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缴获敌机空投的物资,粟裕拆开一看大喜,下令:快活捉张灵甫。从这个标题我们似乎已经能大致猜到一些情节了。这大概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时华野部队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殊死搏斗中,获得了一些空投物资。粟裕将军拆开后,看到里面的东西让他大喜。难道发现了敌人珍贵的军事情报?还是找到了弥足珍贵的补给品?不管是什么,都足以让粟裕兴高采烈,下令"快活捉张灵甫"。这位张灵甫又是何方神圣?是国民党军中的一员大将吗?亦或是一位重要人物?华野为何如此重视他?究竟这场战役的经过如何?悬念重重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消耗战

解放战争打响后,国民党方面占据了绝对的兵力和装备优势。老蒋痴心妄想,认为只要集中兵力发动猛攻,就能将我军各个战场的解放军一举歼灭。他遂命令嫡系部队四面出击,对各大解放区发动了进攻。

一时间,国军兵临解放区城下,战火处处燃烧。但不料,老蒋这招四面出击反而使他的兵力被我军各个歼灭。一年苦战之后,国军的全面进攻彻底溃败。

老蒋痛定思痛,决定集中有限的兵力对陕北和山东两大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其中攻打山东的国军兵力高达45万,比华野部队多出整整18万!阵容强大的国军有嫡系的戎马将军顾祝同亲自指挥。顾祝同机警谨慎,下令各部抱团向前推进,不许孤军冲锋犯愿,摆出一副攻无不克的架势。

面对雄师云集的国军铁桶阵,华野虽然底气十足,但毕竟兵力悬殊。要想一举歼灭如此庞大的敌军阵营,除非寻得各个击破的良机。无奈顾祝同盯防紧密,一时间华野无可乘之机。眼见敌军步步紧逼,鲁南不久便告失守。

顾祝同的这一战术十分高明,使华野原本灵活多变的战法几乎无处使力。如果他继续如此抱团推进,华野的机动回旋空间就会越来越小。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蒋却忍不住心急起来,认为顾祝同的战术进展太慢,不遗余力地敦促他继续加快进攻步伐,务必要在山东境内将华野尽歼。

面对来自老蒋的压力,顾祝同只得勉强听从,下令头号王牌74师师长张灵甫等三员兵团的国军主力猛烈向前推进。张灵甫率领国军头号精锐部队74师,车载冷箭当空识途,孤军更深直扑华野指挥部所在地坦埠。

张灵甫孤军猛进,却给了粟裕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二、空投物资为华野带来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灵甫的74师狂挺孤军直扑坦埠,如一支利箭射向华野心脏。经过一路急行军,74师早已尘土飞扬,疲惫不堪。此时若能趁敌阵脚未稳,华野必能乘势而动,一举将其歼灭。

然而张灵甫岂是等闲之辈?他虽孤军作战,却将城防部署得坚若磐石。重机枪林立据点,炮火遮天蔽日。华野四面合围之下,只能一面紧逼,进展却是步履维艰。纵队官兵们个个亟跃而前,孜孜不倦地掘洞扫射,殊死搏杀,可唯恐一旦敌至,华野便有遭到包围的险境。

就在华野部队如火如荼鏖战之时,突有敌机空投来了大批补给物资。一时之间,物资包裹漫天飞舞,数不胜数的爆破声响在重重炮火的掩映下,倒隐若无闻了。许多物资包裹就这样落在了华野营地内外。

敌我双方对于这批空投物资都视为决胜千里的关键。华野指战员们自然是捡尽了落在身边的物资包裹,送到了粟裕手中。粟裕将军接过这些物资,拆开一看,里面装着的竟是大量弹药和淡水,更有一些口粮。

粟裕将军见状不禁喜出望外。阵中淡水实在是维系重火力的命脉所在,74师的重机枪便是靠着水冷的方式来维持高强度射击。如今华野指战员捡到了如此大量的淡水,也就等于为重机枪注入了活力。

更令粟裕将军高兴的是,74师的重机枪团队早已在连日激战中消耗了大量弹药。捡到这么多弹药,正好可以弥补他们的燃眉之急。至于剩下的那些口粮,便可以补充纵队官兵们的体力。

华野须乘胜追击,务必在张灵甫阵脚未稳之时,给予致命一击,将其彻底消灭,方能扭转被动局面。

三、华野奋勇反击的决心

粟裕将军捡获那批补给品后,顿时兴奋异常。他清楚,这无疑是老天为华野指引了一条反击之路。只要好好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定能扭转目前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下,粟裕将军立刻召集了陈毅、邓小平等军政主将,商议对张灵甫发动决战的作战计划。会上,陈毅坚持认为,打仗就要有百万雄师中取敌将首级的英勇气概,切不可因为张灵甫的74师战力强横而怯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铿锵有力的话语,给在场的将士注入了一股昂扬的士气。随后他宣布,为确保此役华野作战顺利,他将亲自领命在前方阵地巡视,并承诺无论伤亡有多大,他都将及时调拨兵员弥补损失。

