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小作文在各大数码、汽车讨论群里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致意思是抨击华为、比亚迪等行业头部企业没能让整个供应链一起吃肉,然后举了看似很有道理的例子。

然而这些例子里的企业经营困境并非和头部企业有关,而是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

比如维信诺,作为面板行业的二线企业,本来压力就非常大,利息费用和研发费用高达20多亿元,成为巨亏的源头。京东方如果不是靠国开行的无息贷款,也会亏得一塌糊涂。

这个行业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三星,其面板业务也挣扎在亏损的边缘,2023年三星净利润下滑72%,可以埋怨苹果吗?

当华为试图把中低端手机价格推上去带动供应链企业突围的时候,这些人反而又来嘲讽消费者花大钱买低档货。

特斯拉的供应链企业基本上都是比亚迪及国产新能源车的供应链企业,三花智控甚至是比亚迪弗迪的独家供应商。你吹特斯拉的时候就不能提一句比亚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苹果,忘了欣旺达被乔布斯踢出去过是吧?忘了被苹果抛弃后靠华为奶大的欧菲光了是吧?

行业头部和供应链企业是共生关系,大家先吃饱才能考虑下一步吃好的问题。

华为通常给通讯行业供应链留30%-40%左右的毛利率,已经属于比较可观的,但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留不了那么高。

汽车比亚迪自己的毛利率只有20%左右,提升毛利率的最佳办法是卷出海外。

如果想要整个供应链吃好,那么一定要在高端市场占领足够的份额,这恰恰是华为和比亚迪正在努力的。

吃6个包子才能吃饱之前,吃到第4个包子了,有人跳出来说,第4个包子不行啊,还是饿啊,你看人家吃汉堡的,一个巨无霸就饱了,中国的包子不行。

01

维信诺巨亏真相

即便是京东方,面板行业的顶流,近6年来扣非净利润亏了3年。

基于这个认知,再去理解维信诺,就比较容易。

根据维信诺2023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59亿元,同比下降了20.74%。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7亿元,亏损额度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下降了80.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面板行业的现在,就是芯片行业的未来。这是一个需要举国(区域)机制投入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政府补贴、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京东方还经常欠钱不还搞债转股。

三星是这么走过来的,京东方靠追赶策略已经看到了曙光。

从某种意义上讲,面板行业靠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中国手机、电视产业的全球市场霸主地位,所以不能只看单一企业亏损,要看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情况。

反过来,如果面板涨价怎么办?手机、电视的利润非常低,硬件综合利润率5%听说过吧?这种情况下,厂商会不得不去采购性价比更高的三星。

大家都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要懂点《矛盾论》和《实践论》,辩证的看问题。

维信诺的产品以AMOLED为主,这恰恰是三星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京东方、TCL、深天马在内国内面板商,都在死磕AMOLED。

现在正是烧钱投入的阶段,亏损实在太正常了。

02

巨亏主要原因

对于维信诺来说,亏损有三大原因。

第一,负毛利出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把时间尺度拉大一点,会发现公司2020年之后毛利率急转直下,2023年抵到了35%。其中,AMOLED的毛利率低至-44%。

据公司年报,2023年,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三,市场份额 9.9%。公司获得荣耀供应链最高荣誉“金牌奖”、小米最佳合作伙伴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此,星空君认为公司负毛利出货是为了赌未来市占率增加、成本下降,从而赚回之前亏的钱。

第二,研发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2023年,研发费用11.94亿元,加上1.33亿元的研发资本化部分,合计研发投入13.2亿元。

巨额的投入也成了公司巨大的包袱,当然这个包袱大概率会在未来转化为效益(成本下降、护城河加深等形式)。

第三,资金成本,也就是利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利息是所有面板公司不能呼吸的痛,维信诺2023年的利息支出高达9.5亿元。

03

员工数下降

公司2018年借壳上市,从用工人数来看,上市当年就开始裁员,然后在2022年又较大规模扩张,2023年继续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维信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产能不是非常依赖于员工数,随着自动化设备的普及,用工总数出现波动也属于正常现象。

从员工收入来看(以支付给员工和为员工支付的现金作为计算依据),近三年来员工平均年薪18万元左右。

从员工构成来看,大部分员工是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18万元的平均年收入(税前)和各职场平台网友分享的月收入1万+(税后)基本匹配。

关于共同富裕,星空君一直有一个观点,共同富裕不是让年薪20万的涨到50万,而是让月薪3000的涨到6000,甚至8000、1万。

产业升级的目标即是如此。

随着市占率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张,星空君非常期待维信诺这样的企业能够在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开疆扩土,变缩减员工为增加员工,同时还通过自动化设备来提高人均创效,让更多的“小镇做题家”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