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2日,陈毅、粟裕下令中野、华野对黄维十二兵团发起总攻。在此之前,解放军已经将黄维兵团围困在双堆集超过半个月之久,在总攻面前兵败如山倒。黄维见大势已去,下令突围,能跑出一个算一个。

12月15日,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胜利结束,英勇的解放军战士进入打扫战场抓俘虏的阶段,除了兵团司令黄维外,他们更想要抓到的是曾经让华野、中野都吃过苦头的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当天夜里,黄维跟胡琏分乘两辆坦克,试图从解放军铁桶般的包围圈中突围逃命。

黄维的坦克没开出多远便出现故障,只得混在乱兵中出逃,很快就在一片“缴枪不杀”声中,颤抖着举起了双手。可是胡琏的坦克却是一路顺畅,狼奔冢突向南逃窜,一波又一波解放军迎面而来,看着这辆奇怪逆行的坦克,都认为是有人用缴获来的坦克在试车,就这样看着胡琏逃了出去。

坦克一直开到了涡河岸边才因油料耗尽而停了下来,胡琏不得不下车步行,被解放军发现。一阵枪声后,胡琏身中多弹,却仍在一片追杀声中,坐上了一条正好经过的渡船,在卫兵的扶持下,强迫艄公渡过了河。杨勇将军曾说:“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华野、中野各纵队摩拳擦掌“猎狐”行动中,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狡如狐,猛如虎”的胡琏,又一次奇迹般逃出生天。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麾下有所谓五大王牌,即整编第11师(即十八军)、整编第74师(整编前为74军)、第5军、新1军及新6军。五大王牌最终都没能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他们的长官74师师长张灵甫、第5军军长邱清泉先后被击毙,新6军军长廖耀湘被生俘,孙立人虽得以脱逃,却在台湾沦为阶下囚。唯有11师师长胡琏,却先后五次死里逃生,得以善终。

胡琏是陕西华县人,父母都是贫雇农家庭出身,倾家荡产培养从小天资聪颖的胡琏上学。中学毕业后,胡琏与同乡张灵甫、刘志丹一起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一同进入黄埔四期。北伐战争后,胡琏通过同乡兼校友关麟征投入到陈诚的“土木系”,在战争中逐渐得到陈诚重用。

黄埔四期生中,林彪、伍中豪、袁国平、唐天际、曾中生、段德昌都加入共产党,走向革命,而刘玉章、李弥等人则紧跟蒋介石。当初一起从陕西出发的三个老乡,刘志丹回到陕西,跟谢子长一起领导渭华农民暴动,参与创建陕北红军和陕甘苏区,后来为革命牺牲,被毛主席称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胡琏跟张灵甫却走向了另一条道路,成为蒋介石反革命集团的两员干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琏一生顽固反共,曾追随陈诚参与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围剿”,后来又随罗卓英在浙西南进攻粟裕等人领导的红军部队。抗战胜利后,当蒋介石毅然发动内战时,胡琏又成为了蒋介石的马前卒,率领全美械装备的整编第11师在华东和中原战场上成为刘邓大军和陈粟大军的劲敌。

1947年5月,胡琏率整编第11师跟他的同乡兼同学张灵甫率领的整编第74师一道,加入了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军的行列。张灵甫孤军冒进,被陈毅、粟裕调集叶飞、陶勇、王必成、王建安、许世友五个主力纵队,重重包围在光秃秃的孟良崮上。在绝境中,张灵甫向跟他最亲密的胡琏求援,而胡琏受到强大阻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张灵甫跟74师葬送在孟良崮。

歼灭74师后,华野几个纵队又迅速将11师重重包围,蒋介石下令其他部队拼死救援,让胡琏及11师死里逃生。

不久后,死里逃生的胡琏卷土重来,想抢夺头功,但他吸取了张灵甫的教训,行动十分诡谲小心。6月19日,胡琏以秘密而迅猛的动作攻占了沂蒙山区的南麻根据地,并立即在南麻周围各大山头及村庄修筑了密密麻麻的子母堡2000多个,构筑火力相互支援的地堡群。各个据点之间用交通壕连接,还将阵地前500米的树木全部砍光,村民一个不留赶走。

当时,胡琏得意洋洋,夸下海口称他们一个团可以打解放军两个团,狂妄的胡琏没有料到,自己已经钻进了解放军布下的口袋阵。陈毅迅速调动华野5个纵队,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南麻“捉狐”。韦国清、王必成跟许世友紧紧将南麻围住,成均及地方武装负责阻援,陈毅、粟裕率华野司令部到南麻附近,坐镇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华野各纵队发起攻击时,胡琏意识到自己陷入包围,十分着急,但也只能凭借碉堡固守待援。华野将士打得十分坚决,胡琏守得也极为顽强。眼见解放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援兵黄百韬无法前进一步,胡琏几乎绝望,给陈诚发了一封电报表明心迹:“职部已作破釜沉舟之计,不成功则成仁。”

可就在胡琏自己都认为逃出无望的时候,天降倾盆大雨,而且极其罕见地连下了七天七夜。雨水引发山洪,河水也随之暴涨,华野各部队在暴雨中连续发起进攻,各种战术发挥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而胡琏则趁机占据堡垒、工事和民房,以交叉火力进行封锁,让华野每攻克一个据点,都要付出几十上百人的伤亡代价。

当战斗进行到激烈的时候,粟裕甚至亲自到一线指挥,亲眼看到第九纵队英勇作战,攻克了敌人50多个子母堡,但敌人仍然依靠强大优势装备疯狂反扑。粟裕对第九纵队副司令员聂凤智说,七十三团方向打得十分激烈,11师的炮火集中打在阵地上,但他们打得英勇顽强。

在雨中苦战三天后,解放军终于将11师压缩在纵横五公里的包围圈内,与此同时,蒋介石调集的大部援兵已经相继赶到,黄百韬也已经突破了阻援阵地。当时,华野正好经过“七月分兵”,派出了五个纵队到鲁西南,以策应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因此无法调集更多兵力阻援,无法保证全歼11师所需要的的时间。无奈之下,华野主动撤出了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