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梅

前言

1942年1月,林彪同张梅正式分手,张梅选择继续留在莫斯科工作,之后,林彪收到了来自中共中央的来电,催促他尽早返归抗日前线,回国之前,林彪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找自己喜欢的姑娘告白,这个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周恩来的养女孙维世。

孙维世是怎么成为周恩来养女的,她和林彪的缘分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不错,小维世学会站岗放哨了

1921年孙维世出生了,她的父母是孙炳文和任锐,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说起来,他们和周恩来的关系也特别好。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孙炳文是黄埔军校主任教官,而且,周恩来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周恩来第一次和孙炳文夫妇提出要将孙维世收为义女还是在小维世五岁的时候。

1927年,周恩来代表党组织,交付给孙炳文一项艰巨的任务,派他到武汉在工人里面发展出一批共产党员,此时的孙维世虽然年纪小,却已经非常的懂事,每次有人找她的父母谈事情,她就会主动到外面去站岗放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罕见照

周恩来同孙炳文在房间里面秘密谈话,将工作内容告知对方,孙炳文听了无比的激动:“感谢组织上和您对我的信任,不过,去汉口的铁路不通,必须绕道上海。”

此时才五岁的孙维世正坐在小竹凳上面,在家门口外边玩蝈蝈笼子,在玩耍的同时,她还睁着一双警惕的小眼睛,不时地查看周围的动静,防止有坏人前来捣乱。

突然,孙维世看到有两个挑担子的从小路上走过来,她立刻放下手中的蝈蝈笼子,跑到屋子里面和大人报信,用她那尖尖的童音大声的喊着:“爸爸,有坏人来了!”

周恩来听到后,立刻取出火柴,将一份党内文件给烧掉了,孙炳文也急急忙忙的跑到门外去看,此时两个挑担人已经来到了他的家门口,用一口纯正的广州话说:“先生,买两只鸭吧!上等的肥鸭。”说着,就从笼子里面提出两只肥鸭子。

孙炳文观察半晌发现,这两个卖鸭的并非国民党特务,而是当地的农民,便掏出了两张纸币交给他们买下两只鸭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炳文

孙炳文提着鸭子回屋子时,笑着对周恩来说:“一场虚惊,乡下来的两个卖鸭人。这两只肥鸭,足够咱们中午享用。”

周恩来将小维世拉到怀里说:“你真让我们虚惊一场。”

孙炳文也乐得逗了逗女儿:“要真是特务来了,也得让你喊得暴露了。”

周恩来却不吝夸奖:“不错,小维世学会站岗放哨了。”说完,他就将小维世抱起来亲了亲她的小脸蛋。

“太扎人了。”小维世嘴上说着,却还是用小手摸周恩来露着青茬的络腮胡子。

听着里面热闹的声音,任锐也走进来给他们添茶水,

周恩来将小维世放下来,“任锐同志,有劳你了。”他将两只肥鸭交给她。

温柔贤惠的任锐接过鸭子,笑着给他们做菜去了,临走之前还拉着女儿说:“走,让爸爸和周叔叔谈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锐青年照

等两个人都出去以后,周恩来和孙炳文又继续交谈:“炳文同志,这次组织上派你去武汉,任务很繁重的。上海是蒋介石的老窝,国民党的特务很多,一定要保证安全。”

孙炳文笑着说:“万一我牺牲了,你就把小维世收做义女吧。”

周恩来说:“抚养革命后代,义不容辞。就是你牺牲不了,小维世也可以做我的义女。一言为定。不过,任锐同志,她同意不同意?”

任锐听到他们二人的谈话,走进屋子里笑着说:“同意,同意!我一百个同意,求之不得的呢!”

周恩来也高兴地说:“那就这样说定了。时间是1927年的今天。”这样认真中带着玩笑的话,引得孙炳文夫妇也笑了起来。

“怎么,你还怕我们反悔呀?”孙炳文说道。

任锐也说:“那邓大姐就是小维世的妈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夫妇

周恩来答应道:“那当然,那当然!”

十年不见,长成大姑娘了

天有不测风云,孙炳文在赶赴武汉的途中,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了,而任锐则带着女儿去了很多地方,十年的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

1937年,八路军在武汉设立了办事处,此时,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站在办事处的门口,同门口的工作人员哀求:“同志,让我去延安吧,我会演戏,宣传抗日救国。”

年轻的工作人员耐心给她做出解释:“小同志,不行呀!刚才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你年纪还太小。”

小姑娘还是不依不饶:“都快十七了,而且,我都演过好多戏呢!”

工作人员继续摇头:“那也不行呀,还不到成年人!”

