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知府作为一个重要的官职,其地位和权力都备受关注。然而,如果将这个古老的头衔搬到现代社会,它又将对应什么样的级别呢?让我们一探究竟,看看清代知府在今天会是何种地位,是不是让人耳目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知府一词的渊源

知府这一职衔,其实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朝廷为了能更好地管理疆土,便在各地设置"知府"一职,以总督各地的民政军事大权。

至宋代时,知府的地位已经日渐重要。当朝中书省拟定任命新的知府时,往往都会选拔身怀远大抱负、勤勉善谋的人才,希望他们能以明镜高悬之姿,继往开来,扫尽一方的贪墨风气。

明朝则是将知府的地位完全确立下来。为了强化知府的司法职能,不仅赐予了他们管理一府军国大事的权利,更是专门设立了一个"知府衙门",赋予了它独立审理地方大小案件的权柄。自此,知府一职的地位空前提高,被公允视为是当朝最为尊荣的中级官员。

及至清朝,则延续明制,将知府官职的设置基本延续下来。但与此同时,也为它附加了一些新的职责。当时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笑谈:"知府常年走在街路,哪家的母狗生狗了他都要知晓。"从这可见,清代的知府不仅掌管一方军政大权,而且还负有维护地方治安的重任。

故而,知府一词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沉淀,早已成为了极具分量的重要官职。掌管全府大小政事,监理州县百姓生活,实乃身负重任的中坚力量。

二、知府在清朝的官阶级别

要论及知府在清朝的官阶地位,那必须先从清代的官阶制度说起。

清朝实行的是经明代而来的九品官阶制度。这一制度将官员的品级划分为九等,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而知府的官阶级别,被明确规定为从四品。

从四品之上,便是正三品、正二品和正一品了。清代正一品官员,简单来说就是肩负国家最高军政大权的重臣,如阿克敦亲王、和珅等人便是其中翘楚。正二品则为如六阿哥傅恆那样的重量级大员。至于正三品,则多为各省的总督大臣出身。

因此,从四品的知府自然就远远低于上述几种高阶官员的身份地位。但如果与五品以下的其他官员相比,知府的级别可就高出不少了。

清朝时,府县二级是地方行政的根本,知府作为一府之长,自然比州县小吏的声望要高得多。可以说,知府在清代地方上的权力是仅次于总督和巡抚的。一府之内,他就是元戎自重、独当一面的最高统帅。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山高皇帝远的年代,知府不仅可以横行乡曲、专断专权,而且还备受朝野显贵的拥戴和追捧。只要其手腕高明,人缘广阔,便可以坐拥满门财富,享尽人间闺阁。终其一生,荣华富贵,礼赞簪缨,皆可与诸多宰相儁头巨儒等人相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三年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不仅道出了知府可以借由有期实权之便而捞足财赀,更隐喻了这一无上官职为人们所渴仰的程度。纵观古今中外,能与知府这一衔头等同的官阶,大抵也只有如今的省委书记或地级市市长了。

三、知府家世的神秘内涵

在那个尊卑分明的封建社会,要成为一名知府可绝非易事。不仅需要本人过人的学识才干,更需要出身于显赫名门的优渥家世。

说到这,便不得不提及当年乾隆年间,河南开封府的知府大人——贺长龄一族了。贺家世代务农,素有"打更多万箱"的雄厚家资,乃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族。然而即便如此,要想能生出一位顶天立地的知府大人来,仍绝非是一件易事。

贺长龄祖上九代单传,却素以勤俭著称。每一代人都敦尽祖训,竭力锻造自己的学问和操守,最终才得以递嬗而生一位贺长龄这样的知府显贵。传闻贺公自十五岁起,就远赴陕甘两省游学,受业于当地举人先生们的门下。待他博览群书,融会贯通之后,又自作佳期游历祖国大好河山,以锻体魄、砺志向。

只是如此虽已罕见,但要最终摆上知府的宝座,光凭一己之力固然是不够的。幸运的是,贺家自古便有诸多显贵前辈,他们的威望和人脉为贺长龄这一后生晚辈大开方便之门。其中便有开封府知府周大人一脉。

那是一位同样出身豪门的前辈,也是贺长龄的亲家翁。两家世代世交,交情非常之笃。周知府更是因欣赏贺长龄的才学才德,不遗余力为他在朝中张扬鼓吹。最终在周氏的全力斡旋下,贺长龄年方二十有六,便已被朝廷赐予了功名去职,担任开封府知府一职。时年,乾隆已经四十五年在位了。

