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茶诗/皎然其人/主要茶诗/皎然与陆羽/原诗 / 注释及释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诗歌与茶诗

诗歌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成书于春秋中期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和艺术基础。数千年岁月波澜壮阔,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和高山仰止的诗人。

茶诗,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茶诗词是指主题是茶的咏茶诗;广义的茶诗词除了咏茶诗,还包括茶、茶人、茶事、茶画、茶器具等相关的诗词。通常所谓茶诗指广义层面的诗歌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流传至今、广义的古茶诗达3000多首。最早的茶诗当属西晋文学家、曾任冯翊太守的孙楚(约218-293)所作《出歌》(“姜桂荈出巴蜀”),距今约一千七百年。随着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问世,唐宋两朝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茶诗创作高峰,白居易苏轼等名篇佳作流传不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居易画像

皎然其人

皎然,生卒年不详,后人根据其诗歌及《皎然传》等资料推算约为公元720-804年(或798年)。唐代著名高僧、诗人、杰出诗论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十世孙(一说谢安十二世孙)。皎然幼年时即显异才,中年时在杭州灵隐山天竺寺受戒出家。后回到湖州,在风光秀雅的苕溪上营建草堂并以此定居。其《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四十卷等著作已佚失,仅传世《杼山集》十卷、《皎然集》、《诗式》五卷。《全唐诗》存其诗七卷。

皎然自幼博览群书,不仅精通佛教经典,又旁涉经史诸子,为学兼于内外,为文融贯情性,为道达于禅律。因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诸多方面的深厚造诣,被后世称为有唐一代诗僧之冠首、一代伟才、一代宗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皎然画像

主要茶诗

皎然出生于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产地-长兴 ,自幼耳濡目染 ,嗜茶亦善烹茶。他拥有大片上好茶园,熟知茶叶从种植、生长、采摘、制作到品饮、鉴识全过程。皎然存诗470首,其中茶诗28首。主要有:《访陆处士羽》、《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顾渚行寄裴方舟》(“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等。

其中,《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首次出现“茶道”一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饮茶悟道(来自网络)

皎然与陆羽

如果说陆羽是茶学、茶业的开创者,皎然则是茶道、茶文化的首倡者。两者既是相交四十多年的挚友,又是中国茶走向系统化、融入中华文化的先驱。

因安史之乱,公元757年25岁的陆羽逃难来到湖州,在妙喜寺遇到38岁的皎然,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生死之交,友谊持续了四十多年。皎然不仅在文学、佛学上有大成就,在茶学上,也有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对于陆羽茶学思想的形成及《茶经》的撰写都有深刻的影响。

皎然是写诗吟唱陆羽最多的诗僧 ,以《全唐诗》统计近20首,既有寻访诗,又有送别诗、聚会诗及联句,情谊之深,可见一斑。皎然淡泊名利,坦率豁达,大有陶渊明“我醉欲眠卿且去”的真性情。其《赠韦卓陆羽》:“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皎然与陆羽(雕塑,来自网络)

原诗

访陆处士羽

皎然(唐)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1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2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3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皎然画像

注释及释义

1.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吴主:吴,指春秋时以太湖流域为核心的诸侯国-吴国。吴主,应指吴王阖闾,葬于苏州虎丘山的剑池之下。古山:应指吴中第一山-虎丘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北。本句大意是:我来到太湖之滨、姑苏城外四处寻你。

2.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所思:指所思念的人-陆羽。本句大意是:遍寻不见,只看到归来的鸿雁自由飞舞。

3.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本句大意是:(陆羽)你究竟是去哪座山上赏茶,还是在哪里品泉。

4.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沧浪子:原意隐逸者。此处指陆羽。本句大意是:又或者你像一位隐者,自由自在的远行垂钓去了?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夏日平安生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