在陈毅的号召下,华野将士个个斗志昂扬,无不奋勇杀敌。粟裕将军当即下令各路征战主力全线出击,对张灵甫74师发动决战。他谆谆教导大家,一定要乘着这次捡获敌军补给的黄金时机,全力以赴冲锋陷阵,务必活捉张灵甫,彻底摧毁他的74师这支棘手的王牌劲旅。

随后,粟裕将军亲自主持布署作战方案,决定出动4个纵队打援,5个纵队围攻张灵甫据守的孟良崮阵地。战线一旦全面打开,华野就有望一口气吞并张灵甫的74师,扭转被动局面。

不久,战火燃遍孟良崮四周。华野进攻部队雷霆万钧之势,直扑张灵甫的74师阵地,将其重重包围。可是由于敌军兵力众多,备足弹药,防御工事又极为坚固,因此华野的进攻遭遇了极大阻力。

面对张灵甫的顽强抵抗,华野部队的伤亡也渐渐增多。一些纵队指挥员看到大量战士伤残,心生退意。然而这时,陈毅亲自打来电话,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他郑重表示,对于这次战役,华野是铁了心要打下去了,哪怕付出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四、双方殊死搏斗的艰苦过程

在孟良崮战场上,双方陷入了你死我活的拼杀。张灵甫的74师阵地虽然渐渐被华野包围,但凭借优越的火力和坚固的工事,仍旧作困兽犹斗之状,顽强抵抗。

华野军队虽然人数众多,却受制于弹药和补给的短缺。指战员们纷纷被迫就地取材,掘洞挖壕作战。一旦升起身形,敌军密集的机枪弹雨就会如注般落下。双方遂陷入了疲惫的碌磊相持之中。

进攻一开始,华野的4个纵队试图从侧翼发起猛攻,以牵制敌军火力。可张灵甫从容应对,令华野陷入胶着。为摆脱被动,粟裕又抽调了5个纵队加入了战团,全力扑向敌军正面阵地。

双方你来我往,硝烟弥漫。华野不遗余力地施加压力,企图强攻敌阵。可是张灵甫的重机枪阵地阻力太大,华野的火力终究吃紧。进攻几经放缓,双方遂进入了相持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陈毅再次打来电话,要求华野指战员们咬紧牙关,坚持住!他保证会尽快拨调增援部队赶来,解燃眉之急。随后果真有一批新鲜部队加入进攻,为华野补充了不少力量。

双方战事由此陷入了更惨烈的拉锯战。华野虽然大举压境,但伤亡仍在持续增加。张灵甫则以坚固工事为依托,英勇杀敌,使华野进攻一度停滞不前。

这时,有几个纵队指挥员受不了如此重创,惴惴不安地向上级建议:暂时收兵,固守阵地,缓冲一阵再行其事。毕竟张灵甫的74师实在太过棘手,暂时难以取胜。然而陈毅坚决否决了这一提议,他斩钉截铁地说,华野必须抓住此次良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陈毅的坚定信念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华野将士的斗志。官兵们在阵地上展开了新一轮的痛击,给予了张灵甫猛烈的打击。双方遂再度陷入了艰难的殊死拚搏之中...

五、张灵甫战事失利被迫投降

经过数日鏖战,张灵甫的74师重兵工事已然不成体统。他的主力部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和决口,炮火已被压制,重机枪的火力也大为削弱。

华野部队趁热打铁,从四面八方压境而上。远近炮火铺天盖地朝着74师阵地轰击。地面上,则是成千上万的步兵在穷追猛打。张灵甫阵地的弹药和淡水储备告急,部队官兵疲惫不堪,防守力量节节败退。

这时,张灵甫意识到,再坚持下去只有被全军覆没的下场。他决定放下顾虑,采取一个大胆的举措——率领残余将士突围而出,力图带部队活命。

于是张灵甫集结了仅存的主力,打探了一条撤退的缺口,准备于次日黎明时分,一鼓作气向外突围。可就在这时,华野探子将他的行动摸了个底朝天。

粟裕将军得知此事后,顿时喜出望外。他下令全军加紧压境,迎头直扑张灵甫!而后又命人严防死守所有缺口,让敌人绝无突围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日拂晓,张灵甫一声令下,率领残部猛冲出重围。然而华野早已将所有缺口固若金汤,纷纷朝着突围方向密集开火。张灵甫一路走来,所向披靡。可惜他的主力也逐渐被华野包围,退无可退。

面对重重围困,张灵甫无计可施,只得向华野无条件投降。华野就这样顺利活捉了国军头号王牌74师的师长张灵甫,彻底击溃了这支疯狂进犯的国军主力部队。

张灵甫带领74师孤军直逼华野指挥部坦埠,竟然遭到如此凄惨的下场,这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一仗一举扭转了顾祝同全军推进的战略态势,华野由被动挨打转为主动进攻,将国军重点进攻的锐气彻底挫伤。此役可谓解放军建立战略主动的关键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