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增城公安创新打造“荔安联盟”群防群治品牌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化身搜救卫士登山救援、英勇夜擒入室盗贼、紧急救援落水车主、帮助找寻迷路老人、引导车辆行人文明出行……近段时间以来,广州市增城区的社区、村居、学校、工厂、企业等地活跃着这样一支“荔安联盟”群防群治力量,他们不是民警,却是民警的“带路人”和“好帮手”,他们犹如“千里眼”“顺风耳”,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为全区人民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安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建引领谋篇布局

提高群防群治组织力

“小区周围每天都有巡防队伍在巡逻,时常会给我们宣传消防、反诈防骗等知识,看到巡逻队员走在街面上,心里就多了一份踏实,在这里居住很有安全感。”荔城街金竹社区居民姚阿姨娓娓道来。姚阿姨口中所说的巡防队伍,就是增城区升级打造的“荔安联盟”群防共治新模式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汇聚民心民智,创新基层综合治理。2023年以来,增城区贯彻落实“广州街坊·群防群治”工作部署,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探索实践以“社区联治、巡防联勤、应急联动”为目标的党建引领“荔安联盟”群防群治2.0体系,构建“责任共担、信息共享、风险共处、平安共保”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规范有序运转,全维组建特色团队。增城区将村居干部、村居群防志愿队员、各类保安力量等人员纳入“荔安联盟”组织体系,依托“荔智通”小程序完成人员注册,搭建矛盾化解团队、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团队、平安宣传团队等实体化运作队伍。目前,全区共注册“荔安联盟”团队成员1.83万人,建立治安防控组1245个、交通管理巡组41个、平安宣传团队14个;交通管理团队累计劝阻交通违法行为9475宗,平安宣传团队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15场次,覆盖群众3.5万人次。

警保联勤联动,全量整编保安队伍。将专业保安力量、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金融机构等属于最小应急单元A类的保安人员设为“荔剑突击”队,将工厂企业、物业小区、娱乐场所等属于最小应急单元BCD类的保安人员设为“荔盾护卫”队,高效推进警保联勤联动工作。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523场次,群防队员累计参与培训11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激发活力,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增城区研究出台积分兑换奖励机制,积极与区供销助农帮扶中心、区农投集团合作,于5月28日通过“荔智通”小程序正式上线第一期积分商场,共推出本土特色农产品、米粮油、粉面、水和饮料、调味品等五大类共50种商品,供荔安联盟群防队员换购或积分抵扣,多劳多分、多分多得,让劳动有回报,让平安有保障。此外,会同见义勇为基金会等组织开展即时表彰,积极探索积分入户(学)、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配套激励措施。2023年,全区开展“百佳”“十佳”群防志愿队员、保安员及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共表彰群防队员1671人次,共对27个群防共治先进企事业单位进行表彰,并在省市区相关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实战实用联勤联动

提升群防群治作用力

5月12日深夜,永宁街叶岭村“荔安联盟”群防队员夜间巡逻至一工地时,敏锐发现一名可疑男子疑似在盗窃建筑材料,随即合力将其控制并向永宁派出所报案,及时阻断深夜盗窃违法行为,避免了财物损失的不良后果。

抓强警情应急联动。当突发警情发生时,各派出所依托群防指挥系统,第一时间调度就近“荔安联盟”群防队员赶往现场,配合开展现场保护、事态控制、秩序维护等先期处置工作。

抓牢社会巡防联勤。派出所通过“荔智通”小程序派发任务,指导开展信息采集、风险隐患排查、交通管理、治安巡防、平安宣传等联勤联防工作,为公共安全深度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并有针对性的开展门前巡防、区域巡逻、安全巡查,形成工作闭环。2023年以来,荔安联盟队员排查门牌地址46.4万个,发现遗失或损坏门牌2.8万个,新采集更新人口信息20万人,收集上报并协助处置风险隐患565宗。

抓实矛盾纠纷社区联治。积极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推动社会治理资源下沉到城乡风险防控链条最末端,有机整合各方调处力量推动纠纷和解、调解快速完成,实现基层风险治理精细化。2023年以来,及时发现和配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9万宗,成功预防“民转刑”案件52起,最大程度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