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兰州市东南约45公里的榆中县境内,于1982年建立,并于1988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广袤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33301公顷,是国家“AAAA”级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隆山保护区被绿意盎然的森林所环绕,其中著名的兴龙山景区、栖云山景区、马衔山景区、官滩沟景区等三十余处景点,如同璀璨的玛瑙镶嵌在翠绿的玉盘之上,光彩夺目。这里的自然风光壮丽,两山对峙,一水中流,兼具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青城之幽,素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隆山的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人在此隐居修行。至唐、宋时期,这里更是殿宇林立,被称为“洞天福地”。清代乾隆年间,山西曲沃人刘一明(道号悟元子)在此苦修三十余年,建造了七十余座建筑,并留下了三十余部著作,为医学和道教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兴隆山还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西夏交兵时,曾在此施展雄才大略。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的灵柩甚至被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直至1949年才迁往他处。明崇祯二年,李自成也在此揭竿起义,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传奇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隆山的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之间为兴隆峡,峡谷之上云龙卧桥横空飞架,景色壮丽。现栖云峰上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古建筑;兴隆峰则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等景点,每一处都充满了神秘与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隆山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5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485种,蕨类植物5种,苔藓植物16种。同时,这里还发现了57种鸟类,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豹、林麝、马鹿、隼等。这些珍稀动植物的存在,使得兴隆山更加生机勃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外,兴隆山还流传着许多传说和故事。相传在其东边8公里处的云盘山和天桥,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而兴隆山也被称为老爷山,因为传说中关公大帝常显灵庇佑百姓。这些传说和故事为兴隆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神秘的传说故事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这里不仅是甘肃中南部地区以及苑川河流域人民赖以生存的绿色屏障,也是祖国大西北不可多得的一处旅游避暑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