就在他们说话的当口,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恰好从外面办事回来,一眼就看到站在门口哭泣的小姑娘,他上前询问:“小姑娘,你怎么啦?为什么在这儿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青年照

小姑娘抹了抹眼泪,看着面前的人大着胆子说:“我要找周恩来主任。”

周恩来弯腰和她视线持平,温和地问这个姑娘:“你认识周恩来主任吗?”

小姑娘一本正经的回答:“俺不认识了。十年前,我五岁的时候,周叔叔常到我们家里去。”

周恩来瞳孔放大为之一惊:“那时候,你们家住在哪里?你的父母又是谁?”

小姑娘想让对方帮忙,便一五一十的告知:“家住在广州。我的父亲叫孙炳文,他为革命牺牲了,我的母亲叫任锐。”

周恩来眼眶一热,“维世,我就是周恩来,十年不见,想不到你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孙维世也抬起头望了望他,叫了声:“爸爸!”然后扑到周恩来的怀里,放声大哭:“我要去延安。叔叔们嫌我太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

周恩来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女儿,心下感慨万千,他抬手摸了摸小维世的头,安慰道:“维世,先跟我到办事处去,去延安的事,我再同他们商量。”

回到办事处以后,周恩来从孙维世的口中得知了他们十年辗转生活,为了逃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任锐带着女儿四处转移,之后任锐把女儿安排到了同共产党有秘密联系的两个剧团里面工作,然后在那里学习演戏。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任锐又让女儿到武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要求去延安。

周恩来和义女重逢,也无比的喜悦,没过多久他就安排好孙维世去革命圣地延安。

1938年,孙维世抵达延安,在这里她碰到了一个老熟人江青。其实,他们二人早就认识,她们所在的两个剧团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还曾一块进行过业余演出,宣传过抗日等进步思想。在延安的时候,他们二人还一起登台,出演话剧《血祭大上海》。

1939年,周恩来在策马赶路的时候,他的坐马失蹄滑倒,周恩来狠狠地从马背上面摔了下来,右臂尺骨被折断,然而,这个部位的骨折治疗,须得有一定水平的骨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可这对于当时的延安来说有点困难,这里还不具备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骑马

就在这时,毛泽东作出提议,将周恩来送到莫斯科去治疗,还同意了由邓颖超和孙维世一块陪同他去苏联。

26岁的孙维世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的高兴,她虽然是周恩来的义女,但是周恩来平时工作繁忙,他们很少能够团聚,这次和义父义母一块去苏联,他们也能有更多的时间生活在一起。

当时去苏联的交通非常的困难,须得绕道新疆才能进入苏联境内,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他们总算是到了莫斯科。

很遗憾,我不能和您一块回国

抵达莫斯科后,孙维世原本想要陪在义父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尽一尽女儿的孝心,然而,周恩来夫妇觉得女儿还年轻,应该进一步的深造,于是,他们将女儿送到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俄语,没多久又让她转到了莫斯科戏剧学院,攻读戏剧导演。

苏联政府在得知周恩来到了之后,将最高明的骨外科专家派了过来为他治疗骨折,可是效果却不理想,于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莫斯科住了将近半年后,就在40年的春天启程回国。

回国之前,他们又考虑到孙维世的学业不能中断,便让她继续留在莫斯科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维世

1938年,林彪枪伤复发,但是陕甘宁边区的卫生条件以及医疗水平都有限,尤其是在国民党的封锁禁运政策之下,就连很多急需的药品都没有办法运回边区,如此一来,林彪的身体每况愈下。

看着林彪虚弱痛楚的模样,毛泽东难过的直掉眼泪,随后毛泽东同周恩来等人商量,决定将林彪送到苏联治疗。

12月,林彪在妻子张梅的陪同之下来到了莫斯科。

在苏联的这段时间里,林彪和妻子暴露出了分歧,他天生喜静,不喜欢社交更不喜欢跳舞和聚会,于是便要求张梅也这样做,可对于张梅来说,这是无比孤独和压抑的,林彪越不让她这么做她便越要这么做,两人的关系也愈发的僵硬。

就在这时,仪态万千又婀娜多姿的孙维世引起了林彪的注意。

孙维世天生丽质又明艳动人,还多才多艺性情和善,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很容易让人心生爱慕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照

在苏联的这段时间里,孙维世和毛岸英这些远在他乡的年轻人常常会凑在一起聚会,年轻人都崇拜英雄,所以也常常会邀请“常胜将军”林彪,希望他能亲口讲一讲井冈山和长征路上的这些故事。

