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百年,薪火永续。作为一所享誉世界的军事学校,被誉为“将帅摇篮”的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有凝重辉煌的一页。以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为契机打造的大型光影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每周二至周日14:30—15:45在黄埔区长洲岛军校路军校剧场上演,引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深切感受博大的家国情怀、革命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埔!黄埔!》引领观众回到峥嵘岁月。

五大篇章穿越时空,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大型光影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以黄埔军校历史文化为脉络,五大篇章讲述蔡光举、熊雄、曹渊、蒋先云、谢晋元、戴安澜、左权等七位先烈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热血故事,带领观众穿越军校百年时空,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剧中展现的这几位黄埔军人,是千千万万黄埔军校学子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鲜血捍卫民族尊严,铸就了黄埔军校的百年声威,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该剧由中共黄埔区委宣传部指导、黄埔文化集团总策划、黄埔文商旅集团及广州励弘文化出品,并由广州励丰文化、广州悦享环球文化、北京宽日文化、广州美术学院参与制作及空间设计。主创团队由总导演佟颜、视觉总监齐璐、编剧李岱、音乐总监林下风、导演朱军、服装造型总监丁冀燕等组成,同时邀请到曾庆榴、杨琪、陈金龙、欧阳旦霓、樊雄、朱晓励作为顾问,为本剧把舵定向。

“这是我第一次创作此类题材的舞台剧,我第一次到黄埔军校采风时就深受震动。”该剧总导演佟颜说,战争是宏大的主题,但是创作团队在剧中融入了很多感性的东西,从英雄的生活出发,表现他们对家人和孩子的爱,使他们的形象更具感染力。“我们怀着崇敬和热爱完成了这部作品,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和用心,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部舞台剧。”

“这台戏的创作,是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引下进行的,”该剧学术顾问之一曾庆榴认为,主创团队对黄埔军校的历史作了认真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进而呈现出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个英雄事迹彼此独立又互相串联,舞台场面气势磅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台场面气势磅礴。

全息投影虚拟互动,声光电带来沉浸式体验

《黄埔!黄埔!》全剧运用全息投影、虚拟互动等多媒体技术,结合景观复原、虚拟现实、舞美灯光等现代声光电技术,将英雄烈士的故事搬上舞台。同时结合舞美灯光、台词呈现、歌曲配乐等表现形式,打破第四堵墙,实现了演员与观众的良性互动。

从呢喃软语到嘹亮悲歌,从稚子啼哭到群英宣誓,革命者们的呐喊穿越百年时光,在观众耳边回响。剧场内四周逼真的声光电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力求带给观众全息环绕的立体效果。“到黄埔去!”台词气势恢宏,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让现场观众热血沸腾。

“蒋先云的角色令人敬佩,剧中的革命前辈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学习榜样。”蒋先云的扮演者杨仁滨表示,出演这部舞台剧,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在和平盛世是多么幸运,“感恩革命先烈们的付出与奉献,也希望这部剧能让更多人了解。”

剧中左权的扮演者吴法林表示,为了饰演好这一角色,他观看了大量影视作品及文字资料,同时剧组也组织了长时间的军训,帮助演员们更加贴近革命人物。

“我在剧中饰演的是革命英雄曹渊,他的事迹非常感人,在表演中我最深的感受是他身上的爱国情怀以及黄埔的革命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后辈一代一代去学习。”曹渊扮演者张海萱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动表演点燃现场气氛。

深挖军校文化内涵,营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黄埔,观赏《黄埔!黄埔!》演出之余,市民游客随时可以来一场军事文化体验之旅。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旁,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吸引游客驻足。街区沿袭旧有功能布局和建筑风格风貌,在军校旧址周边的布局基础上,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同时保持着传统品格,打造集度假、文旅、研学为一体的军校主题文化街区,在引进业态和“微改造、精提升”中不断提档升级,深挖军校文化内涵,营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军校剧场。

其中,《黄埔!黄埔!》的演出剧场——军校剧场,是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剧场总面积为3304平方米,拥有616个座位,座位数量正好对应了1924年6月16日军校创办的日期。位于军校剧场侧楼的战地咖啡馆,则是军校主题、红色文化与市场商业有机结合的一个全新“大文创”作品。战地咖啡馆的空间以传统红砖元素作为基底,朴素的红砖墙搭配暖光照明,同时结合黄埔军校的文化元素,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创意咖啡空间。游客们在这里既可以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咖啡,浸润在浓郁的军校主题文化氛围之中。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马玉尘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