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读过《三国演义》应该都知道,曹操手下有个草包将军——大将军曹真。

这位大将军活跃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存在感极强,多次成为诸葛亮刷胜场的经验包,也成就了司马懿的老谋深算。

更为离谱的是,曹真最后居然跟王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结局——被活活骂死。只不过曹真是死于书面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历史上的曹真,真的如演义中那么不堪吗?

如果外姓第一将是张辽,那么,黑白说历史愿称曹真为内姓第一将!不信?且慢慢看来:

身世谜团、曹操养子

关于曹真的父亲,目前是有两种说法:

1、曹邵,在曹操起义的时候协助他招兵买马,后来被黄琬杀害。

2、秦邵,当年舍身冒名顶替曹操,成为被袁术部将杀害的替罪羊。

这两种说法按照现有的史料无法证实哪一种为真,但可以确定一点:曹真父亲以死护卫曹操周全,因此被曹操收养成为其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让曹真与曹丕一起生活,视如己出。作为养子的曹真很争气,他没有躺平,而是寻求机会展现自己。

有一回,跟随曹操打猎的时候,遭遇到一头饿虎扑食,曹真不慌不忙,随心一瞅,一箭射中猛虎,将其击倒!

曹操见曹真如此勇武,非常欣赏,就让他统领麾下虎豹骑。要知道,虎豹骑这种王牌军只有曹氏宗族的猛将才有资格督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多久,曹操给了个小试牛刀的机会:曹真奉命讨伐灵丘一带的黄巾残党,轻松击破,信手拈来就被封了个灵寿亭侯。

人生的首次征战,就封侯。这既有曹操的宠爱,当然也有曹真本身的能力。

汉中之战、初试锋芒

218年汉中之战时任偏将军的曹真被曹操安排打辅助,跟随曹洪、曹休等人对抗刘备的部将吴兰。

当时正面战争由夏侯渊、张郃主导,与刘备本部的对峙。

最终,曹洪所在部成功击败并斩杀了吴兰,曹真升官,做了中坚将军。这个官职只是杂号,但好歹比偏将军大。

同年九月,曹真又被曹操授予中领军的职位,这已经是第三品的官职了,地位与四平四安将军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年,219年,虎步关右的夏侯渊由于亲自修鹿角被黄忠阵斩,曹操不淡定了,率军亲征。

同时,他让曹真作为征蜀护军,督领徐晃等将领,在阳平关一带击败了刘备的部将高详

后来,曹真又去了武都和曹洪会师,一同返回陈仓驻守。

尽管汉中之战,曹真只是一枚鲜嫩的绿叶,但这是他接触前线、体验真正战场残酷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守河西、威名远扬

如果说在曹操期间,曹真只是锋芒初露,那么在曹丕期间,曹真就成了曹魏的中流砥柱。

当时曹魏的战事主要分东西两边,曹休主导东边,曹真主导西边。哪一边的对手更棘手,不言而喻。

西部战区除了抵御蜀汉,还要面对西凉的叛军和羌胡。

什么事情都讲究个先易后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0年,曹丕篡位,准备开荒河西一带,放眼满朝曹氏宗族,就数曹真跟他关系好、能力也过硬。

因此,曹丕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把雍州、凉州一带的军务都放手给他管!

曹真不辱使命,刚上任就派了费曜征讨酒泉的叛军头领张进等人,并将其斩杀,成功平定叛乱。

这边的叛乱刚压下去,那边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杂七杂八胡人组成的联军又起来作妖了。

曹真雷厉风行,带领众将和精兵骁骑去势汹汹,一举击破了联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战的战果颇为丰硕杀敌数达到五万多人!虏获的牲畜达到十万头!羊一百一十一万头,牛八万头!

好家伙,这是把人家老底都给掏空了!经过曹真这么一整顿,河西一带彻底安定下来,那些胡人不敢再造次了!

这一战的意义也非常重大西域和中原地区往来交流的道路被彻底打通

第二年二月,出现了万国朝圣的景象:鄯善、龟兹、于阗王等派遣使者来进贡,曹魏瞬间硬气了,隐隐出现西汉时期对于西域的那种统治景象。

这一战,让曹丕倍有面子,因此,曹真返回京城后,一跃成为曹魏军事最高统帅之一(毕竟当时曹仁还活着,人家是长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部战区相对简单的敌人解决了,接下来是不是要解决更难的敌人了?

