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软件人才“超级工厂”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召开,市内多个软件人才“超级工厂”项目建设联合体单位进行对接,围绕软件人才培育展开“头脑风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软件人才“超级工厂”是全市培育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推进“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抓手。今年初,重庆在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启动会上提出,力争到2025年,培育软件人才2万人以上;预计到2027年累计培育软件人才5万人。

重庆市软件人才“超级工厂”运营机构与成员单位,共涉及16家联合体,包括运营机构1家,成员单位15家。会上,联合体成员单位之一的重庆工信职业学院负责人表示,复合型、高技术型、技能型,是当前软件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方向。完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将是我市培育软件人才的必由之路。

来自多个联合体单位的专家们建议,要确保培养的软件人才符合市场实际需求,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通过开展定向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方面,在高校的软件培训课程开设中,要及时更新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比如可引进及培养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保持教学内容先进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校企联合,及时建立或升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场所,强化他们的实操能力。

专家们还建言,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教育资源和科研能力,为软件人才“超级工厂”项目提供支持。比如,我市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合作单位不应只限于联合体成员单位之间,还需要与市外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让软件人才“超级工厂”成为推动全市“满天星”行动计划的战略发展品牌。

此外,重庆工信职业学院揭牌成立软件人才“超级工厂”项目人才培养专业群专家委员会、教材及资源库建工作委员会,将为推动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