林彪不太愿意和这些幼稚的年轻人来往,认为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是,在他注意到孙维世之后,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开始对这些年轻人的聚会表现了好感。

不过,每次前往之前,他都会询问参加聚会的都有谁,当听到大家都去的时候他就会痛快答应:“好,既然大家都去,我也去。”

当听到孙维世不去的时候,他也会浮现出失望的神色,表示他不大舒服,就不去了吧。

渐渐地,大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每次聚会的时候都会打着孙维世的牌子,林彪也欣然应允。

对待恋爱,林彪显然很小心翼翼,没有平日里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反而选择温水煮青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维世合照

一天,林彪暗忖时机已经成熟,便将孙维世单独约了出来,两个人吃完饭后在大街上散步,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林彪瞥了一眼身边的孙维世,装作轻松的样子询问她多大了。

孙维世调皮地说自己是民国十一年生的,他说多大了。

林彪突然冒出一句:“整整14岁。”

“14岁?不,你算错了,快20了。”孙维世认真的纠正。

林彪怔忪,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解释:“我是在算我比你大多少岁,你今年20岁,我今年34岁,相差不是正好14岁吗?”

“你才34岁呀?太年轻了!”孙维世被惊到了,然后又调侃道,瞧着他平时严肃的样子,她还以为他至少54岁了。

林彪则一本正经的解释自己这是个性,不想让对方一直纠结于年龄,他又转向下一个话题,“你想家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维世在莫斯科

孙维世觉得他这个话题问得莫名其妙:“家?我没有家呀。” 林彪察觉到她可能误会自己的意思了,又赶紧找补:她现在是没有家,但是一个人没有家的话也太孤单了,尤其是女孩子,更应该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孙维世则生性乐观,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我没有小家,但有大家呀!”她又挨个数道:周恩来那里是她的家,延安是她的家,革命队伍也是她的家,这里也是她的家!

林彪听到最后一句也误会了,脸上也浮现出神采,她可以将这里当作她的家。

孙维世解释道,自己所说的现在的家指的是莫斯科戏剧学院。

对于孙维世补充的话,林彪心里有点不高兴,可还是克制住了,沉默半晌,他又关切的询问她国内有没有男朋友。

孙维世立即摇摇头。

林彪又乘胜追击,苏联有没有男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维世莫斯科合照

孙维世被他问得直发笑,还是摇头。

见此,林彪干脆直接打直球:“那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孙维世想都不想的说:“等革命胜利呀!”

林彪更不解了,抗日战争是场持久战,等到打败日本鬼子,后面还有蒋介石,到时候她可能变成老太婆了。

孙维世想到自己变成老太婆就直发笑,林彪见此补充一句:“我想,中国革命的成功不会太远。”

聊着聊着,他们走到了孙维世的宿舍前,林彪也直视着孙维世,告诉她,他非常喜欢她,想要和她结婚,想要生活在一起,这是他最大最强烈的愿望。

此话一出,孙维世愣在原地,随后又问道:“您不是已经结婚了吗?”

林彪有些脸红,孙维世和张梅很熟,而且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林彪赶紧和她解释了自己和张梅的婚姻现状,他们之间快要分手了,希望她能够理解并帮助他。

孙维世觉得左右为难,随口不知道应付了句什么,头也不回的逃回宿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照

1942年1月,林彪同张梅正式分手,张梅选择继续留在莫斯科工作,之后,林彪收到了来自中共中央的来电,催促他尽早返归抗日前线,回国之前,林彪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找自己喜欢的姑娘告白。

林彪特意将孙维世约了出来,颇为伤感的说自己过几天就要回国了。

孙维世真诚地说:我希望在这里能看到您的捷报,比平型关大捷更辉煌的胜利!”

“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林彪笑得有些勉强,并告知她,他已经和张梅分手了,他也决定非她不娶,希望她能够和自己一块回国。

孙维世没想到这位征战沙场的军人如此情谊,为了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她婉拒道:“很遗憾,我不能和您一块回国。”她如今正在念导演系,还没有毕业,当初来苏联的时候还是毛主席和周总理批准的,学习是她的首要任务,不能半途而废,不然回去以后没有办法向他们解释。

林彪就这样怀着失意的心情,影单影只的离开了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照

建国以后,周恩来夫妇根据女儿所学的专业,把她安排在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之后又因为工作需要,将她调到了中央实验话剧院。

在青年艺术剧院工作的时候,孙维世认识了担任副院长的著名戏剧家金山,他们一块安排了一部戏,一个担任导演,一个担任演员,两人在工作中产生了好感。

1950年10月14日,孙维世和金山举行了结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