但这时候来了个小插曲:曹丕亲征东吴。

南下败吴、几下江陵

本来曹真是西部的少当家,由于大当家曹丕要亲征东吴,作为当时军事最高统帅的曹真怎么也不能推卸。

这一战,曹魏分三路进攻东吴:曹仁从中线出击,曹休从南线出击,曹真从西线出击。

当时曹真主要负责攻打江陵。

他先后击破了吴将孙盛和诸葛瑾,抢占了江陵的中洲作为据点,形成对江陵城的重重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真大军围攻了六个月原本吴军粮食殆尽、破城在即,但突然出现了病疫,孙权见无法继续支撑,就派了使者进贡求和。魏军最终撤退。

对于曹真来说,这次征战尽管没有大胜,但也符合预期。何况这只是他这位西部少当家抽空打的一次辅助而已。

三线征吴,有一路惨败,曹真:不是我!曹休:也不是我!曹仁:信号不好!

两挫诸葛、收固领土

如果说在曹丕期间,曹真是中流砥柱,那么在曹睿期间,曹真就成了曹魏的半边天。

另外半边天的曹休,地位在曹真之上,但综合实力不如曹真,最后还中了东吴周鲂的断发伪降之计,被陆逊大破于石亭,惭恨而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8年,诸葛亮大举北伐,由于来的突然,曹魏方面有点猝不及防,天水、安定、南安三郡都直接缴械倒戈,被蜀军收纳。

曹真奉命抵抗诸葛亮,他先派了张郃率军去支援陇右并在街亭大败马谡自己则亲率大军在箕谷击败赵云和邓芝的疑军。

之后,曹真马不停蹄转头赶往陇右,之前那些带头响应诸葛亮的人,吓尿了,自己乖乖绑着自己,向曹真投降。三郡也就此光速收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战后,曹真眼光毒辣,他看出诸葛亮下次北伐,一定以陈仓城为目标,就提前派了郝昭和王生提前蹲在陈仓,先行加固城池,严阵以待

果不其然,第二年,诸葛亮北伐攻打陈仓在郝昭的坚守下,二十多天狂轰滥炸,陈仓岿然不动。诸葛亮无奈只能选择撤军

第一次北伐,是蜀汉最好的机会。

第二次北伐,是诸葛亮最无奈的一次。

这两次,都成为魏军主帅大将军曹真的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义中,第一次主帅变成了司马懿,第二次推荐郝昭守城也是司马懿。

曹真:罗贯中我曹子丹跟你什么怨什么仇?

位极人臣、蹈履忠节

230年,曹真接替了曹休,成为大司马。幸运的是,他名正言顺成为曹氏第一将,不幸的是,他也是曹氏最后的名将。

由于蜀汉那边多次侵扰边境,曹真觉得应该主动出击,因此他提出三路伐蜀的计划。

计划开始后,他率军从子午道进入出击汉中,司马懿则率军从汉水行进,郭淮等人率军从斜谷或者武都进入。

最终,由于连绵的雨季,曹真一军在子午谷内搁浅,花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迫于各种压力,曹真只能选择退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真给曹真走出子午谷,那面对诸葛亮将是怎样一场精彩的对决,难以预估。

第二年,曹真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曹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能力出众,人格魅力也拉满。

曹真的发小曹遵和朱赞死的早,他就将自己的食邑分给他们的儿子,抚恤遗孤。

在行军作战的过程中,曹真与将士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军费不充足,他甚至自己掏钱赏赐手下,赢得将士们的拥戴。

曹真死后,谥号为:元侯

《逸周书·谥法解》记载:“能思辨众曰元,行义说民曰元,始建国都曰元,主义行德曰元。”

这是对曹真出将入相、文治武功、从一而终的最高褒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真活着的时候,司马懿只能忍辱负重,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扳倒曹真。

可惜的是,强如曹子丹,他的几个儿子却几乎都是庸才。最终,曹爽等人被司马懿设计,通过高平陵之变夺权,并将其夷灭三族!

当时作为曹爽“智囊”的桓范大骂曹爽:“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完黑白说历史对于曹真的讲述,是否对于他有了大为不同的感触?所以将他称为内姓第一人是否实至名归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友善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愚作已开通全网维权,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