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水是一个心思细腻,手段权谋一等一的人,是吕芳非常看好的司礼监掌印的接班人。

他在江南织造的任期还有半年,就要回北京了。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完成五十万匹丝绸,卖给西洋商人。

做好将是他的业绩,回到宫里,就可能成为司礼监里的那几个秉笔之一。

可浙江改稻为桑,并不顺利,胡宗宪一口气斩了四个,毁堤淹田的罪魁祸首。

杨金水并被嘉靖召回询问实情,还得到皇帝的赞赏,这时的杨金水并不慌,他万事不沾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浙江,他依然不慌,和新任巡抚赵贞吉过招。

可他在听了海瑞提审郑泌昌何茂才的供词后,吓瘫过去,直接去找赵贞吉,让他阻止海瑞继续审问。

不粘锅赵贞吉,这时想着让海瑞冲锋,探探皇上的心思,自然不会干预,果断拒绝了杨金水。

回到驿馆杨金水面目狰狞,突然大喊一句“活该”。

他为什么会说这样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金水是突然明白了,自己是小看了赵贞吉,被他一步步做局成了垫脚的棋子。技不如人,只能说自己活该。

赵贞吉与杨金水第一回合

赵贞吉初来乍到,宣完旨意,就要去巡抚衙门里拿人,完成皇上的任务。

这时杨金水却对赵大人说,“不要在衙门抓人,会惊动徽商,那些人是购买沈一石作坊的人。”

赵贞吉一下惊住了,他来到浙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将沈一石家产抄没入国库。听完杨金水一席话,好像他的第一件差事就办砸了。

不粘锅是个聪明人,直接拿出了上谕告诉杨金水,“我接到的圣旨,可是让我追缴沈一石的家产充归国库,你把他卖给别人,可是违旨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赵大人是要试探杨公公的底牌,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杨公公也不是官场素人,是个人精,怎么可能这么快露底牌,于是说了一堆套话,并抛出利益来绑定赵贞吉,想必之前也多次炒作。

赵大人并没有放弃,马上反问,”这种事能够交给郑泌昌何茂才他们去办吗?”

就是想要知道杨金水,是不是还有其他旨意。

到了这个份上,杨金水知道赵大人糊弄不过去,于是说出了重点,这几个商人是胡宗宪的同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着重强调事先,已经跟老祖宗请示过了,暗示这是皇上的意思。

听了杨公公一番话,赵大人虽然知道有上意,但他不能平白无故地背锅。

赵贞吉还是很谨慎的提出:“要不然还是我明天跟他们签约的好?”

杨金水好不容易找机会,把赵贞吉拖下水,自然不可能放过他。

赵贞吉一脸不爽,并且在把皮球踢给四个锦衣卫,又被踢回来后,表现得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泌昌何茂才签好约,欢天喜地来报喜,结果被锦衣卫当场拿下。

临走前郑必昌阴阳怪气说了一番话,其实是说给赵贞吉跟四个锦衣卫听的,暗示杨金水在沈一石的事情里面也掺和了不少。

此时的赵贞吉,恐怕心里已经想好了一招,非常高明的借刀杀人计策。来对付这个,想拉自己一起背锅的织造局监正杨金水了。

赵贞吉的反击

赵贞吉需要找熟人了解浙江的事情,于是去拜访了老友胡宗宪。

寒暄之后,他告诉胡:郑泌昌何茂才他们要把沈一石的财产转卖,并且要卖给他的亲谊。并且织造局也掺和进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宗宪很吃惊,他并不知情,也很生气。

两位朋友之间也生了嫌隙,最后赵贞吉也承诺,将胡宗宪的老乡解脱出。

赵贞吉这个人,本质上心中只有自己,自私的小人。

他做事绝对不是因为杨金水干了那些坏事,出于义愤,而是不想被杨金水拖下水背锅,擅自把沈一石家产转卖给徽商的锅。

赵贞吉对嘉靖皇帝还是有了解的,他从不明确表示,出了事情之后,他也是从不背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海瑞说的“那你现在就拿皇上的亲笔指令来看?”

官员拿不出亲笔指令,只能背锅。

沈一石家产私卖的事情,赵贞吉不想背锅,担子只能落在江南织造局监正杨金水身上。

杨金水可不会乖乖地背锅,那么赵贞吉又使了什么招数,才把锅扣在杨公公身上的?

赵贞吉首先要摸清杨金水的底牌,然后让他乖乖拿出来。

底牌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大人要看到杨金水口里所说的,吕芳同意这么做的旨意原件。

还有转卖沈一石作坊的钱,必须拿到手,否则前方打仗军需,被杨公公等人贪了,赵大人就更说不清了。

赵贞吉故意让杨金水、锦衣卫一起听审问郑必昌的案子。

就是极限施压,让杨金水害怕让他停止审案,交出底牌,赵贞吉就赢了。

杨金水入套

果然杨金水再次见赵大人,递上了50万两的银票,是徽商的定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两人又做了一次深谈,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卖给胡宗宪的乡亲,杨金水就说了一句严。

赵大人的目的达到了,下面就是他的表演了。

赵大人用海瑞这把刀,去让杨金水还有已经是死人的郑泌昌何茂才,把浙江那口锅给背瓷实了。

等杨金水在听到海瑞连夜独自审案,没有带锦衣卫的人的时候,明白自己被赵贞吉给装进套了。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是老祖宗派到浙江的一条狗,一旦有辱皇帝名声的事情,他就会无情地被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思考,杨金水也给赵贞吉将了一军,直接装疯,让审问在他这里停止。也好保住老祖宗和皇上得名声,自己才有机会活下去。

赵贞吉和杨金水都是不是善茬,他们都不想背锅,于是比拼智商,设计出一个个陷阱,让对方跳进去。

杨金水原本是有机会的,但他在浙江几年太顺利了,让他轻敌了,于是赵大人连续挖坑,杨金水中计,也是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