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96,24小时连轴转,无双休,不知节假日为何物,时时刻刻被老板炒了,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工作着,除了发薪那一天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不愿意工作,但不干行吗?不行,道理很简单,生存!

可以说我们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被动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并非内心所希望从事的工作,但迫于现实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我们还有又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没有,我们只能屈从于现在的工作,做天和尚撞天钟,不做和尚庙也空。

既然都是被动工作,那就不存在明确可行的目标和方向,工作没有热情,不讲方法,不讲效率和效益,上班等着下班,工作盼着假日,一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怨声载道,常常为自己完不成任务找借口、找理由,很少为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想办法,找点子,平日里也是只想少付出,多得到,不付出,也能得到,总是想各种办法减少工作,拖延工作,或经常做一些无效工作,看似很忙,实际无所事事,他们做一点事就希望马上得到等值或超值的回报,生怕吃一点亏,上级领导交待怎么做就怎么做,犹如机器人,很少为工作动脑、操心,也很少有想法把事情做得漂亮一点,他们的工作状态一直处于“等”的时间里,等指令,等下班,等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是被动工作者,都是迫于生活和生存的需要去工作,并不是出自自己的意愿,而且大多人所做的工作也不是自己心里想做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认同和价值,更谈不上快乐工作,工作快乐,比如前段时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研究生卖肉”、“大学生掏粪”、“本科生做保安看门”等事件中提到的当事人,我想他们肯定也是情非所愿,迫不得已,没有更好的工作选择才去从事上述工作的,而不是发自内心想去做这份工作,虽然,他们都贯以了“高薪”的炒作噱头,但他们所谓的高薪是不会长久的。

一个长期处于被动工作状态的人,其结果必然是工作效率低下,收入不高,没有前途,对未来不抱多大的希望,他们安于现状,随波逐流,习惯贫穷和等待,由此,他们的社会竞争能力也在一天天被削弱,就象是冷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丧失斗志和激情,最后被社会无情的淘汰,这就是自然界的“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法则。

一般来说,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和基层的人比较容易处于被动工作状态,时间一长,有时候连他们自己也很难发现自己处于被动工作状态之中,更没有认真思考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和生存状态。

平民老冯

有想法、有锋芒、讲真话的小人物!

原创不易 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