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田兴恒 李玲玲

实习生 蔡蕊

八九岁的年纪帮着家里杀鱼,孩童时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钓鱼,中学时对鱼相关内容尤其感兴趣,本科考取武汉轻工大学学习饲养鱼,研究生考取中国海洋大学继续研究鱼……对于刚毕业离校的轻工大动科学院2024届毕业生胡晗来说,鱼是他绕不过的存在。他也因为鱼找到了自己所热爱,即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身“鱼米之乡”

鱼让他觉得亲切

湖北是“千湖之省、鱼米之乡”,淡水水产品产量连续27年居全国榜首,而胡晗正是来自素有“江汉明珠”和“鱼米之乡”美誉之称的湖北省汉川市。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池塘是他头脑中的最美家乡图景。钓鱼也成了他和小伙伴们最快乐的童年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家乡盛产鱼,胡晗自幼便接触到各种鱼,对鳜鱼、黄鳝、鲫鱼、泥鳅、青鱼、鲢鱼、鳙鱼、草鱼等鱼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在8、9岁的年纪,他就已经能够熟练地帮着家里杀鱼。

从他记事起,爷爷家就有一个方形的小池塘,每到岁末,爷爷就会把鱼捞捕起来进行售卖。“为什么爷爷的池塘一年到头总是卖不了多少鱼,而邻居家却总能收获满满?”“为什么池塘里每年能收获比投放时更多的鲤鱼,而四大家鱼却只会变少?”对于这些疑问,虽然爷爷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小小年纪的胡晗却没有停下对这些问题的探寻。

中学时,胡晗很喜欢生物和化学这两门基础科目,并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与鱼相关知识点尤为感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一志愿报考了轻工大水产养殖专业。“也许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我对鱼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他说。

坚定专业选择

连续四年专业第一

2020年9月,胡晗如愿进入轻工大水产养殖专业学习。虽然专业是自己挑选的,但周围一些关于专业的片面评价还是让他对未来有些迷茫。

“我要特别感谢求学中遇到的恩师,是他们让我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初心。”胡晗说,余登航老师结合自身水产养殖专业的求学心路历程,让他感受到专业带来的成就和乐趣。黄峰老师倾尽毕生心血对专业的执着和热爱让他产生了由衷的敬佩。“我希望自己能像黄峰老师一样,一辈子坚守在这个领域,为水产行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晗选择的水产养殖学专业是该校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首批获得“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我们专业的老师们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老师们还先后出版了十余部系列特色教材,建有湖北省精品课程、湖北省一流课程等。这些都给了我坚持学好专业的底气。”胡晗说,除了一流的师资队伍,学院的实验设施也十分完善。“我们经常在实验室完成自己的一些课题任务,实验室完备的器材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法。”

据了解,该专业拥有1000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和2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有生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分子营养实验室、饲料工程实验室等20余间,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学院一流的师资,以及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让胡晗最终坚定了他继续学习水产养殖专业的信心。“我是个不服输的人。既然选择坚持下来,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大学期间,胡晗始终保持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及时温习、平时主动和老师交流的习惯。他还会定期给自己制定计划,并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对于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胡晗都应对得得心应手。在他看来,当学习达到了量的积累,就会对内容的重难点把握得很准,备考的针对性也会更强。他也因此连续四年位列专业第一,大学平均绩点达到4.3(满绩5.0),并荣获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华农恒青奖学金等奖项。

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胡晗特别注重演讲能力的锻炼,积极参加各类主持、演讲、辩论比赛。他也从刚入校时上台讲话不利索、手脚控制不住地抖,发展为能自如地脱稿演讲,并大方地跟台下观众互动。他先后荣获校级演讲比赛三等奖、第十届“正大班”演讲比赛三等奖等奖项,并受邀在多个学院进行“感恩·励志”演讲。

带着问题深究

养鱼也很快乐

为了能深入了解水产养殖专业,大二下学期,胡晗主动申请加入了黄峰老师的科研项目团队,研究鳙鱼专用饲料。

在60天的实验周期内,他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前往学校东校区实验室,用开发的鳙鱼专用饲料饲喂鳙幼鱼,清理残饵及鱼的排泄物,同时,还要定时检测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含量,确保水体环境良好,让鱼吃得好,长得好,少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饲养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鳙幼鱼死亡是常有的事儿。这时,胡晗一方面需要逐一排查找到原因,好“对症下药”避免更多鱼的死亡;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补充一批尽可能接近饲养状态的鱼,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饲养结束后,他还需在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对鳙幼鱼的生长、形态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统计和分析,为项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养鱼的过程不仅让他掌握了饲料配方设计与制作、全过程饲养、解剖、抽血、采样等基本实验操作的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

