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文

盐池县属于典型的内陆蒸发性盐渍区域,辖区内有各类盐碱地近1.2万亩,土壤含盐量高、土地利用率低,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盐池县先后同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在盐碱地上摸索产业新路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出了由“治”到“适”的路子,成功引进了适宜该县环境的螺旋藻等微藻品系和南美对虾、青蟹、丰年虫等品种。

为科学推动盐碱地综合治理,盐池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盐池县怡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盐池县新大泽以及盐池县蓝怡3家企业,并于2022年启动了盐碱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工作,目标是建成“螺旋藻+虾、蟹、丰年虫及高端饲料”的单品可销售、互相可转化的循环产业链和循环产业园。通过政银企对接工作座谈会,协调闽宁资金扶持,帮助盐池县怡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率先在盐碱地开展青蟹、南美对虾等水产养殖实验,建设南美对虾、青蟹混养池养殖池11座,累计投放青虾、蟹苗400万余头,推动特色水产养殖在盐池落地生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盐池县科技局充分发挥东西部合作平台作用,积极联系青岛大学等水产养殖专家,引进盐碱地虾蟹高效淡化、盐碱地虾蟹水质调控、盐碱地虾蟹混养模式构建等新技术,将地下煤矿排出废水处理为适宜养殖虾蟹的盐碱水,攻克了养殖基地建设塑形难题,为企业提供虾蟹长期应激、病毒感染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切实做好科技支撑。依托“光藻渔碳中和一体示范研发”项目,经过不断的实验,怡健公司研究出了“光藻渔碳中和循环养殖技术”,即在盐碱地青蟹的高效淡化技术,青蟹、虾、鱼、贝混养营养液钙镁钾比例调配,盐碱地青蟹、虾、鱼、贝的水质调控,盐碱地青蟹、虾、鱼、贝的中间培育及分级养殖,苦咸水高硬度环境下青蟹、虾、鱼、贝脱壳5大技术,成功培育养殖南美对虾、青蟹、鲈鱼等水产。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业态类型,盐池县出台盐碱生物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通过生态化利用、养殖模式创新,探索构建以“生态、绿色、高效、立体、循环”为主的区域性循环水产养殖体系,实现蔬菜、鱼虾蟹种养结合,走出一条特色种养殖助推经济发展的路子。