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李大哥,有高血压病史6年,尿酸高已经有2年了,不过他一直没有进行治疗。

就在2天前,他的右大脚趾内侧突然出现剧烈疼痛,起初他并未重视,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处理,但后来症状逐渐加重,不能正常行走,而且影响了正常睡眠,这时候李大哥才感觉到了不对劲,前往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后发现李大哥右足局部红肿,无破溃,体温正常,发病后进食尚可,但睡眠质量较差,大小便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住院后,李大哥在医生的建议下完善血沉、尿酸等辅助检查,检查结果为总胆红素43.0μmol/L,直接胆红素13.2μmol/L,间接胆红素 29.8μmol/L,尿酸519.5μmol/L,诊断为痛风。

在内分泌科给予抗炎止痛及对症支持静脉滴注治疗后,李大哥病情明显好转,足趾疼痛显著减轻,红肿也已消退,尿酸等指标已经下降,查体神志清楚,于 住院治疗第五天时出院,且目前能正常行走和活动。

医生提醒:脚痛风的首发 症状,多见于大脚趾。常在夜间急性发病,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 痛如刀割样和咬噬样,伴有明显触痛,也可伴有关节积液, 且疼痛在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大多在一周内缓解。

痛风之所以容易出现脚趾痛,主要是因为脚趾部位的关节相对比较薄,又距离心脏最远,温度最低,血运最少,尿酸盐结晶随血液流动到此,就容易沉积下来。

当尿酸盐 沉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关节的炎症,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

通常来说,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20μmol/L,女性超360μmol/L,就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患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降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频率,预防尿酸盐在肾脏和关节沉积,防止肾功能的损害。在饮食上,需要做到尽量避免吃高嘌呤含量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肉汤、海鲜等。

看到这里,不少人会以为高尿酸就是不能吃肉等荤菜,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正确,高尿酸患者可以吃肉,但要控制好吃肉的量、次数,并尽量选择低嘌呤的肉类。

而大部分的素菜都是低嘌呤的食物,但也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地任意吃,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有些素菜,嘌呤含量甚至比荤菜还要高,日常饮食一定要加以辨别,并管好嘴。

一:紫菜

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其蛋白质、铁、磷、钙、碘、核黄素、胡萝卜素、胆碱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

不过, 每100克紫菜中含有150毫克到500毫克的嘌呤,如果过量食用紫菜,其中的嘌呤易转化为尿酸,会加重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程度,不利于对病情的控制。

二、干香菇

香菇,性平,味甘,香菇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以及多种酶和氨基酸。

香菇营养丰富,含有的香菇多糖,可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提升抵抗力及免疫力;含有的核糖,起到一定的抗癌作用;含有嘌呤、胆碱、氧化酶等物质,可以预防肝硬化及动脉硬化的发生。

不过,干香菇的嘌呤含量比较高,100g干香菇中含有214mg嘌呤,属高嘌呤食物。

高尿酸可以适量吃香菇,不过进食前,需要先将香菇泡发,让嘌呤溶解于水,这时候去除泡香菇的水,可以减少嘌呤含量。

三、干竹笋

竹笋,含蛋白质、16种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C等成分,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便秘, 且 竹笋低糖、低脂、多纤维素,可以说是“三高”患者的理想食物 。

每100克笋干中的嘌呤含量是在50mg~150mg,属于中嘌呤的食物。于香菇一样,在食用干竹笋之前,需将竹笋泡发,让部分嘌呤溶于水之后,再适量食用。

鲜竹笋嘌呤含量较低,高尿酸人群不妨经常食用,不过,如果是患有严重胃病、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肝硬化以及食道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患者,建议尽量少吃竹笋,以免出现腹泻及肠胃绞痛等不适症状。

总之,对于高尿酸, 仅靠饮食控制还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因为饮食大约只占嘌呤代谢紊乱的20%,主要原因还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

所以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需要在医生 的指导下服用降低尿酸 的药物或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 同时多喝水、 规律作息、 坚持运动等等, 多管齐下,长期坚持, 相信尿酸水平一定能够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