“做科研的人,一定要对问题深究,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是导师黄峰老师对胡晗的谆谆教诲。

在制作饲料的过程中,饲料原料混合均匀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因为某些原料添加量非常少,要做到充分混合并不容易。胡晗总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遇到黏着状态的物质,他想到将其溶于水。遇到块状的物质,他就将其捣碎成粉末状,并将原料分批分次装入一个试验塑料袋里,扭紧封口充分摇晃,成功解决了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他组建团队积极报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水族造景技能比赛。该比赛需要在水族箱中利用水草、水生生物、建筑材料等现场搭建一幅景观,在进行一个月时间的养护后,再进行取景评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族造景技能比赛作品《小桥流水人家》局部景观

“比赛听起来很艺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不仅需要自学水草种植、建筑学等相关内容,还需要随时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胡晗说,从创意确定,到经费预算、造景各类材料购置,再到鱼、虾的健康生长和水草的养活、修剪、维护,再到造型成景等各环节都要靠自己去搞定。最终,凭借较强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胡晗所在团队的作品《小桥流水人家》荣获全国大学生水族造景技能比赛一等奖。

“养鱼并不枯燥,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让我感到无比快乐。”胡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族造景技能比赛作品《小桥流水人家》全景

压线进入复试

如鱼得水逆袭上岸

大学本科的学习让胡晗想在水产领域继续深造。当得知水产专业综合实力最强的是中国海洋大学时,他就将考研目标锁定在这所学校。虽然挑战也会更大,但他还是抱着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想法,决定大胆一试。

大三下学期开学,胡晗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幻想着能在这一年里华丽转身。然而,现实总是比想象中的要更残酷。制定的计划一次次被打破、学习方法总是出现问题、背过的内容很快又忘记、身体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毛病……他一次次怀疑自己,但却又只能正视问题,调整好状态再出发。

走过很多弯路后,胡晗才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因为时间有限,获取信息资料、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他会想方设法通过QQ群、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寻找已考取中国海洋大学的学长学姐,获取备考资料,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学习安排,确保有效备考。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时,能否进复试仍然悬而未决,但胡晗依然没有放弃努力,认真准备复试,积极联系导师。最终,他以压线成绩进入复试环节。相较于初试的备考,复试对于他来说则是如鱼得水。因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演讲表达能力及优秀的综合素质,他最终以综合成绩第7名被成功录取,成功上岸中国海洋大学。

“胡晗同学勇于尝试,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能够保持学习,善于借鉴他人的长处。也善于反思,不断精进自己。”老师黄峰说。回顾四年大学,胡晗也表示自己很充实,提升了很多。

“四年来,中国油脂博物馆、一站式社区,教室空调、校训塔楼、灯光球场、柏油路面、修葺一新的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等,我总能欣喜地从孩子嘴里听到他关于轻工大学的发展变化。”在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胡晗的父亲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时,也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激。他说,四年来,轻工大学深厚的底蕴,塑造了孩子健全的人格;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优质的师资,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丰富的社团和学生干部经历,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动科学院“每个孩子都很珍贵”的理念,为孩子成长成才照亮追梦路。

据了解,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是武汉轻工大学的优势特色学院,设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药学和饲料工程4个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物科学、饲料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动物生产、休闲渔业、观赏鱼以及水产饲料工程等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院长邱银生介绍,湖北省委办公厅已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了湖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其中排第四的正是特色淡水产品,水产养殖行业大有可为。

“所以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年保持在35%左右,多被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成了行业学术骨干。毕业生就业率也保持在98%以上,供需比约1:3,供不应求。多数毕业生供职于海大集团、通威集团、正大集团、唐人神集团、澳华集团、丰尚集团等畜牧水产饲料行业的标杆企业,其中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人数超200余人。”水产科学系负责人余登航说。“我们的学生也多次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水族造景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