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公元208年,13岁的曹冲病逝,他的好友周不疑悼念后离开。曹操吩咐手下:“去把这个小孩杀掉!”曹丕被吓了一跳,他求情:“父亲,周不疑是奇人,将来可以为我所用,父亲为何要杀他?”
曹操幺子曹冲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天才儿童,他用船称象,以吃水线称出同等重量的重物,再通过重物重量推算大项重量的计量方法流传千古,至今仍旧是小朋友们的必修课。
曹冲不仅聪明,还很懂自己的父亲。某次马良攻打许都,曹操闻讯班师回防,众部下皆前往东门恭候,只有曹冲一人赶往西门迎接自己的父亲。
结果现身东门的只是曹操的替身,曹操看着自己的小儿算直觉惊喜非常,他自诩计谋万无一失,为什么曹冲能猜得中呢?
曹冲恰恰利用了人们的惯性思维,自己有人知道曹操取道东门,那些想要刺杀曹操的人必然也知道,所以此时东门必有埋伏。曹冲能想通的道理,曹操必然能想到,所以他并不会从东门入城。
曹操闻言欣喜不已,看待自己这个儿子确是可造之材,真有几分军事才能。
曹冲还有一位好友名叫周不疑,此子是刘表的亲戚,刘先的外甥。同曹冲一样,早早就传出了神童之名。
周不疑13岁时,曹操更是登门拜访,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奈何小孩子对结婚没什么兴趣,这段亲事最终也没有结成。
新野之战曹操大败刘备,荆州刺史刘琮投降,刘先与外甥周不疑一同投靠曹操。这对颇负盛名的天才儿童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眼见两个小辈儿关系不错,曹操便将周不疑指派给曹冲做幕僚,当年曹操也有过扶持曹冲上位的念头,提前为儿子培养日后肱骨,也算说得通。
历史上关于周不疑的记载不多,北方乌桓来犯时,曹操率曹冲、周不疑等人北上阻击。
乌桓主力部队折损后,一直龟缩在柳城中不肯出兵迎战,攻城战可没那么好,打不久之后曹操粮草供应不济,这仗打的开始有些不划算了。
无奈之下,曹冲求计于周不疑,周不疑夙兴夜寐,写下了10种攻城办法。曹操选取一种后,果真势如破竹,很快便拿下了柳城。
然而还没开心多久,曹冲便一病不起,一代天才在13岁那年彻底夭折。
友人猝然长逝,周不疑自然悲痛欲绝,年仅17岁的少年人趴在曹冲的棺木上嚎啕大哭。情之所至,他还在现场留下了长达156字的悼文。
正在众人感慨少年情深以及周不疑的才华时,曹操却起了杀心。
周不疑有大才不假,可曹冲去世后,这个人还能被他所用吗?
曹操生性多疑,党同伐异的事儿没少干,偏偏每次还得找一个道貌岸然的由头,于是乎他开始搜集周不疑的把柄,看看能给他安什么罪名。
某次有叛兵试图刺杀曹操,曹操经查证后发现,这些人竟然都是荆州人也就是周不疑的同乡,这次刺杀是不是与周不疑有关呢?
调查结果让曹操失望了,周不疑与此事毫无瓜葛。不过此时的曹操已经不在乎真相了,他放任官吏对周不疑严刑逼供,试图迫使这个天才认罪。
曹丕闻讯赶来为周不疑求情,在他看来,若是此等良臣能被他收入麾下,必然能成为极其强劲的助力。
曹操只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太过天真,那个能够压制周不疑的人已经死了,曹丕包括他自己都不具备降服此人的能力。
既然无法为其所用,那不如将潜在对手扼杀在摇篮中,年仅17岁的周不疑死在了曹操的多疑之下,在大臣们的百般祈求下,才保留了全尸,此番命运着实令人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