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削桐作琴

编辑|削桐作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的历史中,有着很多的能工巧匠,比如鲁班、张衡以及蔡伦,但今天要说的人,大家可能都不熟悉。

此人是古代的发明家,他是历史上最为优异的匠人之一,并且曾有人称,他的技术一度远超鲁班以及墨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就是“马钧”,不过,即便他有着过人的技艺,却依旧活在大众的嘲讽之中,不论他做什么都不被认可,一度失去了信心。

好在他最终坚持了下来,没有选择放弃,他发明的东西虽然不得朝廷官宦的重用,但却帮助了黎民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强的机械天赋

据历史记载,他是三国时期的能工巧匠,不过,他具体是何时出生的我们并不知道。

不少人在了解到这些优秀的发明家时,可能都会产生一个误解,误以为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出色,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制作感兴趣的东西。

但事实上,古代大多的能工巧匠,都出身于贫寒的家庭,比如鲁班,并且,就连著名的张衡也是由于家道中落才做了一位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大多能工巧匠都是因为贫穷,才会迫切的想学习一门手艺糊口。

而马钧也不例外,他的家境同样贫困,不过,他一开始并未发现自己的天赋,而是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才逐渐发现了自己的能力。

马钧青年时期,格外喜爱游山玩水,心思大多都放在了外界的美景之上,根本没有琢磨以后的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家里生活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他便到处寻找挣钱的活计,在这过程中,他无心插柳,改良了绫机,大大的提高了工人们的效率,减少了劳累。

以往,纺织一张布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改良之后,不仅效率提高了,还能在纺织品上纺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他的举动造福了国家,我国是最早制造丝织品的国家,马钧不仅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并且还因这件事声名鹊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马钧潜心钻研,将心思都放在了创造上,还为国家发明了排灌水车,省时又省力,比以往的水车实用多了。

百姓们都尤为喜爱这个省力的水车,这种水车在时代中广为流传,直到二十世纪的时候,依旧有一些地方,还在使用这样的方法打水。

马钧的发明不止这些,他还有很多重要的发明,但即便拥有精湛的手艺,他却并没有受到别人的重视以及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被看中的天才

在马钧发明指南车时,曾遭受了一段时间的冷眼,他的发明问世之后,依旧没能改变大众对他的观点。

指南车顾名思义,就如同指南针一样,是古人用来辨别方向时使用的,传说,在蚩尤与黄帝打仗时,就曾出现过指南车的存在。

不止是黄帝使用过,在之后的周朝,周公曾为大使制作过这种辨别方向的车,防止对方迷失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三国时期,这些终究只是传说罢了,没有人曾见过这个工具到底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它好不好用。

不过,不论传说是真是假,马钧是真发明出来了。

那时,马钧偶然听到了这一传说,他想将其制作出来,但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东西只是传说而已,他怎么可能会做出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还有不少官员在皇帝面前否定马钧的想法,称“谁也没有见过,就算制作出来了,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都不一定”。

但面对众人的质疑,马钧却直言“空口无凭,有什么用呢?不造出来怎么知道到底好不好用呢”?

就这样,他开始着手准备指南车的材料,在那个没有模型参照,也没有图纸的时代,他盲目的尝试,最终,将这辆神奇的车,完美的还原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场中试用时,马钧的模型十分有用,不论怎么扭转方向,车后的小人永远指向南方的方向。

马钧的能力被不少大臣们肯定,他们觉得此人敢于提出想法并敢于实践,但依旧有许多大臣暗地中看不起马钧。

就比如地图学家裴秀,他就曾嘲笑过马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轮爆改攻击武器

马钧曾尝试发明一些军事武器,他曾改良了老式投石机,原本的投石机只能投一次,并且需要几名士兵一起拽着发射。

这种方法不仅十分的费劲,并且命中率也很低,士兵们只能不停的装填弹药,重复发射。

马钧看完之后,他打算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改变,重新制造出了“轮盘式投石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利用了一个轮子,在上面挂上一些容纳石头的袋子,木轮滚动,石头就会被发射出去,并且它的威力也不小,可以将几十块石头,抛到百米远。

对于科技落后的古代来说,这种武器已经算得上优秀了,但这个机器却遭到了裴秀的嘲笑,他认为马钧异想天开。

不过,有千里马的地方就有伯乐,傅玄认为,这种方法非常实用,可以将其放到军队中,实战中实验一下。

这种武器仅需一些木材就能制造出来,操作的时候也只需要两个人,如果真的有用,那么对于军队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最终这个设计并没有被上面的官员采纳,对此,傅玄十分失落“马先生的技艺,在我看要在张衡与墨子之上,但却因怀才不遇,不能完全发挥特长,真是国家的损失”。

马钧在机械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著名的“水转百戏”就是他制作的。

他利用机械的原理,借助水的力量,使木偶逐渐活动了起来,一些木偶骑着马、拿着剑、还有跳舞的木人,这些木人仿佛在水中活过来了一般。

看到这里,不禁再次感叹马钧波折的人生,他但凡出生在其他的时代,一定能够做出一番事迹,但最终却带着他的才能埋没于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在古代埋没的人才也不止马钧,身居高位的人,大多都看不起那些身怀技艺,比他们还要优秀的人。

因为这些蛀虫的存在,拖延了国家发展的进度,如果这些能人们没有被埋没,或许古代会有着另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