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华夏初祖,可能大家会脱口而出“炎黄二帝”,但实际上官方认定的初祖还有一人。

他的真名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只留给世人一个看似威武实则屈辱的名字——蚩尤。

这位在逐鹿之战身败名裂的部落首领,在死后成为灾厄与战争的代名词,家喻户晓却又受人畏惧。

很少有人知道,真实的他究竟是什么样子?他的真实名字又叫做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败的强者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相比于智慧,往往会更崇拜力量;相比于智者,往往会更崇拜强者,特别是崇拜悲剧型英雄。

就比如刘邦虽奸,但不可谓不机智,并且还成功打败项羽成为天下共主。

然而无论是司马迁还是后世者,对于项羽这个失败者,却频频抱有惋惜之意,对于项羽的战力更是敬畏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出《霸王别姬》历久不衰,一声西楚霸王响彻古今。

这就是人们对于强者的认可,更是对悲剧型英雄的赞歌。

再比如敢于向天帝挥斧的刑天,哪怕被割掉脑袋,人们也从来不说他不自量力,反而是敬佩他的反抗精神,赞叹他的强者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推之,蚩尤既符合强者的身份,也符合悲剧型英雄的形象,自然就会受到人们的潜意识崇拜,而这也是蚩尤形象直到今天依旧不衰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都出现过蚩尤的形象。

并且都不会简单地将其作为小角色来描写,给蚩尤的排场是相当的大。

虽说大部分情况下是把蚩尤当作反派角色来描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同样也说明了在人们的认知里,蚩尤就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强者,一个战力顶天的终极大BOSS。

而如此刻画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无论是神话还是史书记载,都将蚩尤刻画成了一个战斗天赋拉满的人物。

在被誉为兵主之前,蚩尤就已经是九黎部落的大首领了,骁勇善战的威名响彻周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神话中,蚩尤就更夸张了,不仅是力大无穷,刀枪不入,而且还有类似于“三头六臂”的神通。

指不定哪吒“三头六臂”的灵感就来自蚩尤。

蚩尤的战斗力堪称惊人,再加上他手下的九黎部落,那阵仗那派头可以说在当时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所以说炎帝打不过他还真不冤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起来,蚩尤跟当时的炎帝姜榆罔还算是亲戚,因为蚩尤也是炎帝的后代。

所以当时蚩尤与炎帝之间打架,那也算是内讧,结果炎帝被打败之后不服气,叫了外人黄帝过来收拾蚩尤。

而戏剧性的地方在于,在逐鹿之战中即便炎黄两军合在一起,对抗蚩尤也是险胜。

并且不是靠真刀真枪的冲锋对砍,而是占了天时的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联想得远一些,这逐鹿之战是不是就有点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意味。

一样是二打一,一样是占了天时,一样是打了胜仗。

只不过曹操是成功逃走,而蚩尤却是奋战到最后一刻,被黄帝大卸八块。

但蚩尤肉体虽灭,威名却一直长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传蚩尤死后,其他部落的人便蠢蠢欲动,因为觉得再没人能压制住他们了。

于是黄帝便命人画蚩尤像,结果众部落一见画像以为蚩尤没死,立马就继续苟着了。

而在后世,即便蚩尤的形象是失败者、反派角色,人们对待他的态度也是极为尊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历朝皇帝来讲,就有不少专门祭拜过蚩尤,就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

后来的皇帝们图省事,干脆直接给蚩尤立了个像,外出打仗的时候就去拜拜蚩尤,让他保佑大军能够凯旋。

由此可见,蚩尤并不是什么边缘地区的小角色,毕竟就连天子都会去祭拜他,便足以说明蚩尤的血统与身份。

那么蚩尤究竟有着怎样的血统与身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悲情的英雄

在上文已经讲到,按血统蚩尤是炎帝血脉,按身份他又是九黎部落的大首领。

众人皆知“炎黄子孙”中“炎黄”二字所谓何意,但往往忽略了“黎民百姓”中的“黎民”又是指向谁。

而这里的“黎民”便是指蚩尤的那些族人们,后来,黎民又逐渐演化为苗族、瑶族、羌族以及一部分的汉族等。

所以说官方会将蚩尤加入到华夏初祖里面,原因就在于蚩尤部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源头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苗族是实打实地将蚩尤定为他们的祖先,并年年祭拜。

可以说蚩尤就好比是苗族人的黄帝,会发明东西,会带兵打仗,有威严有声望。

并且在苗族的文献里,还记载了蚩尤的真正名字,他的原名叫做黎贪,后叫做夷鼓。

可能有些人看完蚩尤的真名后觉得还不如蚩尤听着霸气,但实际蚩尤这个名字可并不是什么好的称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在古语中,“蚩”的意思是一种小虫的名字,引申义为丑陋;而“尤”就是特别的意思,所以说蚩尤连一起就是“特别丑陋的人”。

当知晓这层含义,可能有些人就不觉得蚩尤这个名字听起来霸气了。

那么为什么蚩尤会被污名化呢?

答案想必大家也是心知肚明,无非是成王败寇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那商纣王一样,根据专家研究,发现纣王并没有那么不堪。

但是大家向来就觉得纣王是一个暴君、昏君,他的商朝被周朝灭掉是活该。

可实际上纣王的那些罪行,有不少都是强加到他身上的。

就像关汉卿明明没有写那么多剧本,但还是有不少剧本假借关汉卿之名出世,这就叫做箭垛式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纣王也是一个箭垛式人物,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是败寇。

了解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那些昏庸的皇帝都会在死后得到一个不好的谥号,就像“纣”“幽”“哀”。

而“蚩尤”的称号也类似于这种意思,只不过比起谥号,“蚩尤”的含义要难听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有如耻辱一般的名号就这样流传至今,一方面人们祭拜于他,另一方面却又在祭拜时称呼其为“蚩尤”。

这又是怎样的讽刺与辛酸。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蚩尤的音“Chi you”一词在苗语当中代表“you祖公”的意思。

至于说哪个说法对,就仁者见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败于天时、辱于称谓的悲剧型英雄,蚩尤给予了后世无限的勇气与豪迈。

他的后代们不忘老祖威名,将其记入族谱,写入史诗。

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临行前以祭拜他作为增添气势的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虽然曾经未入华夏初祖之列,但他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一段神话,一个名字。

而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中,蚩尤终于得到了官方的证明,官方表示“炎黄子孙”的称谓官媒不会再用。

就这样,时隔上千年,华夏初祖之中终于迎来了蚩尤的加入,这位九黎部落的大首领终于得到了真正的认可,得到了应有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