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857篇原创

最近一段时间,“某品牌”的所遭遇的舆情可谓是一浪高过一浪:

比如,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将导致无序竞争;比如,汽车行业要有大局、有格局,着眼长远战略,而不是去卷;比如中国汽车应该“强”,而不是“卷”等等。

当然,这还是好的,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什么“损害中国在外形象(导致合资车卖不动)”,什么“导致高薪岗位流失(外资品牌裁员)”,什么“就是靠压榨员工才有发展(号召员工罢工)”,什么“就是靠补贴才能活下来(别的国家都支持燃油车)”,……等等等等的声音,也隐隐约出现。

甚至还有说,等到“某品牌”把其他品牌击垮了,自己垄断了,就要开始涨价收割,中国汽车行业就不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有些声音并未指名道姓,但几乎业内都明白,矛头直指的就是比亚迪。即便抛开“事实”不说,上面这些观点也只能说是毫无道理。

而且“事实”是什么?就是比亚迪卖得越来好了。

过去很长时间,比亚迪的确是以低价优势横扫了市场,但是“低价≠低质”,很多车型比亚迪是在增配的情况下,再降价,所以“友商”才会恐慌。6 月 ,根据比亚迪发布公告显示,今年前 5 个月新能源车销量达 127.13 万辆,同比增长 26.8%。其中,5 月新能源车销量为 33.18 万辆,去年同期为 24.02 万辆。

而且根据财报显示,今年 Q1,比亚迪在单车均价环比下降 6% 的情况下,汽车业务毛利率仍环比上升 3 个百分点至 28.1%,并创下了历史新高。与之对应的,5 月份,广汽本田销量只有 3.2 万辆,同比下降 41.31%。

这种销量面前,舆论被围剿太正常不过了,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何况这个断的动不动都是千亿级别的财路。

所以“汽车行业”要继续卷下去么?卷下去的结果又会如何?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机会“卷”

在去年的6月18日,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去年的6月18日,全国舆论关注最多的是“鼠头鸭脖”。

当时圆方写了一篇文章《能造成垄断的从来都只是权力》(写于2023-6-18)。在文章中圆方说:

市场经济的关键,是竞争。公平而充分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在《资本论》关于资本与竞争的论述中指出,因为社会的分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

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结果是效率的提高、供求的平衡。市场充分竞争的表现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靠市场竞争,靠互相卷,是不可能“垄断”的。因为但凡不努力,不改进,不优化,这个行业还有利可图,就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去投资,去竞争。就拿说“太卷”的汽车行业,今天很多“新势力”,卖一辆车要亏10-20万,但是大家都还在抢着进入这个市场。

能造成垄断的从来都只是权力。

只有权力,能够给企业或者个人拥有垄断的可能;

只有权力,能够给企业或者个人扩大垄断的可能;

只有权力,能够给企业或者个人保障垄断的可能。

能造成垄断的从来都只是权力而非市场,而带来效率,带来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一定是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觉得汽车行业卷,希望不要卷,最好都“听话”,一切按“规矩”来。

那么汽车行业没有了竞争,是没有企业前赴后继的“卷”了。那么同时今天中国的汽车工业,大概还停留在需要批条子才能去买一辆价格30多万“桑塔纳”的时候。

如果你觉得考公务员卷,希望不要卷,最好都“听话”,一切按“规矩”来。

那么考公考编没有了竞争,是没有人才前赴后继的“卷”了。那么同时今天中国的公务员,事业编,央国企,大概还停留在需要批条子就能“接班”的时代,普通人根本了解不到。

如果你觉得去考大学卷,希望不要卷,最好都“听话”,一切按“规矩”来。

那么考大学没有了竞争,是没有学生日以继夜的的“卷了”。那么同时今天中国的大学还是推荐入学,估计“九品中正制”“举孝廉”的复苏,就不远了。

所以……
“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机会“卷”。

更不要因为害怕“卷”,担心“卷”而躺平,因为一个行业没有了“卷”的机会是什么样,想来大家今天都了解……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