

李先念所在的西路军是最危险的,也是斗争形势最惨烈的,就是在这样不艰苦的环境中,李先念仍然坚持着,他不能放弃自己的部队,他们一定要成功的出去。直到部队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人的时候,面对着敌人的进攻他们依然顽强的抵抗,最终,李先念带领着剩下的战翻过了祁连山,又穿过了戈壁滩。

当时的李先念感觉自己已经快要达到极限的时候,他一次次的提醒自己,他是一军之长,他一定要坚持下来,如果他坚持不下来,部队就没了。就在这样的情绪的推动之下,他们一直苦苦的坚持着。

没有了粮食就吃树皮草根,鞋子走烂了继续穿,直到不能穿为止,不行就光着脚走路。最终他们终于到达了新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墓碑无名

新中国成立之后,李先念还是像之前打仗的时候那样身先士卒,任何国家的新政策新计划,他卯足了劲儿的干。

1949年他被主持湖北省党政军全面工作。湖北是李先念的家乡,也是我党早期活动的主要地点之一。当时湖北刚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李先念主政湖北后,立即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家乡解放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从战争到经济建设的历史性过渡。

曾经担任过李先念秘书的黄达回忆说:“他一上任就遇到‘黑白之战’。”黄达解释说:“黑”是指煤炭,“白”是指大米和布匹等。当时,一些资本家趁新政权立足未稳,抬高物价,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也随之暴涨。黄达说:当时李先念联系上海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往湖北调集物资,善于用人的李先念也充分发挥一些资本家的作用。由于措施得力,很快稳住了市场,控制了局面。

当时任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对李先念主管湖北财政经济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十分欣赏。陈云称赞说:李先念“是将军管理经济,但他能很快精通当时的经济工作,这是十分难得的”。这是对李先念的很高评价。

1954年5月,批年富力强、有管理经济和财政工作才干的领导干部到北京担任领导职务。李先念成为候选人之一。后经国家决定:由他出任财政部长,主要负责领导财政、银行、商业、外贸、物价等部门的工作。

李先念上任后,坚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毛泽东经济思想,凡属于财贸工作的重要问题,他都及时向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请示汇报。此外,他还特别注意向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学习。陈云的求实精神以及管理财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对他有很大的影响。李先念说陈云是教会他管理财政的老师。

在领导经济和财贸工作这一新的岗位上,李先念还非常重视依靠财贸办公室集体领导的智慧和力量。同他在一起工作的领导成员中,不少人学识渊博,业务精通,经验丰富,是财贸战线的行家。李先念真心实意地向他们学习,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正确主张。多年和李先念一起工作过的段云曾回忆说:“他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很快便掌握了这一方面的有关知识。”

就这样,李先念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赢得了最高领导层的信任。毛泽东在一次会见外宾时称赞说:“建国之初我们非常缺乏经济方面管理人才,于是,我们只好抓了个大兵来管钱。事实证明,我们这样的做法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们的李先念同志就把中国的人民币和其他各种钱财管理得非常好!”

李先念主管财贸工作长达22年,成为周总理这位“大总管”的得力助手。

即使成为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时候,李先念还是一如从前的模样。

1983年6月,红安县委的同志带着家乡人民的祝福赴京探望李先念,顺便给他带去了红安的特产——2斤天台山茶叶和10斤红安苕。没想到随后便收到了李先念的亲笔信:“今日去信,不为别事,只为今后县里来人不要给我带任何东西。买东西是要付钱的,这在党内早有规定,如果不付钱,那是占有别人劳动,这就很不合适了。请以后严格注意一下。”

这封信虽然简短,却展现了李先念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自觉筑牢拒腐防变底线的高尚品格。

“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是李先念对4个子女的告诫。

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0多年的李先念不许孩子经商,就是要从根本上杜绝子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获得利益,也是在教育子女,国家赋予的权力绝对不能成为个人获取私利的工具。

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风雨兼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李先念始终践行着“要与别人比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性,不与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更不允许贪污腐化”的誓言。

1992年,李先念在病榻上对妻子林佳楣嘱咐道,“将来我的后事要节俭,一切按中央规定办。我只有一个请求:把我的骨灰撒到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

他为了党和国家奉献了一生,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墓碑上并没有刻上他自己的名字,而是另外的二十四个字: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天地同在,念人间之乐而乐,共日月齐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面不仅仅藏着李先念的名字,还有他对于自己深爱的祖国的美好期盼,那就是与天地同在,与日月齐光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