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孟良崮战役和长津湖战役,这两场战役的知名度都极高。但为何将它们进行比对呢?这是因为,这两场战役的各方面相似度都较高。

但为何最后却没有全歼美军陆战一师?个人认为,还是因为九兵团当时的作战行动,没有将粟裕的切割包围战术进行到第二层导致的(不是指挥原因,而是客观环境条件导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参战人数相似,不同阶段的战力加持也保持在同一个幅度

1>孟良崮战役参战双方:

华东野战军序列:

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

围攻整编74师的事实上有六个纵队:1纵(叶飞),4纵(陶勇),6纵(王必成),8纵(王建安),9纵(许世友),特种兵纵队(陈锐霆)下辖一个榴弹炮团和一个野战炮团。

阻援有四个纵队:

2纵(韦国清),3纵(何以祥),7纵(成钧),10纵(宋时轮)

国军徐州“剿总”序列:

顾祝同(司令)下辖的汤恩伯兵团

汤恩伯兵团:

  • 第一纵队(黄百韬)下辖:
  • 整编25师(黄百韬兼),整编83师(李天霞),整编74师(张灵甫)
  • 第二纵队(李良荣)下辖:
  • 整编65师(李振),整编第28师(李良荣兼),整编第57师(段茂霖)
  • 第三纵队(桂系将领张淦)下辖:
  • 整编48师(谭何易),第7军(钟纪)

其他兵团(整编师):

  • 整编64师(黄国梁),整编20师(杨干才),整编11师(胡琏),整编9师(王凌云),第5军(邱清泉)

双方人数对比:华东野战军大约27万人,国民党约45万人。

2>长津湖参战双方

志愿军序列:第九兵团(宋时轮任司令员,陶勇任副司令员

下辖20军(原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军长刘飞)

26军(原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军长张仁初)

27军(原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军长聂凤智)。

这3个军都是四师加强制,每个军约5万人,全兵团总兵力为12个师,约15万人。

美军序列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史密斯少将)约为2.5万人左右。

这次将孟良崮战役和长津湖战役进行比对,外围的阻击任务暂时不分析。

单从区域包围层面进行分析,人数比例十分接近:

阻击任务相当于,给围歼任务的部队提供了一个隔绝的战场环境,单从围攻角度来看,围攻74师的5个纵队加特种兵纵队,和围攻陆战一师的第九兵团人数比例都是15万:2.5万(孟良崮上的74师实际人数为2.6万人左右,还有三个新兵团留在后方整训为加入编制)。

两次战役,我方的华东野战军和志愿军第九兵团基本都是同一个兵团,他们的战斗力在应对不同阶段的敌军(整编74是和美军陆战一师)的时候,我方兵团的战力加持跟敌军的战力加持保持在同一个幅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的5月中旬,当时的华东野战军使用的武器装备已经从歼灭的国民党青年师中缴获了部分美械装备,甚至还用缴获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组成了特种兵纵队,有了自己的野战炮团。

当时的74师装备也是全美械,有105毫米榴弹炮营(未带上孟良崮),75毫米山炮营,汤姆逊冲锋枪,火焰喷射器,火箭筒,重机枪,轻机枪,春田步枪等。

而在长津湖战役时,陆战一师的火力要超过美械的74师,但志愿军第九兵团当时的装备比之前也好了一些,至少冲锋枪的密度比在孟良崮战役时要高很多,这都归功于运输大队长的功劳,装备的也都是美械汤姆逊。

战局结果为何不一样?

对整编74师和陆战一师包围后,粟裕在孟良崮的分割包围战术,第九兵团的实施有没有贯彻到底,才是造成战局结果不一样的主因。

当然,当时的九兵团分割包围战术没能进行到第二层,并不是指挥原因,而是客观环境条件导致。

当年的孟良崮战役,粟裕实行猛虎掏心战术,硬是将74师分割包围,然后逐一消灭,在形势危急的时候,将战术的发挥到极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分割包围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歼灭局部之敌,而且是全歼,才是分割包围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当长津湖战役时,受限于当时残酷的战场和气候环境,第九兵团虽然将陆战一师分割包围,但大量的志愿军战士被冻伤减员,15万人的兵团实际能用于作战的不到10万人。

毛主席曾经专门致电志愿军总部并第9兵团:“九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因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4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可见,当时能够将陆战一师分割包围,志愿军已经英勇无畏全力以赴,并没有后续的机动兵力去实行分割包围的第二层战术,将陆战一师被包围的美军全部“吃掉”,让史密斯这只老狐狸跑掉了!

但即便如此,陆战一师的损失也非常巨大,其中战死700余人,伤35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陆战一师是当时世界装备第一流的王牌部队,他们的155毫米重型榴弹炮有18门,105毫米榴弹炮更是多达54门!还有107毫米迫击炮营,81毫米迫击炮营等重型近战火力支援,在当时的分割包围中,这对志愿军实行分割包围后的逐一清剿也带来了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