这一段佳话流传甚广,道出了当年知府们往往需要依赖家族世交人脉的重重背景。别看贺公年富力强,可是这样的宝贵机缘,若非周氏一手大力撑腰,恐怕他也无缘享受。

四、知府财富的惊人程度

论及知府的家世背景之后,今天我们不妨再来探讨一下,这些掌握一府大权的显贵们,究竟有多么骇人听闻的财富积累。

首先,便是他们那教人艳羡的高额俸禄。清朝对于知府这一级别的官员,向来是赏钱赏赐的。只看乾隆年间,就有一份珍贵的御笔谕旨记录着:凡各府属下一应州县,每年给予俸钱和杂项开销之总数,竟达十五万余两白银之巨。而这笔巨资,全都归知府自行支配。

因此,单凭知府们的正经俸禄,便已足供他们铺张挥霍、锦衣玉食,过上无忧无虑的优渥生活了。有诗云:"主人财赀胜人怀,钱钞堆集过肩摆。"这般描写,可谓点到知府们的财富景象无疑。

不过,更让人觉得惊心动魄的,则是知府们那些见不得光的暗中积累了。盖因知府手握一方大权,而其身边又往往拥有不少亲信门生,可谓是一唱一和,四处敲诈勒索的好帮手。

常有一些奇闻怪事流于世人耳闻:比方说知府的小厮走在街上,若见一户人家新添小儿,便会立即派人上门恭喜,索取几百两银子打发。又或是听从密报,得知一商家有意迁移店铺,知府大人也必第一时间将此事捅了出来,逼商家上缴巨额"迁址费"。

再比如前文中提到的贺长龄知府,其家中的银锭金箔,俨然已堆积如山。有一次,他家中曾举办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型婚嫁,其间接风洗尘之费,就连准备的金银锭铜钞加起来竟达数十万两白银之巨。还有众多其他闻所未闻的消息,比如他们暗中投资商铺生理,操纵买卖官司获利等,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知府们收受财物的种种做法,无疑都有违了那个时代的法度和伦理。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当朝知府能在一时之间如此狂圈私利,确实很难不令人瞠目。毕竟,这般财富的惊人程度,即便放到现代来看,也足以令人咂舌了。

五、知府们的权力之争

我们已经了解了知府这个官职的来历渊源,以及他们在清朝时期的卓越地位和巨额财富。不过,如此丰厚的权利和利益,自然也会导致一些不可开交的权力之争。

这一矛盾,首先便来自知府们与同级官员的竞争。由于知府和按察使、道台、将军等官员,往往都是掌管着一方州县大权,所以他们之间就常常产生恩怨纠葛。尤其是对那些地位略微高于知府的按察使们来说,就更容易将知府视为心头大患,处处与之针锋相对。

据传说,乾隆二十六年,河南府城内的清代知府与按察使之间,就曾爆发过一场极为惊心动魄的大斗争:

这位名叫曹德政的知府,一度与同僚按察使李世亮大发雷霆,双方为了争夺治权,几乎已杀红了眼。彼时曹德政得知,李世亮暗中嫌他专权太甚,企图扳倒其地位。遂在城里聚集亲信护卫,蓄意打击李氏。李世亮怎么也没料到,这位曾经看似斯文有余的知府,竟狼子野心如斯。无奈之下,只得四下散金钗请人帮手,终于在一场酣战之后将曹德政的党羽打了个落花流水。

从这一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同僚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地位,也常常难免会产生激烈的矛盾和斗争。面对如此险恶的环境,知府们只得时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地经营自己的根基。

另一方面,知府们也常常需要防范来自下级官员的威胁。由于掌握着权力和财富,所以他们往往会成为一些小吏、捕快和门生们的顶头上司。而部分人为了获取好处,就经常会拍马溜须,打着谄媚的旗号去巴结上级,从中捞取私利。

面对这种情况,当年有些智慧过人的知府为了防患于未然,往往会刻意在下属中制造矛盾,让其彼此猜忌、互相制衡。即便如此做法有悖仁政,但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们也不得不如是操作了。

总而言之,在清朝这个时代,即便你已经有幸坐上了知府之位,抱得美人归的日子却也还远未到来。你必须得时时提高警惕,防范朋党内外的种种阴谋。只有坐拥足够的智谋与实力,才能真正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