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9年,昆明军区收到了一封非常特殊的信件。

这是一封求救信,写信的人,是一名叫吉云云的女孩。

这一年,吉云云刚满16岁。

同时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烈士遗孤。

吉云云在信中告诉军区的领导,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希望能够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信件的内容传遍了整个昆明军区,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为这位烈士的后代提供帮助。

11年之后,奇迹终于发生在了吉云云的身上。

那么,年仅十六岁的吉云云,当初到底患了什么疾病?她的父亲当初又是如何牺牲的呢?

这一切,还要从中越两国在边境的“轮战”开始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为国捐躯的父亲

1982年,正在云南边境服役的解放军某连连长吉兴林,终于有了休假的机会,他带着满心的欢喜,回到了老家江苏灌云县。

父母听说吉星林回来了也非常高兴。

而吉兴林此行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和相恋多年的女友陆荣华结婚。

吉兴林1979年,就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由于他的战术水平非常出色,很快就被升为了部队的连长。

只要他跟陆荣华结完婚,就可以将妻子带去部队了。

1983年,吉兴林又一次回到家中探亲。这一次,他带家属前往部队的请求,终于被部队领导批准了。但很快,吉兴林就发现妻子已经怀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兴林和妻子)

考虑到部队的条件有些艰苦,吉兴林选择忍痛将妻子送回了老家。

谁知,吉兴林和陆荣华的这一次分别,居然成为了两人之间的“诀别”。

在与妻子分别不久之后,吉兴林便接到了奔赴前线的任务。

为了照顾正在孕期的妻子,吉兴林没有将自己上前线的消息告诉陆荣华。

在一次战斗中,吉兴林所在的阵地,遭受到了敌人的猛烈攻击。

吉兴林的手下都是一些十几岁的青年战士。

他命令这些战士们一定要坚守阵地,不是面临万不得已的情况,千万不能与敌人绞杀在一起。

大家的任务就是守住阵地,没有必要去做无谓的牺牲。

就在吉兴林说话的一瞬间,一颗敌人的炮弹却突然飞了过来。

此时的吉兴林几乎想都没想,直接将他身边的一个年轻战士扑倒在了地上。

等到敌人的炮击结束之后,大家发现吉兴林的后背已经被敌军的炮火炸得血肉模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战地医院里,便传来了吉兴林伤重牺牲的消息。

而就在吉兴林牺牲的十天之后,他和陆荣华的女儿也出生了。

刚刚生下爱女的陆荣华,正想写信与丈夫分享为人父母的喜悦,但丈夫的“阵亡通知书”却抢先一步送到了家里。

此时,身体虚弱的陆荣华,根本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听到噩耗之后,她立刻就瘫软在了地上不知所措。

“同志,请问我男人他还有没有什么遗物或遗言呢?”

过了好大一会儿,陆荣华才用颤抖的声音,对前来报丧的同志问道。

然而,那名同志却沉重地摇了摇头。

他告诉陆荣华,吉兴林牺牲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而他的遗物,也只有几件军大衣和老旧的生活用品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陆荣华宛如遭到了晴天霹雳一般。

她久久地坐在原地,说不出半句话来。

看着刚刚出生的女儿,陆荣华的眼角滑落了两行热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兴林

等到自己的情绪稍微稳定一些之后,陆荣华决定给女儿起名为“吉云云”。

因为他和吉兴林都出生在江苏灌云县,吉兴林又是牺牲在云南的边境上。

作为英雄的家属,陆荣华必须让孩子始终记住自己的父亲。

出于对孩子心灵的保护,同时也是不想给其他人添麻烦,多年以来,陆荣华一直很少跟人提起他们“烈士家属”的身份。

直到一场可怕的疾病,彻底改变了陆荣华和女儿的生活。

二 、突如其来的噩耗

自从丈夫牺牲之后,陆荣华便一个人承担起了抚养孩子的责任。

但作为一个母亲,陆荣华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处理工作,始终处于精力不济的状态之中。

因此,童年时期的吉云云,一直生活在不太宽裕的家庭环境里。但她却并没有自暴自弃,女儿的表现让陆荣华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小学时期开始,吉云云的成绩就非常出色。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当中,也总是名列前茅。

但当她进入初中之后,她的身体却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