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公里,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名山”的美誉。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西接六盘山,东望关中平原,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崆峒山主峰望驾山前。海拔高度1456一2123.5之间,垂直高度667.5米。森林覆盖率95%以上,总面积83.6平方公里。

据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皇岛、汉武帝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崆峒山武术,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晚,自天水乘火车经宝鸡至平凉车站时,已是凌晨1点多了。在前站登记宾馆时,认识了来自山东维坊的小张。他是曲阜师大毕业生,在一家民营学校教中学,趁暑假出来旅游,除爬此山外,还要到新疆伊犁、阿克苏等地。约好第二天同行。

27日早8点,两人在站前达车,后得知因环城自行车赛,公交车已不通,遂打出租车(40元)直达崆峒山下之古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为现代仿古建筑,布满商铺,干净整洁。在街边一小吃店吃“洋芋搅团”一碗(10元),为手工用木锤将熟土豆在碓中捣粘,上浇热油、青椒而成。

出古镇,有2米多高大理石标志,上书“崆峒山”三个大字,下面小字说明:此处海拔1446米,最高峰海拔2123.5米。

站在标志石下远眺,已能看到山的基本轮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小镇游客中心乘景区内交通车(32元),可直达山顶一一“中台”。沿途植被茂密,树木葱茏。我和小张议论,如无人为破坏,黄土高原完全可以长出茂密的森林。小张说,原来就是这样,后被秦始皇等砍了搞各种工程,破坏了原生态,才造成以后裸露的黄土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通车直达山上的“中台”。下车后,迎面一石碑,上有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字一一崆峒山,背面是崆峒山所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还有一块石碑上书“崆峒武术,威峙西陲”,为武侠小说高手金庸题字,背面是“崆峒武术”流派的介绍。站在这里,可看到西边那耸立于悬崖峭壁上的层层叠叠的古建筑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崆峒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崆峒山,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众多历代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号称有:8台9宫12院,42座古建筑群,72处石府洞天。归纳起来,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东、南、北、中4台,为佛教;剩下对面(西台)那部分,才是精华所在一一道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决定先从“东台”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拾阶而上,有法华寺,尽头绝壁如削,山下的水库、农舍一览无余。左侧白塔院,一七层古塔在院中拔地而起,顶上还长有一棵一人多高的松树;东侧古建筑连片,飞檐翘角,层层叠叠;中间一正在修的大殿内,安放有一尊巨大的玉观音端坐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塔院寺右行几百米,便是北台。

为一孤峰上建的莲花寺,内有千手木观音。始建于唐,后随毁随修。进入该寺,后面还有两峰,相距各有4、5米,分别有两桥相连,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沟壑,使人望而生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北台转回,经中台转向对面的山峰(西台),由“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登临处”,迎面一两层山门,下层拱门上书“崆峒山”,二层楼上书“朝天门”,进门一石上刻“道源圣地”,这便是有名的“蜡烛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阶而上,越上越陡。在台阶边上立有“上天梯”石刻,几百级台阶陡直而上,需要借助两边的铁链上爬。上至一半,在一最陡峭的台阶边上立一石碑“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右侧有黄帝石刻像。真想不到,黄帝当初为什么选这么陡峭的地方问道广成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往上,在一陡峭的拐角处,一瀑布飞流直下,发出阵阵轰呜声。继续上行,在一最陡峭处的上方,出现一石砌的高10多米的石门楼,上书“洞天”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洞天门后,曲折上行,在两峰相挟处,又一两层楼。此处已近山顶,蓝天白云,似在头顶浮动,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夹缝中的两层楼,右转至“玄武针岩”,有一摇摆石,孤石独立,似有动感。再往上,有一大殿矗立上方,上书“东瞰五岳”。过此,便基本到达山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顶有“十二元帅殿”、还有一“三道洞”,内供“儒、释、道”三圣像,三教合一,为崆峒山一大特色。最上方到达“玉皇殿”,为明代建筑,内供玉皇大帝等诸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大殿左行,便是在山下看到的那片沿悬崖而建的层层古建筑了。置身其中,两面为绝壁悬崖,中间的建筑都是见缝插针,依山而建,穿插在有限的空间内。其中有:“三官殿”,始建于明代,殿内奉祀天(尧)、地(舜)、水(禹)三官神像,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殿前左右奉祀十殿阎王、牛头马面塑像,还有“八仙庆寺”等。最下面便是插香台、棋盘岭,都在非常险要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下山,至中台乘下山交通车至古镇,再乘公交车至火车站宾馆,我由此转车至宝鸡,小张去新疆,相互道别。

算起来,在山上共4个半小时,步行6公里。

2016.7.26游览

2024.6.20整理于法国普罗旺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编辑:李勋修/朱刚/尤宝清《青烟威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