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海洋局、共青团中央、海军政治工作部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决赛在北京落幕。不出意外,该赛事最高奖项——南极奖依旧被中国海洋大学的学子——2021级海洋科学(拔尖)专业学生李海治收入囊中。另外,还有该校海洋与大气学院2021级学生马也驰和张圣睿贤获得了一等奖,也体现出了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在海洋领域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海洋意识教育品牌活动之一,全国海洋知识竞赛自2008年以来已举办14届。十余年来,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次大学生直接参赛,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掀起了“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热潮,部分学生还通过比赛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比如,首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南极奖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2006级海洋科学专业校友刘富彬在决赛当天作为出题嘉宾出席,他提到:“正是因为参与了海洋知识竞赛,我拿到了通往极地的通行证,那次的极地科考之行就像一个梦,改变了我的一生,而我现在正从事我热爱的极地科考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也只是海大重视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该校还会通过举办和承办海洋领域各种形式的大型竞赛和系列活动,着力扩充学生提升自我、锻炼能力、开阔眼界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

比如,由海大和原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于2012年共同发起,与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等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文化创意交流平台,每年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止到2024年,该赛事已经连续举办了12届,作品类别涵盖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景观设计、媒体动漫等多个方向,共有1997所高校、517所中学组织参赛,参赛作品33万件,历届获奖作品均被专业期刊转载发表,优秀作品在国内200余所高校巡回展出,并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世界海洋大会上展出,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在大赛开始之前,海大还会通过海洋科普讲解大赛、海洋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等多种方式做好“预热”工作,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以求在竞赛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甚至找到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中国海洋大学以大型竞赛为契机,不断为学生打造广阔、高质量的锻炼空间,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竞赛经验和行业视野,对其了解行业、专业前景,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看来,海大能承办各类大型竞赛,以及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也是理所应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