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徐庶坚守忠诚于汉室,至始至终未向曹操出谋划策之事,使人动容。

而事实上他为曹操献上过三计,险些使刘备丧命,可惜多数人并未能领悟其中深意。

你可否知晓这三道计策为何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庶为刘备效力

首先,我们需要对徐庶进行深入的了解,因为在刘备的众多谋士之中,许多人仅关注于诸葛亮,却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徐庶。

实际上,正是由于徐庶的劝导,刘备才得以邀请到诸葛亮,由此可见,在刘备与诸葛亮相识这件事情上,徐庶实际上比他们早了一步。

众所周知,徐庶乃是一位饱学之士,拥有着与我们熟知的诸葛亮相似的装扮—一副书生模样。

而在他成为书生之前,徐庶曾怀揣着行侠仗义的梦想,可惜最终因惹祸上身,幸亏得到同伴的救助,方才保住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徐庶便摒弃了行侠仗义的理想,转而投身于谋士的职业生涯。

可以说,徐庶的转变是巨大的,曾经挥舞刀枪剑戟的勇士如今能够静下心来,降低姿态,展现出更为稳重的性格特质,这无疑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徐庶通过勤奋学习,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社交圈自然也汇聚了众多才华横溢之人,彼此间相互吸引、相互欣赏。

徐庶与诸葛亮便是在荆州相识的,二人互相欣赏,徐庶对诸葛亮的才能深感钦佩。

除此之外,他们这些文人墨客还常常聚在一起,畅谈人生抱负,领略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无疑,早年的诸葛亮渴望过上平凡而简单的生活,而徐庶等人则对此表示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罗曼·罗兰曾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诸葛亮若真过上了布衣般的生活,恐怕将是人才的浪费。

因此,当徐庶通过自我推荐结识刘备后,刘备立刻意识到了徐庶的非凡之处,且当时的刘备正急需用人,于是徐庶不仅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同时也考虑到了诸葛亮的未来。

因此,当徐庶提及诸葛亮时,刘备心中必定有所触动,只是想要将其招致麾下并非易事。

最初,刘备甚至设想让诸葛亮与徐庶共同前来拜访,而在徐庶那里,他早已认定此事需由刘备亲自前往邀请,由此可见,徐庶对诸葛亮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诸葛亮的才能亦有充分的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尽管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多谋士,但他本人却选择了投奔曹操。

为了尽孝道,徐庶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至少他不能舍弃自己的母亲。

三个"险恶"计谋

在入曹营之后,尽管徐庶保持低调,但他始终为刘备制定深思熟虑的策略,这其中,就包括了三个极为"险恶"的计谋。

第一策

自徐庶岳母不幸去世之后,为了恪尽孝道,他毅然决然地投奔曹操麾下,为已故的母亲守墓。那时曹操派遣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进军博望坡,夏侯惇自信满满地应允下来,并扬言必定能生擒刘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夏侯惇的骄矜态度,徐庶善意地提醒他,刘备并非等闲之辈,再加上有诸葛亮的辅佐,可谓如虎添翼,切勿轻敌。

而不得不承认,徐庶的这番言论实际上已经使刘备陷入了困境之中!倘若徐庶真心实意地效忠于曹操,那么他便不应该说出这番话来警告曹营诸将,所幸当时的曹营诸将已经有些飘飘然,否则刘备恐怕会遭遇不测!倘若曹操真的听从了徐庶的建议,意识到了诸葛亮的智勇双全,并且派遣同样出色的谋士前往迎战,以刘备阵营的实力来看,极有可能面临覆灭的危险!因此,徐庶的言语确实有可能置刘备于死地!

第二策

夏侯惇奉命出征博望坡,却遭到了诸葛亮的沉重打击,导致曹操不得不亲自率军南下,对刘备发起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考虑到民心所向,曹操决定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派徐庶前往劝降刘备,以此彰显其公正无私,徐庶此行非但未能成功说服刘备,反而再次背叛了他。

徐庶在见到刘备后,尽管向他揭示了曹操的真实意图,但是同时也将刘备的真实想法透露给了曹操,使得曹操得知刘备正计划逃离。

在徐庶的“告密”之下,曹操迅速集结了一支精锐骑兵,全力追赶刘备,最终在当阳县成功追上了刘备,从而引发了著名的长坂坡战役。

试想一下,如果徐庶真心实意地支持刘备,他本可以为刘备说几句好话,至少可以掩盖一些事实,避免曹操察觉到刘备的真实意图,那样的话,刘备便不会轻易落入圈套,刘备的妻子糜夫人也就不会牺牲,他的两位千金也不会沦为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策

在著名的赤壁之战期间,徐庶主动投入曹操阵营后所献的第三条妙策,可谓是妙不可言。

当时,庞统为配合周瑜的火攻计略,特意向曹操提出了铁索连环的策略,借此稳固曹操大军的战船。

而即便如此精密的计谋,却仍旧被徐庶洞悉无遗!

尽管徐庶已经看穿了这一阴谋诡计,但他并未立即将此信息禀报给曹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关键时刻,徐庶终于做出了明智的抉择,他并未背叛自己的主公刘备,反而巧妙地在曹操军营中散播谣言,借助这些流言蜚语成功脱离了赤壁战场这个险恶之地。

徐庶:最终的"归属"

际上,自投奔曹操以来,徐庶始终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

一方面,他需要展现出对曹操的忠诚,以确保自身母亲的安全;而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对刘备的支持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无疑给他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折磨,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去支持刘备,即使这意味着要掩藏自己的真实情感。

可以说,作为一位杰出的谋士,徐庶的智慧和远见卓识堪称翘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对全局的掌控力以及对战略的精准判断,均超越常人,这使他得以在曹操的阵营中,游刃有余地为刘备提供秘密援助。

尽管从表面上看,徐庶似乎一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但实际上,他内心对刘备的忠诚从未动摇,他只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为自己深爱的君主提供帮助和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讲,徐庶这种“内应”的行为,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谋士的卓越智慧。

他深知,若直接背叛曹操,不仅无法保护自己的母亲,还极有可能导致刘备集团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他选择了一种掩饰真情实感的方式,既能满足自己的内心渴望,又能尽最大努力为刘备集团提供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依靠这种非凡的谋略和智慧,徐庶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内应”。

他在曹操的阵营中默默地为刘备提供各种秘密支援,成为蜀汉集团至关重要的“内应”。

结语

智谋深远的徐庶,终究还是迈向了充满矛盾与困扰的旅途。仅凭自身谋策,便跻身为刘备集团的核心幕僚。

虽未能在实战战场建立显著战功,但其才智与忠诚却真切地缔造了蜀汉王朝的基业。

无疑,徐庶的传奇堪称三国时代最令人敬仰、感动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