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范进中举》,真的无法理解,范进中个举人,竟然疯癫了,至于吗?

长大之后,人生阅历逐渐丰富,又通读了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才明白中举人意味着什么?

像范进这样的读书人,中了举人,兴奋得疯癫太正常不过了。

01 范进的凄惨处境

范进在中举之前是一个什么处境?

《儒林外史》写的是明朝成化年间发生的事,当时的科举考试分为4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之后分别对应:秀才->举人->贡生->进士

当时的范进,已经54岁了,从20岁开始考,考了30多年,还只是一个童生,连秀才都没考上,可见多失败了。

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可以说家徒四壁,书中原文:“家里住着一间草屋,一厦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正屋是母亲住着,妻子住在披房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进考试完了之后,要步行四五十里回家,从早晨走到半夜。不是没有马车,是出不起那钱;邻居们不借钱,不是因为他人缘不好,而是太穷,知道他根本还不起。

40多岁才娶了个老婆,也就是胡屠户的女儿。文中也描写过相貌:“一双红镶边的眼睛,一窝子黄头发。”

想像一下:一双眼睛烂眼边儿,一头黄毛炸毛鸡,30多才嫁出去的女人,能好到哪里去?

这么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女儿,自己又只是镇子里一个杀猪卖肉的,地位也是非常低,但看看胡屠户是如何对待范进的?

他见范进一次骂一次,不是数落范进没出息就是嫌弃女儿跟着吃苦,他自己却非常吝啬,从来也没有想办法接济一下。

范进这是过得什么日子?他应该改名是范贱。

02 范进中秀才

范进中秀才之后,处境发生变化了吗?

实话实说,发生变化了,但并不太显著。

首先胡屠户上门,至少带东西了,书中原文:“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

一副猪下水,一瓶劣质酒。虽然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说法,但礼品的档次确实是衡量重视不重视的标杆。

再看看胡屠户说的话:“我就是倒霉催的,把女儿嫁给了你个现眼包,这么多年来,给我添了多少麻烦?”

听听这是人话吗?对女婿连挖苦带损,半点尊重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又说:“也不知我做了什么好事积下了阴德,连带你都中了秀才,所以我给你送来贺礼!”

反过来又说,是因为我积德行善,才提携你中了秀才,又给你送了贺礼,你小子要记住恩情。

总结一句话:你小子都是拖后腿的,好事都是因为我。

胡屠户到范进家,他坐主座,范进的母亲、范进这些主人,却要在旁边低声下气的陪着,他送的酒和猪下水,基本都被他吃干抹净。

但是当范进想去参加乡试的时候,胡屠户是如何对待他的?

原文:“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此时的胡屠户对范进还是可以随意侮辱,一言不和,就可以直接一口浓痰吐他脸上。

因为此时的胡屠户,始终认为范进中秀才,是因为考官见他年龄大,生起了恻隐之心,而范进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想考举人?所以把他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03 范进中举人

被老丈人大骂一顿的范进,终究还是不甘心,向其他人借了钱,去省城参加了乡试。

回来之后,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只得把家里唯一下蛋的母鸡拿到集市上去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高中举人的喜报传到家中之后,各方是什么反应呢?

首先看胡屠户,书中原文:“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

这次胡屠户的礼物比上次多了近百倍,肉是好肉,钱是巨款。

因为范进突发疯癫,亟需平时对范进非打即骂的胡屠户上去用大耳刮子拨乱反正,这时候胡屠户也怂了。

书中原文:“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得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

最终,为了让范进恢复神智,胡屠户只得出手。

恢复之后的范进,立刻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号称自己的朋友都是高端客户的胡屠户,一见张乡绅、周财主来拜访范进,立刻就钻进了厨房。

自此以后,胡屠户吃饭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来了直接坐上座。范进坐着,他要站着在后面伺候,他的活动空间就是厨房打下手、帮忙和打杂,再也上不得台面了。

范进在中举之后的3个月中,平白无故地赚了多少钱?

良田数百亩,一套三进的住宅,丫鬟婆子10多个,从卖鸡求生到顿顿鱼肉,满身绫罗绸缎金银首饰无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县太爷断案,范进一个拜帖送过去,犯人立刻被释放。

以前几文钱都当宝贝一样珍惜,挣一文钱都难死,现在一句话,几十两银子轻轻松松就送到手里。

04 举人有多牛

有人拿古代的科考对应现在的教育: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对应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其实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古代举人所享受的特权,即使现在的博士也不及万一。

特权1:举人可以做官

举人可以通过活动关系,出任本县的官职。除了知县是七品,由国家选派,其它的都是可以商量的。

当然如果出任官员,就相当于绝了后面的科举之路。有志向的可以缓缓,觉得科考无望的就可以走这条路。

范进本来是可以出任官员,但他的母亲去世,守孝3年,结果因祸得福,参加会试又高中,最后做到了省部级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权2:举人可以加入本地乡绅圈子

在封建社会,管理层主要是由官吏组成,官是流官,国家派遣,做一任或几任,而吏大部分是本地人,基本是终身制。

真正掌握本地管辖权的都是本地乡绅,县太爷来了之后也要一家家拜访,有事大家一起商量,相互给面子。

如果县太爷不给面子,本地乡绅一句话,县太爷也指挥不动任何人。

铁打的乡绅,流水的衙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权3:举人可以免徭役和赋税

古代的徭役,是自己带吃喝,远的要到数百里外做苦工,比如修河堤,修城墙等,一个小病就可能要了命,还要受管制和打骂。

赋税更不要说了,各种税多如牛毛,压得人喘不过气。

所以很多的农户都会找举人大老爷,把自己的田契改到举人名下,甘愿做举人的佃户,以逃避赋税。

比如:自己拥有一亩田地,一年打500斤粮食,要交300斤,自己根本吃不饱。但把田地登记到举人的名下,就可以不用交这300斤,即使每年交给举人200斤,自己不还多吃100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权4:举人可以有司法特权

从秀才开始,就可以见官不跪,每月国家有粮食供养。如果是举人,犯罪是不可以随意抓捕,更不能轻易上刑。

你想想吧?如果你拥有了这些特权,是不是也会乐得发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