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早年创业的时候,身边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谋士,他的名字荀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荀彧出身于颍川四大家族之一的荀氏一族,东汉末年的时候,荀彧家在江湖上也很有一号,荀彧本人更是被人评价为“王佐之才”。

荀彧早年在东汉的朝廷中捧的是铁饭碗,后来因为董卓抢了袁绍的胜利果实,造成了朝廷的动荡,荀彧一看形势不对,果断跳槽去了袁绍的麾下。

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荀彧感觉袁绍这边不过是外强中干,于是再次跳槽,这次他选择的新雇主,是新崛起的曹操,那一年是公元191年。

据《三国志》等书记载,面对来投的荀彧,曹操本人很激动,立刻就给安排了高职高薪,而荀彧也没让他失望,很快就给曹老板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公元194年,陶谦因为和曹操屡次起摩擦,于是就把曹操的爹给办了,曹操得到消息之后,立刻亲自率军为父报仇。

曹操临走之前,让荀彧留在了鄄城,在此之前,曹操一直是把荀彧当军师用的,出门打仗一般都会带着,但是这次他为什么把荀彧给留到了后方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这次曹操几乎算是全军出动,因此后方防御十分薄弱,而鄄城这个地方又非常关键,那里住的不光是曹操的家眷,还有军中高级将领的家眷,如果这个地方出了纰漏,那么曹操在前面打的再好,也会出问题。

后来关羽在荆襄作战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的后方被偷袭了,而那里住的都是关羽军的军属,因此关羽军才会一败涂地。

曹操此前之所以能成为兖州话事人,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对战黄巾军中表现突出,,另一方面是本地派认为曹操实力有限好控制。

但是等到上百万的黄巾兵以及家属投奔曹操之后,曹操的实力立刻就引起了兖州本地派的忌惮,而曹操的暴力解决利益纷争的方式,也让兖州本地派很不满。

所以当曹操外出打仗时,他必须要留下,他认为能力突出的人,来看守自己的大后方,由此来看,当时的荀彧,已经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展露出了让曹操信赖的能力。

曹操这边前脚刚走,陈宫就开始内联张邈等本地派,以及外联没什么地盘的雇佣军头子吕布、豫州刺史郭贡等人,开始在曹操的后院放火。

陈宫等人的第一把火,本来想烧荀彧镇守的鄄城,但是荀彧关键时刻识破了对方的阴谋,不光没让陈宫等人得逞,还找机会联系了曹军镇守后方的大将夏侯惇,夏侯惇因为较早的得到了荀彧的警示,从而没有被陈宫等人成功偷袭。

陈宫等人起乱之后,兖州各地纷纷响应,最后没有被陈宫等人拿下的只有三州之地,其中之一,就是荀彧镇守的鄄城。

如果陈宫等人拿不下鄄城,那么他们拿下再多的地盘,也不会对曹操造成致命的打击,于是豫州刺史郭贡亲自带人围攻鄄城,不过郭贡到了之后,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先打算和荀彧这边盘盘道,看能不能和平拿下鄄城。

当时郭贡曾点名让荀彧来谈判,曹军中的大小官员都不同意这个安排,因为荀彧此时是他们的主心骨,但是荀彧却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

梁军交战不斩来使,那不过是小说中的一般情况,以荀彧当时的地位,只要郭贡能拿下他,那么曹军自然会不战而溃,所以荀彧按理说不应该亲自去谈判,但是当时的荀彧却硬是在这紧要关头豁出去了

因为荀彧明白,自己如果不按要求去谈判,那么郭贡必然会动手,当时郭贡的麾下可有数万人,打起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人家是一地刺史,如果真打起了,哪怕最终自己守住了,那么曹操以后也会多一个敌人,所以荀彧不得不亲自去冒险。

但荀彧也不是傻大胆,人家之所以敢揽这个瓷器活,是因为人家心里已经分析明白,郭贡和陈宫等人不完完全是一伙的,还有说动的空间,于是他就豁出去了,结果谈判之后,老郭撤走,荀彧顺利守住了鄄城。

再然后自然是曹操赶紧回来灭火,然后陈宫和吕布都折在了曹操的手里,此后曹操对荀彧那是愈发的看重,在一段时间内,曹操对荀彧是言听计从,说荀彧是曹军的二老板,都算是低估。

综上所述,如果你想让你的老板重用,只要以下做到三点就差不多了: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能站出来,紧要关头能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